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是被什麼人焚毀的?

「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是被什麼人焚毀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部電影《少林寺》讓曾經沉寂的少林寺,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1982年,一部名為《少林寺》的電影風行大江南北,故事頗具傳奇,打鬥非常精彩。說的是,隋唐年間,著名功夫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到了仁則陷殺,其子小虎逃亡至少林寺為少林武僧曇宗所救。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習武少林,並落髮為沙彌,法號覺遠。一日,李世民偷渡黃河被王仁則兵馬圍困,覺遠等施計解救。王仁則誣陷少林寺內有人通敵謀反,準備滅掉少林。眾僧浴血奮戰,曇宗戰死。此時李世民率兵返回攻陷洛陽,王兵嘩變,王仁則被覺遠手刃。為繼承曇宗遺志,覺遠受戒為僧,兼負武林統領。唐太宗諭立僧兵,並立碑表彰眾僧義勇。自此,少林習武風盛,名傳四海,威震四方。

電影《少林寺》不僅給死氣沉沉的中國電影界帶來一股強勁之風,還讓曾經被歷史的塵煙掩埋了多年的千古名寺——少林寺重現江湖。

那個年代的人,對《少林寺》是懷有強烈好奇與迷戀的,因為,它不僅是中國大陸武俠片的開山之作,更重要的一點是還有「愛情」,一個少女與和尚之間的愛情,那可是驚世駭俗的啊。

所以,李連杰與丁嵐,就成了許多少男少女的偶像。

只是,那時的少林寺還非常破敗,造成它破敗的原因,源於一場戰火。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於其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號稱"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少林寺最後一次遭人火焚,很多人誤以為,是清政府燒了少林寺,其實這是歷史的誤導。事實上,清代諸帝很關心少林寺,或親書匾額,或巡遊寺宇。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親臨少林寺,夜宿方丈室,並親筆題詩立碑。從清朝白衣殿壁畫和文獻記載,少林功夫在清朝以來,仍維持著很高的水平。

真正火毀少林寺的,卻另人其人,那就是馮部的石友三與蘇明啟。

1928年軍閥混戰,馮部石友三火燒少林寺寺,把天王殿、大雄殿、法堂和鐘樓等建築被毀於一炬,許多珍貴的藏經、寺志、拳譜等燒成灰燼。那麼,馮部為什麼要毀滅少林寺呢?原因因很簡單,因為少林寺的主持妙興為了保護少林寺,投靠了吳佩孚,被樊鍾秀任命為團長。

民國十五年(1926年)七月,廣州革命軍開始北伐。九月,馮宣布脫離北洋軍閥,參加國民革命。吳佩孚聯合張作霖攻打馮,被北伐軍擊敗。次年(1927年)春,馮佔領西安,配合北伐軍合攻河南。二月,少林寺住持妙興所率第一團奉命開往鄭州,又調往舞陽。三月六日,在與任應岐部交戰中,妙興陣亡,年僅三十七歲。六月,遺體由弟子體信運回少林寺,葬於寺東北山坡上。

民國十七(1928年)年三月,樊鍾秀乘馮玉祥的國民軍後方空虛,奪佔了鞏縣及偃師縣,但不久被馮部石友三奪回。樊鍾秀南撤,轉攻登封縣城,其司令部即設在少林寺內。石友三部向南追擊,至輾轅關(十八盤),少林寺僧助樊狙擊,終不敵而潰,200多僧眾也幾乎被殺盡。

三月十五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遂縱火焚法堂。次日,駐防登封的國民軍馮部旅長蘇明啟,命軍士抬煤油到寺中,將天王殿、大雄殿、緊那羅殿、六祖殿、閻王殿、龍王殿、鐘鼓樓、香積廚、庫房、東西禪堂、御座房等處,盡付一炬,以泄其憤。至此,千載少林寺的歷史建築盡毀。

1982年以後,國家為方便中外文化交流才開始對少林寺進行了大規模修復重建,現已形成以山門、天王殿、大雄殿、藏經閣、方丈室、立雪亭、西方聖人殿為主題的嵩山少林建築群,使得這座千年古剎煥發出新的光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雨落花繽紛 的精彩文章:

17歲接班的官二代戚繼光,抗倭前線上演真實轅門斬子
日本戰敗後想賴賬,東南亞一小國出手一招就狂收賠款8億美元
康有為的遺憾:張勳復辟時他想當宰相因為沒鬍子喪失資格
中國此地有去無回,有人沒到地方就死了,死在此地的人不計其數
小說中的五大武林聖地,第一眾望所歸

TAG:雨落花繽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