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錯失了二維碼時代,銀行還能在刷臉時代翻盤嗎?

錯失了二維碼時代,銀行還能在刷臉時代翻盤嗎?

隨著中國移動支付在海外「攻城略地」, 境外接受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商場也越來越多。近日,一位日本手信店主在日本著名論壇2ch開貼詢問如何開通支付寶,再次將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推向輿論風口。

而在國內,自從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開創了移動支付的新潮流,傳統銀行的地位就岌岌可危。馬雲曾說:「銀行不改變,那我就改變銀行」,2016年微信和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處理的交易總額接近3萬億美元,大有將取代銀行傳統業務的趨勢。

成也體制,百也體制,銀行徹底輸給了二維碼時代

《2017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掃碼支付市場規模預計超過5800億元,同比增長606.80%。自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的出台之後,第三方支付行業結束原始成長期,也正式開始了和銀行的金融業務爭奪戰。

支付寶、微信錢包等第三方支付應用的崛起,分流了傳統銀行的現金支付、信用卡支付以及銀行理財產品業務。一來,通過理財獲得收益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而科技金融機構理財產品眾多、收益不同、方便用戶選擇。二來,對於銀行客戶來說,第三方支付方式越來越便捷,支付不再需要帶銀行卡,刷手機即可。

從支付方式來看,第三方支付推出掃碼支付功能之後,銀行也推出了掃碼支付功能。掃碼支付普及之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紛紛推出二維碼支付產品,其安全性高、境外通用而且服務完善。然而,即使銀行推出了掃碼支付,還是抵不過用戶習慣。

從用戶使用量來看,第三方支付的普及大大減少了用戶使用銀行卡交易的頻率,從而造成商業銀行潛在客戶流失。加之在線交易量激增,降低了銀行卡線下交易量,最終導致原始客戶流失。截至2016年上半年,僅支付寶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活躍用戶就2.7億,這個數字已經大大超過了不少傳統銀行的個人客戶數量。

從用戶使用習慣來看,以客戶體驗為主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使客戶的消費習慣發生了新變化,手機支付逐漸取代刷卡支付。原因在於,第三方支付在客戶體驗方面較為方便、快捷和人性化,從而吸引了用戶的使用。相比之下,銀行在體制、成本、服務意識上都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俗話說樹大招風,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可以說是金融界最耀眼的明珠。隨著其業務的壯大,第三方支付和銀行業務出現很多交叉領域,進而發展成第三方支付跟銀行競爭的局面。對於第三方支付來說,銀行始終是金融業依然屹立不倒的大山,想要取而代之困難重重。對於傳統銀行來說,第三方支付日益強大,不容小覷。這場曠日持久戰何時能了?

打響反擊戰:銀行系發心不錯過刷臉支付

近期,刷臉支付成為了金融業共同探索的方向,繼國內互聯網金融巨頭以及大型商業銀行布局刷臉支付之後,蘋果新出的 iPhone X也主打推出人臉識別功能。接二連三的事件發生,使得生物識別技術再次受到關注和熱議。

一方面,刷臉支付的正式使用意味著生物識別技術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但是目前生物識別技術還未發展成熟,刷臉支付仍面臨著用戶體驗、支付安全等問題。另一方面,刷臉支付的落地,意味著繼現金、銀行卡、手機掃碼支付之後,刷臉支付市場也將成為第三方支付和銀行搶佔支付入口的新戰場。

「站在ATM機前對準攝像頭,經過系統驗證後,再輸入手機號、取款金額、密碼,等待ATM機自動吐鈔,拿走現金。」自建設銀行陝西分行營業部的 ATM 機新增這樣的「刷臉取款」服務以來,農業銀行、招商銀行、滙豐銀行陸續推出刷臉取款業務,而浦發銀行也表示會在今年內提供該項功能。銀行步入了刷臉支付的黑科技時代……

如今,銀行採用的「刷臉取款」僅僅限於取款這一功能,跨行還款、跨行存款及跨行轉賬等功能還未開通。儘管刷臉取款結合了人臉識別和生物識別技術,但主要還是根據用戶預留的資料做比對,如果用戶面部整容幅度過大,可能需要更新身份信息,並沒有宣傳中所說的方便快捷。

在刷臉支付還未成熟,安全性和用戶體驗還未得到保證之際,銀行推出了刷臉取款功能,原因為何?

一方面,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銀行對公業務不好做而且零售業務已經被互聯網金融趕超,銀行的盈利性顯然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手段逐漸現代化,在無形中給銀行造成了很大的競爭壓力,對銀行來說,加快在創新科技應用上的步伐十分必要。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為各大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銀行採用「刷臉取款」新技術,給客戶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其獲取客戶的便利性。實施刷臉服務之後能夠和客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增加客戶的黏度,從而提高服務的深度和廣度。

由此看來,雖然採用全新科技存在一定風險,但是金融科技的深入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銀行發展零售業務,而銀行搶先應用科技就意味著可以擁有支付領域的制高點,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銀行展開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

嚴守攻防戰:第三方支付同樣不落後刷臉支付

今年9月,支付寶宣布在肯德基的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不需要手機、通過刷臉即可支付。據悉,華僑城酒店、雅園酒店、東呈酒店等集團下的酒店,接入了微信的「生態酒店解決方案」,可以讓住客實現「刷臉」入住等功能。

眾所周知,就像掃碼支付替代現金支付,科學技術的進步會讓支付鏈條發生變化。所以,未來如果刷臉支付能大行其道,率先布局的企業有望在第三方支付領域擴大份額。同時,「刷臉支付」這一功能的落地,省去了手機這個介質讓用戶進一步擺脫物質的束縛,不用帶錢包、手機,僅靠人臉就能完成支付。

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天生就攜帶著科技的基因,隨著用戶對刷臉支付認知度的逐步提高,第三方支付還會提供更方便的手段讓消費者更快完成支付。而且這些新概念有助於刺激消費體驗,還可以提高企業品牌影響力。所以即便銀行早有準備,但第三方支付未必會被壓一頭。

綜上所述,生物識別技術前景廣闊,但目前該項技術還未發展成熟。銀行和第三方支付目前的布局還處於初期階段,兩者在生物識別領域的競爭難分勝負。但毋庸置疑的是,未來隨著體驗場景的持續優化,刷臉識別場景會得到廣泛的推廣,這也會成為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分出勝負的一站。

背水一戰,生物識別能助力銀行們在刷臉時代翻盤嗎?

事實上,銀行的資源遠遠比第三方支付強,其具有一定用戶量、美譽度、信用度作為基礎,第三方支付想要完全取代銀行,短時間內不可能實現。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第三方支付與銀行支付的關係是:合作與競爭並存。

但是,高盛的調研報告《支付:商業生態系統的入口》顯示,從2010年到2016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增長超過74倍。第三方支付已在電商、金融、轉賬等領域對大眾生活產生影響。從未來發展態勢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三方支付未來將會取代銀行支付,而生物識別支付正是銀行支付與第三方支付戰局的轉折點。

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已超過10億元,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51億元左右。而尚未被完全開發的金融行業內生物識別的市場前景,更被業界預估為千億級市場。在此背景下,銀行背水一戰,跟隨時代大膽涉足刷臉新技術。

縱觀國內線上支付市場,第三方支付具有用戶優勢,銀行具有資源優勢。在第三方支付與銀行的、亦敵亦友的背景下,生物識別支付的崛起打破了現有狀態,第三方支付希望通過生物識別支付技術進一步擴大市場,而銀行來也想藉此機會重新奪回被搶佔的支付市場。生物識別技術成為搶佔支付入口的關鍵點。

整體而言,現在各互聯網公司和銀行都在嘗試刷臉支付。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逐漸成熟,未來刷臉支付或許會取代掃碼支付。基於科學技術改變支付鏈條的基礎上,銀行唯有緊隨時代轉型,充分調動自身資源,在用戶服務上走心,才有可能扳平一局,重新得到人們的肯定。

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曠 的精彩文章:

爆發尚早,但粉紅經濟開啟了一份創業者啟示錄
消費無人機無人問津,工業無人機市場能撬開?
智能投顧方興未艾,中國的科技金融仍在路上
從BAT到蘋果,再到銀行們,刷臉成了新寵兒
微博、知乎、今日頭條如何打響內容第三次世界大戰?

TAG:劉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