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見證 親身參與大變革 感到幸運和滿足

青春見證 親身參與大變革 感到幸運和滿足

2013年,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伴隨著社會各界對這塊新一輪改革試驗田的高度期許,各界投資者蜂擁而至。4年來,王連鳳與千千萬萬個年輕人一起,奮戰在自貿區一線,見證了它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大,深深感受了這片土地的變化,並為之奉獻了青春與汗水。

■A06

2013年,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伴隨著社會各界對這塊新一輪改革試驗田的高度期許,各界投資者蜂擁而至。這些年來,王連鳳與千千萬萬個年輕人一起,奮戰在自貿區一線,見證了它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大,並為之奉獻了青春與汗水。

青年報資深記者 郭穎

奮戰一線親眼見證這片土地的變化

王連鳳,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管局保稅區分局註冊許可科副科長,主要工作是負責企業登記註冊。

王連鳳來自山東濰坊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通過求學,來到上海。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後,2005年通過公務員招考,進入原來的浦東工商局,被分到當時的外高橋保稅區工作,從此走進了浦東,走進了外高橋,也就是今天的自貿區,並在此一干就是12年。

作為本單位內「年輕的老同志」,王連鳳親眼見證了這片區域從外高橋保稅區變為綜合保稅區,繼而改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過程,深深體驗並感受了這片土地的變化。

2012年,領導說,「你進單位這麼多年了,除了登記註冊,其他各部門都鍛煉過了,去登記一線學習實踐一下吧」。於是,2012年底,王連鳳成為了一名註冊新兵,開始了登記註冊的學習過程。

未曾想,2013年9月,新一輪變革再次落到了外高橋保稅區身上,這裡將建設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我這位註冊新兵的『第一次放飛』,就遇到了下雨,不過這是太陽雨。」 王連鳳笑著告訴青年報記者,當9月29日當天,絕大多數人聚集在基隆路9號自貿區管委會大門前,在剛剛亮相、還掛著紅綢的管委會牌子前爭相拍照留影的時候,他們作為自貿區「制度創新」企業設立的第一站,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

自貿區成立以後,來自世界各地、全國各省市的投資者紛至沓來,每天綜合服務大廳里都是摩肩接踵,人員絡繹不絕,很多人都是帶著自己的創業夢想,到自貿區這個全中國「政策最開放、便利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蜂擁而至的人群,突如其來的巨大工作量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給工作在登記註冊窗口第一線的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王連鳳坦言,井噴的工作量,「白加黑、五加二」,加班加點開始成為工作新常態,並開啟了創造一系列驚人全新工作紀錄的時期。

「自2013年9月26日起,我們已經開始加班加點,至10月1日至7日,我們分局所有的同事都放棄了原定的國慶休假安排,整個國慶假期都戰鬥在窗口的第一線。當時整個大廳人滿為患,在根本無法一一對應作答的情況下,開放二樓大會議室集中時間段,每天分5場集中講解自貿區政策。」王連鳳回憶道。

也就是在那時,她和小夥伴們創造了單天接待企業政策諮詢1760人次的全市最高紀錄,僅僅用6個半月時間就追平了過去20年外高橋保稅區企業設立的總和(從1993年至2013年9月底,外高橋保稅區累計新設企業8900戶);創造了單月完成新設企業2216戶的單月新設最高紀錄,這一數據相當於一個中心城區2014年全年的新設企業數。

為實現人們的創業夢想而加班加點

這一系列新紀錄的背後,是王連鳳和小夥伴們辛勤耕耘的汗水。

「從自貿區成立至12月中旬,我從沒有在晚上6點半之前離開過受理大廳,冬季的天黑得比較早,所以我每天都是天黑透了趕著冬夜的燈光離開外高橋,以至於有一天下午5點半,我離開大廳坐在剛剛開出二號門的車子里,這是兩個月來第一次下班路上看到明亮的天光,那一刻,心裡感覺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那天,王連鳳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裡寫道:「能趕在天黑前下班,真的很幸福。」

為了按時完成「一表申報,一口受理」機制中對外4個工作日發出3套證照的承諾,在窗口受理、材料輸入和後台審核各環節都超負荷運作的情況下,王連鳳不得不周末放棄休息,在12月沒有暖空調的空蕩蕩的註冊大廳里,審核堆積如山的受理材料,一待就是一整天,往往凍得手腳發麻。

2014年的小年夜、2015年的中秋之夜,王連鳳都是在註冊大廳,加班匯總各項統計數據,陪伴她的只有大廳值班的保安,以至於後來她跟保安形成了默契:她走了以後整個大廳就可以徹底地關燈鎖門了。

有一件事,讓王連鳳深深感受到窗口工作人員的價值。

2013年9月20日,王連鳳他們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迎接自貿區掛牌的時候,窗口來了一對小夫妻,還帶著個三四歲的孩子,打算開一個貿易公司。當時的外高橋主要以外資企業居多,內資也大多是法人企業投資較多,這樣拖家帶口的投資者還是比較少見的,所以在政策諮詢及表格發放的時候,王連鳳好奇地跟他們聊起來。通過交談,了解到這兩人原來是區內物流公司工作多年的打工者。「聽說馬上要成立自貿區了,有很多新政策,我們打算自己開個貿易公司,做點生意,可是我們對自己開公司的流程一點也不懂,請你幫幫忙跟我們說說吧。」小夫妻忐忑地說道。

就這樣,在王連鳳的指導下,他們在自貿區成立前夕,拿到了自己公司的營業執照。「去年,我在大廳里再次碰到了來辦理變更手續的這個年輕老闆,他很興奮地問我:王老師,你還記得我嗎?我記起他來,問他公司經營的怎麼樣,他說:我發揮以前自己做貨運代理的優勢,現在主要做進口紅酒和進口水果,通過進口歐洲四五個國家的紅酒,分銷國內,目前全國25個省市都能買到我的酒了,借自貿區的光,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有一個數據,讓王連鳳頗感自豪:自貿區成立前,區域企業數為8900多戶(含1400多外資分支機構)。目前,區域企業數為37000多戶(不含外資分支機構)。

[自我心聲]

自貿區是實現年輕夢想的舞台

每天早上乘坐地鐵6號線上班的路上,有時候會被人認出來:「你不是工商窗口的那個老師嗎?前面我們公司設立時你幫我們解決過難題的」,可是我實在記不起來了,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好多次。

自貿區的成立,是歷史性的一刻,就像當年開發浦東的第一次起跑。承載著改革創新使命的自貿區人,有幸趕上了自貿區建設的盛事,能夠親身參與這一過程,必將是我一生的珍貴記憶。躬逢其盛、身臨其境,用青春和汗水,助力自貿區建設,大幕已經拉開,精彩必將繼續。

4年來,這片區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我當年初到時完全不一樣了。企業增多了,區內工作人員更多了,每個出口都是車輛川流不息,交通便利了,企業類型更加豐富了:原來主要是倉儲貿易類企業及圍繞倉貿企業相關的物流、商品展示等行業,現在是百花齊放,各行各業在這裡都能找到。內外資企業比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內外資15%:85%,變為現在的75%:25%。自貿區改變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進口商品直銷中心、平行進口汽車、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通網站、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

自貿區成立以來,在井噴的工作量之外,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國家各部委發文支持自貿區的新政策等改革創新舉措也不斷考驗著一線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綜合素質和工作作風。

自貿區成立後的兩年多,我們註冊窗口每個小夥伴的電腦鍵盤下都無一例外地放著同樣一本資料——新版的負面清單。負面清單作為新鮮事物,「非禁即入」的理念,日常實踐中改變著窗口工作人員的思維方式,我們有這樣兩句話:「不設路障設路標,遇到問題不說『不能辦』只說『怎麼辦』」;「自貿區外能做的,我們一定能做,區外不能做的,也要研究怎麼做。」每天窗口都有種種新問題,甚至「疑難雜症」,白天工作緊張沒空學習,逼著你晚上回家還要鑽研業務,就是為了遇到新問題時能準確把握各項政策法規。可以說,改革和創新倒逼著我們進步。

累並快樂著,是我最真實的感受,每天親眼目睹並親自參與這種變化,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幸福感。自貿區的平台為像我一樣的自貿區人展示自己、實現自己的年輕夢想提供了舞台,感謝自貿區、感謝所在的工作崗位,作為一名年輕人,一生能有機會參與這種大的變革,覺得非常幸運和自豪,我感到很滿足,很幸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敢為夢想彼岸拼搏 開啟嶄新人生
「流量」總會耗盡 拿什麼留住粉絲
國內民宿短租平台競爭加劇
「熊貓走世界」旅遊推介走進泰國
寶山公益音樂教室正式揭牌

TAG:上海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