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附小,讓計算機老師教語文可好?

清華附小,讓計算機老師教語文可好?

戴新康立眼鏡,看瀏陽河評論

話說——

10月9日,一篇名為《當小學生遇見蘇軾》的文章被發表在公眾號「清華附小2012級4班」上,很快,此文刷爆朋友圈,妥妥的一個「10萬+」,收穫了7000多個贊。

據說,這是清華附小為紀念蘇軾先生誕辰980周年而開展的系列活動的成果。這些小學生用課前演講、晨讀吟誦、暮省時間進行遊戲飛花令、臨摹蘇軾的書法和畫作等方式,致敬蘇軾。而嚇壞一大幫人的,是這些活動居然還有《大數據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等論文出來。

小學生用大數據分析大詞人,而且形成論文,吸引來無數讚歎的同時,批評和質疑的聲音自不會少。有人覺得此間老師和家長的參與不該混為學生的成果,甚至還有人又拿社會倫理說事,教育學家熊丙奇就撰文《沒個好爸爸,清華附小學生還能「遇到蘇軾」嗎?》。道理自然有,不過其中的酸味也比較濃,難怪一向並不低調的清華附小回應:「質疑是因為不懂小學生。」

筆者看來,這些批評者不懂小學生,而清華的老師未必就真的懂蘇軾。我這話,是從「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的著名的鬥嘴故事敷衍來的。畢竟世界太複雜,人人無非都在管窺,管窺的結果不能說沒價值,但是也不大好說已經反映了研究對象的全部。

文化圈子中的蘇軾也是這樣,我們知道「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時代不同,對於文學作品的評價也就不同;讀者不同,個人思維認識的代入引發的品鑒也就不同。甚至,蘇軾自己的一首詞,他書寫的時候同今後回味的時候,感受也會不同。我們「以物喜以己悲」的時候太多,單純從文學鑒賞的角度來說,這也沒有什麼值得指責的。

既然文學就是這樣一個流連於人物和自然之間,寫實和表虛之間,理性和感性之間的物事,那麼我們只有用文學的方式去親近,去感受,去傳承,才能發現其魅力。千萬不要試圖幫著別人去讀韓柳歐蘇,更不要試著去找到一個固定的模式學習唐詩宋詞,那是糟踐文學,誤人子弟之舉。

當年筆者教小孩子學語文,最煩的就是《教案》和《教參》給我列出一大堆框框來——語文教學不該有一個非常開放的空間嗎?在應試教育局面下,連晨讀都取消了,不管是老師粉筆在黑板上的板書,還是投影儀打出課文結構解析,都讓我十分恍惚,疑似聽到手術托盤裡刀叉剪鉤叮噹作響。

清華附小犯下的就是這樣的錯誤。大數據統計出結果,形成論文,證明了蘇軾就是個吃貨,披露了蘇軾的朋友各有特長,統計了蘇軾最喜歡用哪幾個詞,揭示了蘇軾其實是全域旅遊的始祖……如果大家還承認蘇軾就是個搞文學的,那麼試問這些研究哪個同文學挨了邊呢?這是清華附小計算機老師的驕傲,卻是語文老師的悲哀。

互聯網時代,藉助大數據學習語文當然值得探討,但是不能買櫝還珠。咱們要保證學習和傳承的還是語言文字,還是那些春花秋月,騰蛟起鳳,大筆如椽,嘔心瀝血,還能保存那份「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悲愴,「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激昂,「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倔強,「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

當年,圍棋號稱博大精深,中日韓三國演「弈」留下了一代人美好的記憶。可是,自從阿爾法狗將圍棋泰斗們像對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高手那樣狂虐的時候,我需要敬服人工智慧的強大,卻也只能憑弔紋枰爭鬥的所有精彩。現在,清華附小的計算機天才們完全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合成一首首足以同蘇軾詩詞媲美的作品出來吧?這是語文之福,還是語文之禍?

於是我想起了那些圈養的、每天餵食飼料速成的雞。烹熟了盛到盤子里,倒也是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不是雞呢?見仁見智吧。我最想聽的,還是清華附小語文老師的意見。

以下為企業形象推廣,謝謝各位老闆信任

新康立眼鏡

長沙金信法律服務

長沙金信,為您的事業」保駕護航」

地址:瀏陽市金沙北路1號

大頭螞蟻

——大頭螞蟻,敢出來混江湖的螞蟻!

—— 吃了多少年的紅薯糕了?到大頭螞蟻,您才會知道,紅薯糕原來還可以這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瀏陽河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瀏陽河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