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豆瓣日記:只需6步輕鬆學會玩魔方

豆瓣日記:只需6步輕鬆學會玩魔方

本文作者「碧海風」,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三階魔方總述

魔方(Rubik"s Cube)又叫魔術方塊,也稱魯比克方塊。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當初他發明魔方,僅僅是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的教學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塊可以隨意轉動而不散開,不僅是個機械難題,這牽涉到木製的軸心,座和榫頭等。直到魔方在手時,他將魔方轉了幾下後,才發現如何把混亂的顏色方塊復原竟是個有趣而且困難的問題。魯比克就決心大量生產這種玩具。魔方發明後不久就風靡世界。

現在一般提到魔方特指上述的「魯比克魔方」,即每面有不同的3×3個顏色片構成。後來魔方衍生出每面4×4個顏色片、5×5以及其他異形魔方,為了區別,故將3×3的魔方稱之為三階魔方。三階魔方的核心是一個軸,並由26個小正方體組成。包括中心方塊(中心塊)6個,固定不動,只一面有顏色。邊角方塊(角塊)8個,3面有色,可轉動。邊緣方塊(棱塊)12個,2面有色亦可轉動。魔方各類塊之間不能互移,角塊無法移動到棱塊或中心塊的位置,棱塊也無法移動到角塊或中心塊的位置,中心塊亦然。此外,這26個塊沒有任何兩個塊的顏色是相同的,每個塊都不同。

三階魔方的變化總數為:

約等於4.3×1019。如果每秒可以轉3下魔方,不計重複,需要轉4542億年,才可以轉出魔方所有的變化,這個數字是目前估算宇宙年齡的大約30倍。

魔方變化總數雖多,但還原魔方只需按照一定的步驟和相應的轉法即可。還原魔方就是把每個「塊」都還原到各自的位置。而且,6個中心塊只能轉動,而不能移動,所以只是還原12個棱塊和8個角塊。

還原方法

三階魔方有很多種還原方法,其中「層先法」是最適合初學者掌握的方法,碧海風雲教程即以層先法講述三階魔方還原。

一個三階魔方,「從上到下」我們可以理解為「頂層」、「中層」、「底層」,所謂「層先法」就是逐層還原。

三階魔方「層先法」還原,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頂層十字,還原頂層棱塊。

第二階段:還原頂層角塊。

第三階段:還原中層棱塊。

第四階段:對底層十字,還原底層棱塊。

第五階段:翻轉底層角塊,對齊底層顏色。

第六階段:調整底層角塊位置,還原完成。

還原三階魔方是高階魔方、二階魔方的基礎

高階魔方,例如四階魔方、五階魔方等,可以採用「降階法」,將高階魔方「降階」為「三階魔方」,此後再按三階魔方還原。

二階魔方,因其無「中心塊」,只需還原8個角塊,還原方法是三階魔方「層先法」的子集。

所以,具備了還原三階魔方的基礎,二階魔方便迎刃而解,而高階魔方僅需進一步掌握「降階」原理即可。

第一階段——還原頂層棱塊

第一階段,還原頂層棱塊,可以理解為在頂層對一個十字,並將十字的棱塊與側面中心塊顏色對齊。

還原頂層棱塊,對於初學者可以按照「先只對頂層十字,再調整頂層棱塊與側面中心塊對齊」的步驟進行。當熟悉後,可以直接還原頂層棱塊。

先只對頂層十字

只對頂層十字非常簡單,只需將散落在各層的頂層棱塊轉至頂層即可。

調整頂層棱塊

當頂面十字對好後,試探性地旋轉頂層,必然有一個位置使【至少一對棱塊與側面中心塊顏色對齊】。找到此位置,剩下的工作就是【交換另外一對棱塊】。

第二階段——還原頂層角塊

第二階段,還原頂層角塊,同時魔方頂層已經還原。

還原頂層角塊,即是將散落在各層的4個角塊歸位,其可能位於3類8種位置。

【第一類】,以頂層為目標,需歸位的角塊位於【底層】且【頂層色塊】位於【側面】。

【第二類】,以頂層為目標,需歸位的角塊位於【底層】且【頂層色塊】位於【底面】。

【第三類】,以頂層為目標,需歸位的角塊位於【頂層】但其方向或位置錯誤。方向錯誤,指需歸位角塊處於正確的角塊位置,但色塊方向錯誤。位置錯誤,指需歸位的角塊處於錯誤的角塊位置。

以上各種位置,其中「第一類」兩種位置稱為「【標準位置】」,即相對頂層為目標,需歸位的角塊位於【底層】且【頂層色塊】位於【側面】。其餘各種位置,均可通過一定旋轉,以【校正為標準位置】。

標準位置

首先,通過頂層角塊當前所在位置及方向,以判斷其是否符合標準位置特點;其次,試探性旋轉需歸位角塊所在的底層,觀察角塊與頂層棱塊的相對位置,以判斷其處於【標準位置之甲】或【標準位置之乙】。

小結之一

以上還原頂層角塊的兩種「標準位置」轉法,講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原理:「【先合併再整體歸位】」。

當要還原一個色塊時,為了避免破壞已經還原的色塊,可以先利用尚處於雜亂狀態的軌道,將需還原色塊與被破壞色塊合併在一起,然後將其整體歸位。

【先合併再整體歸位】是魔方還原中的基礎原理,在後續的還原步驟及高階魔方還原中皆亦有體現。

小結之二

以上還原頂層角塊的「甲」、「乙」兩種「標準位置」轉法,可以歸納為「【左右對稱轉法】」。

標準位置之甲,角塊在右,轉法是:左讓角、下右棱、右回角、上右棱;標準位置之乙,角塊在左,轉法是:右讓角、下左棱、左回角、上左棱。

如此,不難看出左右對稱的含義。從轉法角度:D,底面向右旋轉90°,左右對稱轉法為D",底面向左旋轉90°;L,左面向下旋轉90°,左右對稱轉法為R』,右面向下旋轉90°。

在魔方還原中,很大程度上都需要用到【左右對稱轉法】,來處理具有「左右對稱位置」現象的情況。不僅在三階魔方後續的還原步驟中有所體現,而且在高階魔方還原中亦是一個通用的原理。

校正為標準位置

第二類、第三類角塊位置,均可通過一定旋轉以【校正為標準位置】。

轉法思路為:第一步,將需校正的【角塊】旋轉至【底層】且將【頂層色塊】置於【側面】,但與角塊位於同一軌道面上的棱塊會被破壞;第二步,將需校正的【角塊】與此前被破壞的【棱塊】【分離】;第三步,將此前被破壞的【棱塊】【轉回】;最後,旋轉底層即可將需校正的【角塊】置於標準位置。

不難看出,該轉法其實是【先合併再整體歸位】原理的【逆向思維】。

第三階段——還原中層棱塊

在前兩個階段中,已經完成了頂層還原,接下來還原中層,將中層的4個棱塊歸位。

中層4個棱塊,其可能位於2類4種位置。

【第一類】,以頂-中層為目標,需歸位的棱塊位於【底層】。

【第二類】,需歸位的棱塊位於【中層】但其方向或位置錯誤。

與「第二階段:還原頂層角塊」類似,以上「第一類」中層棱塊的兩種位置稱為「【標準位置】」,即相對頂-中層為目標,需歸位的棱塊位於【底層】。其餘各種位置,均可通過一定旋轉,以【校正為標準位置】。

標準位置

此時,需要再次用到「【先合併再整體歸位】」原理。將需歸位的棱塊旋轉至中層,同時會破壞此前已經還原的頂層角塊。所以,需要將棱塊與角塊先【合併在一起】,然後再將其【同時歸位至頂-中層】。

校正為標準位置

標準位置轉法可以更形象地理解為,用【需歸位的棱塊】【替換】掉佔據其位置的【雜亂棱塊】,將雜亂棱塊替換到【底層】。

如此,非標準位置校正為標準位置,即可用【雜亂棱塊】【替換】掉處於中層的【需校正棱塊】,將【需校正棱塊】替換到【底層】,此後旋轉【底層】即可將【需校正棱塊】置於【標準位置】。

小結

還原中層棱塊階段,其原理即是【先合併再整體歸位】及其【逆向思維】。魔方還原中,【逆向思維】同樣是貫穿始終的重要原理。

第四階段——還原底層棱塊

第四階段,還原底層棱塊,可以理解為在底層對一個十字,並將十字的棱塊與側面中心塊顏色對齊。

還原底層棱塊,可以按照「先只對底層十字,再調整底層棱塊與側面中心塊對齊」的步驟進行。(以下為便於理解,將魔方翻轉過來講述。)

對底層十字

對底層十字,即翻轉底層棱塊方向,使其色塊與頂層對齊。底層4個棱塊,其可能位於3種位置。

【位置甲「折線型」】:一對【相鄰角塊】方向正確,需翻轉另一對棱塊方向。

【位置乙「直線型」】:一對【相對角塊】方向正確,需翻轉另一對棱塊方向。

【位置丙「一點型」】:底層棱塊均需翻轉方向。

小結

從上述【折線型轉法】、【直線型轉法】中,我們不難看出,兩種轉法其實互為「【逆轉法】」。所謂逆轉法,即是「還原」操作。

例如:R",右面向下旋轉90°;逆轉法R,右面向上旋轉90°。

又例如:R" U",右面向下旋轉90°、頂面向右旋轉90°;逆轉法U R,頂面向左旋轉90°、右面向上旋轉90°。

再例如:【折線型轉法】R" U" F" U F R;逆轉法R" F" U" F U R,即【直線型轉法】。

【逆轉法】原理,亦是貫穿魔方還原始終的基礎原理!

調整棱塊位置

底層十字對好後,開始調整棱塊位置,使其與側面中心塊顏色對齊。

試探性旋轉頂層,必然有一個位置使【至少一對棱塊與側面中心塊顏色對齊】。找到此位置,然後交換另一對棱塊。需交換的一對棱塊,其可能位於2種位置。

【位置甲】:一對【相鄰角塊】需對調位置。

【位置乙】:一對【相對角塊】需對調位置。

第五階段——翻轉底層角塊

翻轉底層角塊,對齊底層顏色。底層角塊方向,其可能位於7種位置。

以上「【位置甲】」、「【位置乙】」兩種位置稱為「【標準位置】」,即底面有1個角塊方向正確,其餘3個角塊需翻轉方向。其餘各種位置,均可通過一定旋轉,以【校正為標準位置】。

標準位置

標準位置之甲,【方向正確的角塊】置於【左后角】,將其餘3個角塊【逆時針翻轉方向】並同時【順時針互換位置】。

標準位置之乙,【方向正確的角塊】置於【左后角】,將其餘3個角塊【順時針翻轉方向】並同時【逆時針互換位置】。不難理解,「標準位置之乙」即是「標準位置之甲」的【逆轉法】。

校正為標準位置

「甲」、「乙」兩種標準位置,原理是將相鄰的3個角塊「逆時針翻轉方向且順時針互換位置」、「順時針方向且逆時針互換位置」。對於其餘非標準位置,亦不難理解,只要找到合適的位置,利用【標準位置之甲轉法】或【標準位置之乙轉法】即可轉化為【標準位置之甲】或【標準位置之乙】。

以下介紹「位置丙至庚」,通過調整魔方整體方向及統一使用【標準位置之甲轉法】,以校正為【標準位置之甲】或【標準位置之乙】。

第六階段——調整角塊位置

三階魔方還原進入最後一個階段,調整底層角塊位置。

底層角塊可能位於3種位置:

【位置甲】:1個角塊已經歸位,其餘3個角塊需「逆時針」互換位置。

【位置乙】:1個角塊已經歸位,其餘3個角塊需「順時針」互換位置。

【位置丙】:4個角塊位置均不正確。

以上「【位置甲】」、「【位置乙】」兩種位置稱為「【標準位置】」,即底面有1個角塊已經歸位,其餘3個角塊需互換位置。「【位置丙】」可通過一定旋轉,以【校正為標準位置】。

標準位置

校正為標準位置

還原三階魔方大功告成!

至此,還原三階魔方,便大功告成!

版本說明

當前版本:V2.2

V2.2——2017年5月9日

1.修正「第二階段——還原頂層角塊」篇章中「標準位置之乙」轉法的公式符號錯誤

2.優化「第五階段——翻轉底層角塊」篇章中「校正為標準位置」轉法,以更易於記憶。

V2.1——2017年4月20日

1.重新編寫「第五階段」篇章。優化「標準位置」原理描述,補全「校正為標準位置」的具體轉法

2.更換辛馬斯特標記(公式符號)示意圖,優化視覺效果。

V2.0——2017年2月16日

1.重新編寫各篇章,著重講述轉法原理。

2.按需補充多角度圖示。

3.全面優化視覺效果。

V1.1——2012年2月12日

1.重新編寫「第二階段」篇章,優化原理描述。

2.更新部分配圖。

V1.0——2009年8月5日

初版

完整教程,通過以下二維碼獲取

感謝大家閱讀《碧海風雲系列魔方教程》!

限於豆瓣文章排版,未能給大家帶來完美的閱讀體驗,在此非常抱歉。

本篇教程另提供多種閱讀方式,通過以下二維碼獲取:

完整教程包含:

EXE電子書版,適合在Windows系統的PC上閱讀。

圖片版,適合在蘋果電腦或移動設備上閱讀。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全文完)

本文作者「碧海風」,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4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碧海風」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魔方 的精彩文章:

酷比魔方FreerX9可以實現頁面多方位切換
魔方盲擰是怎麼一回事?
通俗易懂的魔方教程 還不快來強勢圍觀
魔方怎樣才能轉的好 玩這個有助於提高智力嗎

TAG:魔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