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楹聯書法有哪些講究?第八屆全國楹聯書法作品鑒賞

楹聯書法有哪些講究?第八屆全國楹聯書法作品鑒賞

楹聯書法,與中堂、條幅、橫幅、斗方、扇面、冊頁一樣,是書法家慣用的一種書法形式。它是由書法和對聯相結合的藝術,把平面的對聯語言形象生動、立體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形神兼備,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近年來,中國書協連續舉辦了八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將楹聯書法的創作繁榮起來,推向高潮。把眾多書家和書法愛好者在這方面的才情和韻致極大地調動起來,使得楹聯書法作品不僅出現在展廳上,而且也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啟功先生對聯欣賞

究竟楹聯書法這種書法形式發端於何時?書法與對聯之間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大概可以說,楹聯從後蜀孟昶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起便是與書法相結合的綜合性藝術,有很強的裝飾性、實用性。楹聯的詩學、文學性質,對傳統文化是一大貢獻,書法既是楹聯的文字載體,又有獨特的審美價值。」

我們審視和評品一幅楹聯書法作品,包括書法和對聯兩個層面,書法是直觀的線條藝術,對聯是內在的語言藝術。一幅好的楹聯書法作品,既要有好聯語的內涵支撐,又要有好書法的外觀表現。聯語借書法的筆韻墨趣,更顯漢字多姿多彩的形體美,書法又因聯語的詞語雅緻、對仗工巧、音韻和諧,蘊含耐人尋味的詩意美。聯語滲透並濃縮了作者對社會、對人生的獨特感受與感悟,有詩的意境和韻味。書法藉助筆墨線條的形質、力度、節奏、神采傳遞出人格、氣質、情感。所以說,楹聯書法,是書法和對聯兩種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是珠聯璧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藝術品。

我們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是否認識到這一點?我認為,有認識清醒者,其筆下的楹聯書法作品,就把書法與對聯結合得很好。如「揮毫對客風生座,載酒論詩月滿蓬」、「筆鋒靈動生機出,節律分明韻味長」等聯語對仗工穩,聲韻抑揚有致,與書法藝術相結合,就讓人產生共鳴。然而,也有認識片面者,認為楹聯書法是一種書法形式,只要書法精彩,對聯是否合格無所謂。持此種認識者,其筆下的楹聯書法作品,儘管筆墨線條很到位,就因為聯語對仗欠工而難登精品之列,留下遺憾。當代書壇上上下下學習氣氛很濃,全面提高書家文化素養的呼聲很高,這是書壇幸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字內功與字外功的關係。有出息的書法家不應該只懂得寫字,而應該跳出硯池與宣紙堆,廣泛地涉獵書法以外的文化。一個書法家寫了一輩子的字,寫到最後還是寫性情、寫修養、寫內涵、寫自我。這字外功夫深淺,標誌著一個書法家的水平高低。

楹聯書法,對於書家和書法愛好者來說,書法是字內功,對聯則是字外功了。有這方面字外功的書家,最好能自覺地、有創意地自作對聯,達到自撰自書的程度,起碼懂得對聯工巧對仗、聲律平仄是怎麼一回事。而且就是選用古人時賢對聯時,也會選到精到處。然而有的書法愛好者往往就是在選聯上出問題。他們不知道古人的詩句可不都是對聯,將對聯與詩句混為一談。隨意拿兩個詩句當作對聯來寫,豈能不出問題?殊不知,只有律詩中的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才是對聯,也有稱詩聯,稱作頷聯與頸聯。如唐代王維的《山居秋暝》一詩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頷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是頸聯。全詩的第一、二句和第七、八句,就不是對聯了,千萬莫當對聯來書寫,不然,會弄出笑話,貽笑大方。

還有的書法愛好者把古人的絕句詩都視作聯句來寫,也是要出問題的。一般來說,絕句講究的是格律,但不強求對仗,如杜甫有一首七絕:「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樣由兩副聯句組成的絕句詩,是絕句的個例。切不可機械地認為,凡絕句都對仗,凡絕句都是聯。又如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鵲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此是五言絕句,也屬絕句對仗之個例。同樣王之渙的七言絕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就沒有對仗聯句了。

另外,有的書法家喜愛集古人詩句為聯而書法,如果集得好,自然會出新出彩。著名畫家劉海粟八十九壽辰時,有一副集句自壽聯:「彩筆昔曾干氣象,流年自可數期頤。」上聯集自杜甫詩句,下聯集自蘇軾詩句。海粟老人說:「我希望長壽,並非為了享福,而是爭取更多時間,為人民創造更多的精神財富。」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這可以說是此副集句自壽聯的最好註腳。

但是,也有不得集句要領,且不懂對聯的基本特徵,集句書法而弄出笑話來的。在全國楹聯書法大展中,有副對聯:「小樓一夜聽春雨,孤桐三尺瀉秋泉。」是集語,但上下句不對仗,不符合對聯格律,所以說,這是兩個詩句而不是對聯。儘管這幅書法作品很好,但由於對聯出了毛病,還是不行的。綜觀全國楹聯書法大展,之所以屢屢有瑕疵的病聯充斥大展,甚至混入獲獎者之列,原因有二。其一,是書者不懂聯律,弄不清平仄、對仗究竟為何物?渾渾然將一般詩句拿來當作對聯而參賽。其二,是我們的評委把關不嚴,在評審楹聯書法作品的過程中,只注重了書法質量,而忽視了聯語質量。

由此可見,要想全面提高當代楹聯書法的藝術水平,必須大力提倡書家和書法愛好者,潛心學一點有關對聯的知識。弄通弄懂什麼是詩句?什麼是聯句?再進一步,希望我們的書家和書法愛好者,自己動手撰寫創作對聯,從而,自書自家對聯,如果書家都能書寫自撰對聯,那該是一種何等高雅的創作境界!我們的祖先已經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審視明清傳世下來的楹聯書法精品,足以領略到「聯墨合璧」的藝術品位。

在中華傳統文化範疇,書法藝術是國粹,對聯文化是國粹,京劇藝術是國粹等等。我們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在楹聯書法創作實踐中,要不斷提高,特別是文史素養。按照過去的標準,其實文化和書法都是字內功,只是現代分野越來越細,才將文學家、書法家等分開來,但對於一位真正的書法家來說,懂得的甚至精通的越多越好,俗話說藝多不壓身」,這樣自會豐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課堂 的精彩文章:

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的完美詮釋,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
你知道什麼叫立鋒嗎?保持立鋒必須掌握的三個要點
筆法首要的問題是什麼?關鍵在控制筆毫
萬丈枯藤之美,一線飛瀑之勢,草聖林散之草書手卷李白草書歌行賞析

TAG:書法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