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魔鬼時刻,為何人73和84歲易死亡?
為何人73和84歲易死亡?
健康就是生命,生命無價,不少疾病的發生、變化,甚至惡化,都有明顯的時間特點。在某些時間段,人的生命力特別脆弱,容易被病魔擊倒,這被稱為魔鬼時刻。經過長期研究,人們已初步弄清魔鬼時刻的變化規律,認識它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又一位醫生離開了我們!又是凌晨時刻!醫生也難逃魔鬼時刻。
清晨,解放軍第309醫院微創骨科主任,我國著名微創脊柱內鏡專家白某某教授在家中去世!
這絕不是偶然。高秀敏、馬季、王小波、梁左……這些名人無一例外都是在凌晨或清晨這段時間裡發病,奪去他們生命的,同樣都是心腦血管病。「魔鬼時刻」是否真的存在,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權威專家,並對相關文獻進行了檢索。
魔鬼時刻不是玩笑,其實,魔鬼時刻是很多年前從國外傳入的說法。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對4000名心臟病患者調查後發現,在一天中,上午6至9時為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心絞痛和猝死往往會在上午9時左右發生。此時段發作的非致命性心臟病比晚上11時發作的心臟病多3倍左右。這個現象國內也有不少文獻驗證了「魔鬼時刻」的存在:發表在2009年全國時間生物醫學學術會議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急性心梗發病時間呈現明顯的晝夜變化, 發病高峰出現在早晨6點到8點;臨床神經病學雜誌上一項關於腦卒中發病時間的研究也表明,腦卒中發病時間與晝夜血壓生理節律變化有關,6時~9時和18時~22時為高峰時段。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內科主任楊天倫也證實,上午送到心內科的患者佔到全天送診患者比例的60%~70%。
事實上,這段時間人的血壓為全天最高,是老年人心臟的危險期。在此時間段老年人易中風、猝死。就心血管疾病的猝發事件來說,它高達70%~80%。
不只是有多年慢性病的老年人存在著被「魔鬼」打敗的風險,甚至很多年輕人也難逃魔爪。
魔鬼時刻的三大危險
清晨五--六點鐘到九--十點鐘,正是大多數人晨起準備開始新一天的時候,誰會想到死神就近在身邊呢?
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主任醫師馬某說,人體中交感神經負責調節心臟和其他臟器的活動,保證人體在面臨突發情況時能夠保持緊張狀態;而副交感神經可以抑制心臟興奮,目的在於在於保護機體、調整恢復。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聯合作用,維持著人體的平衡。
在清晨,交感神經的活動可增強一倍。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心率波動會比較大,心肌耗氧量也會增加。
同時,人體經過了一整晚的水分流失,來不及補充,血黏稠度是全天最高的,而此時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刻,人體受冷、血管收縮,很容易引發急性心腦血管病。
北京軍區總醫院心管科副主任和渝斌在和健康時報記者交流時也曾講,人體受冷暖刺激時,為維持正常體溫,心臟會改變頻率、增加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會不堪重負,病情很易惡化。此外,冷暖不定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此外,一些誘發因素疊加造成的危險也不容忽視,人們熟知的「寒冷三聯征」就是對魔鬼時刻的最好註解。
「北歐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也是五,六點鐘到九,十點鐘,尤其是冬天雪後的早上。為什麼呢?我們知道雪後寒冷,人們早晨起來一看下雪了就先掃雪。」馬涵英介紹,「寒冷、勞累、清晨」是世界公認的導致猝死「三聯征」。
在門診中,馬涵英遇到過不少心血管病的慢性病人,早上起來洗洗臉刷刷牙,有的還要去運動運動,唯獨不記得先吃藥。其實經過一晚睡眠,體內降壓藥已經到達谷值,在沒有降壓藥保護下,如果去寒冷的環境中進行一些體力活動,就非常危險了
在相當文明和先進的今天,醫學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的發生與惡化具有明顯的時間特點,在某些時間段,人的生命力特別脆弱,最易被病魔所擊倒,這個時間被稱為「魔鬼時間」。現在,專家們已大致弄清了這個「魔鬼時刻」的變化情況。專家特別提醒,這幾個時段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應引起大家重視,從而做好預防工作。
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他預料自己會遇險而死,就搬去了一個平原躲避,但是他是個禿子,一隻老鷹以為他的光頭是石頭就往上扔了一隻烏龜,想把烏龜摔碎吃掉,結果把這位悲劇之父給砸死了。其實沒有必要刻意去躲避什麼,該來就要面對,理性控制把傷害減到最小就可以了。
一天之中的「魔鬼時刻」
當你清晨從夢中醒來,便進入了一天中的第一個「魔鬼時間」段(清晨6~9時),諸如心臟病、中風、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乃至癌症等疾患,就在你的身邊蠢蠢欲動,例如,心肌缺血的發作高峰為早晨7~8時;心律失常的發生以早晨6~9時最頻繁。另外,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過4769例心肌梗死病人,其中28%在早晨6~10時發病。最「可怕」的魔鬼時刻:每天的清晨(6~9點)。
心律失常以早晨6~9時最頻繁。
清晨是最可怕的魔鬼時刻,調查顯示,全天的死亡人數中,60%的人均死於凌晨。生物鐘學家研究指出,這是因為人在黎明時分,血壓、體溫變低,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較濃稠,肌肉鬆弛,容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同時,凌晨也是新生兒誕生的高峰期,也許真的是「新舊更替」的理想時間吧!
作怪魔鬼:心臟病、中風、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癌症。
應對方案:定期體檢,關注身體的每一個訊號。增加運動,提高心肺功能;保持充足的睡眠,缺少睡眠容易導致體內激素失衡,產生對健康有害的化學物質。
最「危險」的魔鬼時刻:中年!
中年是一生中最危險的年齡段。人到中年,身體的各項機能開始走向低谷,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免疫力降低,而家庭、工作、經濟、人際關係等壓力增大,這些種種負擔導致中年人心力交瘁,疲憊不堪。
作怪魔鬼:與免疫力相關的各種疾病。
應對方案:清楚意識到身體機能開始下滑,不要刻意從事一些年輕時遊刃有餘的活動;可以根據醫生提供的身體檢查報告,適當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素,注意休息、鍛煉,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一天中的另一個魔鬼時間段是在傍晚以後,此時心臟病發作幾率再度升高。假如你在晚間7時左右飲酒,肝臟排除酒精所需的時間比一天中其他任何時間都要長,故此時飲酒最易醉人,肝臟也最易受損。
一天中,人最危險的時刻要數黎明。據研究表明,人在黎明時分,血壓、體溫變低,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較濃稠,肌肉鬆弛,容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調查顯示,凌晨死亡的人數佔全天死亡人數的60%。
一周之中的「魔鬼時刻」
在一個星期中,星期一是心腦血管病人的危險時間,發病及死亡危險比其他幾天高出40%,在德國稱為「黑色的星期一」。此外,芬蘭專家也證明,星期一中風最多,星期天下降至最低。防範措施是:清晨起床後服一片阿司匹林,不要出遠門,老年人要有家人陪伴,以防不測。
一月之中的「魔鬼時刻」
一個月里對生命最有威脅的是農曆月中,這與天文氣象有關。眾所周知,月亮具有吸引力,它能像引起海水潮汐一樣,作用於人體的體液。最「中國」的魔鬼時刻:農曆每月月中,科學家已經證實,月亮的陰晴圓缺變換之時,其引力也在不斷變化,像海水的潮汐一樣,影響著我們身體的體液。因此,隨著月亮的變化,我們的身體和情緒也有著相應的改變。農曆月中,滿月之時,人體內血液壓力變低,血管內外的壓力差、壓強差特別大,很多人感到緊張、煩躁,甚至這時進行外科手術都比平時出血多。
作怪魔鬼:心腦血管意外。
應對方案:注意多從事一些能釋放壓力、平撫情緒的事情,如打球、散步,盡量避免從事一些令精神高度緊張的事情。
每當月中明月高掛之時,人體內血液壓力可變低,血管內外的壓力差、壓強差特別大,這時容易引起心腦血管意外。
最「應季」的魔鬼時刻:每年最熱和最冷的幾個月。
通常,當夏季氣溫升高到35℃以上,就可能對人體構成危險。而寒流降臨,醫院門診及住院人數都會驟增,死亡率也會上升。天氣太熱或太冷,都會導致人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抵抗力、新陳代謝降低,從而促使一些慢性疾病爆發。
作怪魔鬼:慢性疾病。
應對方案:慢性疾病的預防應從日常生活做起,注意飲食、調整作息時間、增加運動,並定期體檢。
一年之中的「魔鬼時刻」
一年中,有四個魔鬼時間段,即最熱與最冷的幾個月,一般說來,當夏日氣溫升至35℃以上,即對人體構成威脅。至於冬春季節,寒潮是繼酷暑之後的又一「殺手」。每一次寒潮降臨,醫院門診及住院人數都會驟增,死亡率也會上升。對生命而言,一年中最危險的月份要數12月。調查表明,該月份死亡人數居全年各月之首,占死亡總數的10.4%。
據分析,這與氣候寒冷、環境蕭瑟,人到歲末年關,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抵抗力、新陳代謝低等有關。此時,一些慢性病常常會加重或病情變化大。值得一提的是,史學家通過考證發現,明朝、清朝的二十幾位皇帝90%死於最熱的7、8兩月和最冷的臘月、正月,這正是對以上規律的印證。
一生之中的「魔鬼時刻」
人的一生,中年是個危險的年齡階段。人到中年,生理狀況開始變化,會出現內分泌失調,免疫力降低,家庭、工作、經濟、人際關係等壓力增大,增大的種種負擔導致中年人心力交瘁,疲憊不堪。
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意思是說這兩個年齡的人很容易去世。有道理嗎?科學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科學家們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反覆的研究,發現人的生命有一個周期性的規律,大致是7~8年為一個周期,循環往複。每個周期中存在著生命活動的高潮和低潮。一般周期的中間年齡為高潮,而周期的始末為低潮。高潮稱健康穩定年齡,人的免疫能力較強,去世的人就少;低潮稱健康減弱年齡,人的免疫能力較弱,去世的人相對較多。
7年的周期為7、14、21、28直至84歲;8年的周期為8、16、24、32至72歲,而73和84這兩個年齡都超過了古稀之年,人體的免疫能力減弱了,再加上處於生命周期的低潮期,去世的人相對就會多一些,魔鬼時刻主要是來自心血管病。
安度魔鬼時刻三大建議
湘雅醫院心內科主任楊天倫是國內第一個提出心血管病人晨醒服藥的專家,即「晨醒一杯水,晨醒一口葯」,這種觀念也在被越來越多醫生和患者接受和踐行。
「患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睡眠一定要充分,最好睡到自然醒,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早晨醒來最好是服藥後再適當活動,如買菜、送孩子上學等。」
馬涵英對這種做法也十分支持。「有患者說,我上午得體檢、驗血糖需要空腹,我會告訴他們,阿司匹林等別的葯可以晚點吃,但降壓藥一定要睜眼就吃,一口水的事兒,不影響任何體檢。」
同時,專家建議老年人醒後不要著急起床,而是先給手腳做一下按摩,這樣可以減緩交感神經的興奮速度,保證血液循環通常。有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冬天應避免晨起鍛煉,如果非要鍛煉,也應該在上午10點、氣溫上升以後,避開危險時段。
此外,老年人晨起便秘也很危險,「現在『衛生間事件』越來越多。因為用力的一瞬間,血壓迅速升高,誘發心臟、腦出血意外都有可能。」馬涵英建議,要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多吃粗糧。
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曾通過健康時報建議,中老年朋友在早晨起床時要掌握好「 3個半」:夜間或早晨起床,睜開眼睛後繼續平卧半分鐘,再在床上坐半分鐘,然後雙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鐘,最後再下地活動,這樣至少可使1/2的心腦血管病人免於發生意外或猝死。
※毛主席和新中國領導人工資的啟示
※佛陀對人類來龍去脈的驚世預言
※聘禮發了528萬!浙江再現土豪婚禮
※佛山5隻鴕鳥高速上狂奔50公里 4隻虛脫致死
※呵呵!美女被棧道嚇癱:男友做這一驚人舉動
TAG:太極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