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角力航空市場,波音、GE與空客齊送3D列印上天

角力航空市場,波音、GE與空客齊送3D列印上天

導語:

3D列印技術落地之初便引起航空業的注意,波音、GE和空客不約而同將其引入飛機生產流程中,發展路線各具特色。3D列印在提高飛機製造與維修效率、節省生產成本的同時,也使機身變得更為輕盈,能耗持續降低,性能不斷優化。

美國的波音、GE航空和法國的空中客車(空客)是歐美飛機製造產業的三大巨頭。世界航空市場一直是這三家的重要角力場。縱觀三家企業的發展史便會發現,它們都不斷運用最新技術以提升產品競爭力,圍繞技術實施各有千秋的經營策略,最終殊途同歸,不僅將自身事業持續推向前進,也帶動了整個產業的進步。

3D列印技術落地之初便引起航空業的注意,波音、GE和空客不約而同將其引入飛機生產流程中,發展路線各具特色。

讓我們先來看看波音公司的情況。波音與3D列印緣起2003年,始自一次與美國軍方的合作。二者為F-15戰鬥機製作了一個3D列印部件,這成為史上首個獲得軍用飛機飛行資格的3D列印部件。此後,波音的3D列印事業一發而不可收。

作為一家飛機製造企業,獨立擔綱3D列印技術的全套開發工作必然難度不小,為此,波音選擇了與眾多優秀3D列印公司開展合作的策略。Stratasys、挪威鈦、辛辛那提等增材製造的佼佼者都出現在波音公司的夥伴名單上。對於這些企業推出的適用於自身且經得住市場檢驗的技術,波音公司大多選擇直接採用,且把生產任務交給合作者去完成,保持內外平衡。有了在航空領域的成功經驗,波音繼續擴大經營範圍,把3D列印投入到航天器的研發設計中。

歷史悠久的GE(通用電氣)本不是專業的飛機製造商,不過該公司雄厚的技術實力與經濟基礎為其入局提供了充足條件。與波音公司不同,GE航空在3D列印技術的引入方面選擇了大規模收購的戰略。它先後成為Arcam、Concept Laser等3D列印企業的大股東,由此迅速崛起。

雖然GE航空用傳統工藝製造的飛機擁有長期穩定的大量訂單,但該公司顯然不滿足於維持現狀。它在美國辛辛那提成立3D列印研發中心,將3D列印與陶瓷基複合材料並視為關乎未來發展的核心技術。和波音相同的是,GE航空引入3D列印目前主要是用來生產飛機零部件。GE航空正在為突破列印尺寸的限制而不懈努力。

總部位於法國圖盧茲的空客同樣表現不凡,成就驚人。面對新星乍現的3D列印,該公司最初也是主要用其製作產品模型和零部件,它同樣選擇與多家3D列印企業建立夥伴關係,將合作成果大量用於實際生產。2015年,空客推出的最新A350飛機上使用的3D列印部件已達上千個之多。

不過,空客的野心遠不止於此。201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空客亮出了全球首架3D列印飛機THOR,極大地震撼了業界。雖然這架飛機只有21千克,身長不足4米,且無法載人,但卻順利完成試飛,為未來的3D列印整機製造開了個好頭。與波音一樣,空客也兼顧航空科技,開展了許多3D列印航天器方面的研究項目。

3D列印在提高飛機製造與維修效率、節省生產成本的同時,也使機身變得更為輕盈,能耗持續降低,性能不斷優化。無論是航空還是航天產業,讓3D列印上天都是未來的大勢所趨。三巨頭的成功實踐值得業者深思。

文章來源:中國智能製造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災區救援機器人發展提速,助力救援體系完善與升級
自動駕駛實現雙重效益,將催生「乘客經濟」龐大市場
VR產業投資回歸理性,未來發展仍前景可期
物聯網催生全新經濟模式,「無人」之境前景無限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