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落榜17次67歲才中進士,但卻備受乾隆信賴,官至太子太師,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他落榜17次67歲才中進士,但卻備受乾隆信賴,官至太子太師,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他落榜17次67歲才中進士,給乾隆當20年槍手,他的一生可謂是充滿傳奇色彩。 沈德潛(1673年-1769年),字確士,號歸愚,長洲(江蘇蘇州)人,清代詩人。乾隆元年(1736年),沈德潛薦舉博學鴻詞科,乾隆四年(1739年)成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沈德潛是葉燮門人,論詩主格調,提倡溫柔敦厚之詩教。

沈德潛早年家貧,從23歲起繼承父業,以授徒教館為生,過了40餘年的教館生涯。儘管處境並不如意,但他並未棄學,在奔波生活之餘,勤奮讀書,十六歲前已通讀《左傳》、《韓非子》、《尉繚子》等書。他早年師從葉燮學詩,曾自謂深得葉燮詩學大義,所謂「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其自負可見一斑。

沈德潛熱衷於功名,但就是這樣一個滿腹才學的讀書人,竟然科舉屢不中,康熙三十三年被錄為長洲縣庠生後,40年間屢試落第。在雍正十二年,應博學鴻詞科考試又被朝廷斥貶,他的詩作被禁止流傳。四十歲所作《寓中遇母難日》中自表:「真覺光陰如過客,可堪四十竟無聞,中宵孤館聽殘雨,遠道佳人合暮雲。」凄清之意和不甘寂寞的心情溢於言表。從22歲參加鄉試起,他總共參加科舉考試十七次,最終在乾隆四年才中進士,時年六十七歲。

乾隆七年,授翰林院編修。次年遷左中允。累遷侍讀、左庶子、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乾隆十二年,命在尚書房行走,又擢禮部侍郎。乾隆十三年,充會試副考官,以原銜食俸。乾隆十六年,加禮部尚書銜。其間曾為父母乞誥命,乾隆給三代封典,並賜詩,其中有句云:「我愛沈德潛,淳風挹古福。」侍郎錢陳群在旁唱和曰:「帝愛沈潛德,我羨歸愚歸。」賜詩與和詩中巧妙地嵌入沈德潛的名「德潛」、號「歸愚」,一時被傳為藝林盛事。

他70歲時,乾隆皇帝召其討論歷代詩源,他博古通今,對答如流,乾隆大為賞識,稱之為江南老名士;並對大臣們說:「我和沈德潛的友誼,是從詩開始的,也以詩終。」沈德潛77歲辭官歸里,屋居木瀆山塘街,著書作述,並任蘇州紫陽書院主講,以詩文啟迪後生,頗得讚譽。 乾隆三十四年,沈德潛去世,終年97歲。追封太子太師,賜謚文愨,入賢良祠祭祀。乾隆還為其寫了輓詩,以錢(陳群)沈二人並稱「東南二老」,極一時之榮。

沈德潛是清朝大臣中的九老之首,活到九十七歲,而且位極人臣,官拜太子太傅,雖說是個名譽銜,但在清朝,能有這個頭銜的人像白烏鴉一樣稀少。沈德潛活得長,但發跡卻很晚,考上進士,點翰林那年,已經六十七歲皤然一老了。入翰林後,沈德潛例行考試並沒有考好,由於乾隆的看重,不僅沒有給發下去做知縣,反而走進皇帝的南書房,掛上了「上行走」的頭銜,從此一路暢通,翻著跟頭升了上去。

因此,有人認為,沈德潛其實是乾隆的槍手,乾隆的詩,實際上是沈的手筆。不過,看過一些乾隆御制詩之後,沈給乾隆的詩修改潤色應該沒錯,清史稿也說,他曾為乾隆校正《御制詩集》。但捉刀代筆好像不確,因為乾隆的詩實在太差,有的像張打油,有的則像散文碼齊了押上韻,實在不大可能出自一個詩壇老手的手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老名士活的時候總算安然渡過,但後來還是出事了。出事的原因,是老名士雖然已經變成了老大臣,但虛榮心卻並沒用真的丟到長白山或者爪哇國去,無論如何,給皇帝改文章都是難得的榮耀,當時不敢說,卻不想從此被湮滅掉,因此,沈在自己的遺稿中,還是留下了表明自家榮耀的明確痕迹。不想,老名士想傳之後世的,恰是皇帝所格外忌憚的,沈德潛死後,乾隆借故從沈的家人那裡,騙來了沈的遺稿,這下老名士的餡兒露了。

皇帝被氣了個半死,公開發做不方便,找了一個茬,「奪德潛贈官,罷祠削謚,仆其墓碑」,就差掘墳鞭屍了。這個茬,有人說是沈德潛詩題曰黑牡丹者,有「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之句,可以上綱上線牽強扯成不滿「本朝」的悖逆言論。也有一說是沈德潛給某舉人的文集做過序,而這個文集後來被人檢舉,有關礙文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她是著名女詩人,十六歲成名,後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

TAG:布衣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