中國蛟龍600成功突破西方壁壘,國外公司紛紛轉變態度反求合作
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不僅有殲-20,運-20的面世震驚世界,還有蛟龍600橫空出世,這次航展,中國一顯多年來累計的實力,讓與展各國都為被中國進步速度之快所震驚。
說起來,蛟龍600的研製之路走得頗為坎坷,研製之初,兩棲飛機的相關技術在我國處於一窮二白的階段,為了尋求技術合作以提高研製效率,我國曾與國外有關公司洽談,期望在國際間達成合作,彌補這一技術空缺,促成雙方的友好合作。但事與願違,幾經周折之下,技術壟斷這一壁壘始終無法打破,有關公司強硬的拒絕了這個提議。
因此,我國下定決心走自己的路,於2012年開始初期數據估測,而後歷經兩年時間,憑藉一幾之力,成功的研製出世界上最大的兩棲飛機。當這一歷史性成果問世時,曾經拒絕中國合作請求的國外相關公司紛紛轉變態度,主動上門尋求合作。
這一轉變,不僅象徵著我國的科研技術開始領先世界,還意味著我國的自主研究能力又上了新的台階。
蛟龍600機身長達36.9米,高達12米,翼展為39米,尺寸上與波音737屬於同一等級。另一突破性在於它不僅可以在陸地上起降,即使在水域里,只要符合條件,它一樣可以順利起降。這意味著,它在維護海域主權的方面,成為強有力的利器。
打斷技術壟斷這條路走的並不順利,從對兩棲技術一無所知,到在核心技術方面取得前所未的成就,讓曾拒絕我國合作的國外公司低頭。這一路的艱辛一方面填補了技術空白,另一方面對我國的自主建設意義非凡。
※中巴聯手演這場戲,只為坑土耳其?土耳其卻表示甘願跳進坑裡
※有了坦克卻不具備戰鬥能力,印度在戰術布局上果然只是走個場面
※日本或將以開放軍備技術為條件,向中國求救以緩解軍費危機
※石油大國有錢任性引進戰機,但卻沒有足夠的技術在國內進行支撐
TAG:鐵血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