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和文化上都是遞進關係」——訪談劉立宏(下)
希帕畫廊非常榮幸地宣布,經過兩年的構思和準備,攝影家劉立宏在希帕(北京)畫廊的個展《劉立宏:風物一城》將於10月21日開幕。
本次展覽將呈現藝術家近些年最新創作的攝影作品《松》(2013—2016)、《溪山圖》(2017),以及單屏錄像、影像靜幀作品《體育館——萬象城》(2005—2012)。展覽將由藝術批評家楊小彥擔任策展人,攝影評論家楊莉莉擔任學術顧問,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展覽同名作品集也將在展覽開幕時進行首發。
工業城市花園-F.2 藝術微噴 2013年
李媚:你重新梳理自己的作品時,把自己對這個城市的觀看重新梳理出來,其實也是一個歷史的變遷。你拍了那麼多年,這個城市發生的變化是非常大的。比如說魯美,早年我來的時候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現在全部被高大的新建築包圍著,就剩這麼一小塊地方了,這個城市的變化是非常巨大的。
劉立宏:當時我做《體育館—萬象城》那組作品的時候,就是基於這種感受,這個城市每天都在變,這種變化有的時候是方便的,是好的,但如果從情感角度來講卻是一種丟失。
冬至-7.17.3 藝術微噴 2010年
李媚:關於變化,我突然想轉到另外一個話題,在現在互聯網時代,數字媒體的發展,其實讓攝影也產生了變化。在2013年「北京國際攝影周」時,有的藝術家就提出以後攝影學科的獨立性可能會消失,它將成為新媒體的一種。一方面你是一個藝術家,另一方面你又是一個教師,你需要在教育體制里進行一種傳承、發展、教育,而且你是攝影系主任,在這樣的一個變革的環境中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學科的未來?
劉立宏:我想過教學方面的指向問題、教學把握、教學內容的比重,包括課程結構的一些東西。總之,這麼多年經常在調整,就像數字、網路的衝擊,讓你不得不進行思考,因為它們使人的生活發生了改變。但同時我也在想,比如剛才說的攝影,我覺得數字,可能是媒體和新媒體的一個手段,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它取代不了膠片攝影。
游移-22.2.15 銀鹽紙基相紙 2006年
李媚:它的獨立性不會消失?
劉立宏:對,它還和人的視覺有關,人的視覺習慣不可能都是一樣的,都不喜歡做一樣的事。比如說數字的發展,把攝影的傳統材料推到一個文化高度。前幾年的攝影暗房工藝,傳統古典工藝只是技術、技法,現在已經是一種文化指向了。古典工藝更能帶來個性和情感上的東西。數字這種普及和發展,把這些傳統的東西推到一個藝術高度。
李媚:有的人就說了,當我們重新審視當代藝術中的這些作品、藝術家,你就會發現他越來越傾向於項目化,越來越傾向於事件,越來越傾向於團隊。因為這裡面的因素太複雜了。比如說技術手段,力學、光學各種因素全都混雜在一起,而且這些東西肯定都是跟影像密切相關的。魯美是一個十分注重傳統教育的美術學院,你們已經在傳統攝影教育的路線中做得很出色了,但面對這麼紛繁複雜的數字媒材資源的環境,你們要怎麼去應對呢?
劉立宏:傳統媒介與新媒介並行不悖,我們沒有相互排斥,傳統與最新的數字技術,兩條線同時做,比如「數碼影像」課,攝影后期的「色彩管理」。1990年代,我們曾經邀請香港理工大學的馮漢記老師來上課,那個時候國內哪知道數碼影像,馮老師讓蘋果公司贊助了一台電腦,上完課留給了攝影系,為我們的數碼影像課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那個時候我覺得傳統和新數字技術的吸收還是不能放在對立的位置上,它們在技術和文化上都是遞進關係。
松-12.33.7 _
李媚:你說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作為攝影系的系主任,這裡面可能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你怎麼培養學生的興趣,有時候這個東西是培養出來的,不一定是與生俱來的。像你以前也不是搞攝影的,你自己原來是學設計的,對攝影的興趣是你自己後來發現和培養出來的。
劉立宏:我們對興趣的培養,可能都是通過和同學的交流來實現的,交流可能有幾個方面,教學裡有幾個環節,比如每個課程的觀摩會,課程輔導期間要有討論。有的同學課堂上沒解決的,通過觀摩會的交流知道下次怎麼做,可能這次課做得不好,但是他知道怎麼做了,方向在哪兒,這是很重要的。還有一個環節是看攝影集、看原作,如果能直接接觸藝術家的作品更好。我們國內的環境面對原作的機會少,所以每個課程開始的時候,老師要給同學推薦閱讀書目和攝影集,其中包括文字書籍和攝影理論。攝影集的作用是讓學生知道誰做得好,他知道什麼樣是好的,他在實踐的時候就有了判斷,這樣就具體化了,在教學中如果用太多詞語和概念,效果就不好。
TAG:數碼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