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並不是出自譚嗣同之手而是維新派另一位維新領袖篡改的
1908年,清朝政府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史稱戊戌變法,變法在維持了103天後就以失敗而告終。最有名的事件當屬戊戌變法六君子,含冤飲恨菜市口。而戊戌六君子里,最出名的當屬譚嗣同,尤其是關於他的那首獄中題壁: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首詩的後面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可比擬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是教科書必背之名言警句。
戊戌六君子
然而如此經典的詩句,其實並不是出自譚嗣同之手,譚嗣同的原詩: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那麼為什麼會變成後面的樣子呢?
維新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受到了當地的華僑和留學生的歡迎。尤其是康有為拿著偽造摹寫的光緒皇帝昭書到處宣揚保皇,募集資金。為了宣傳慈禧和當朝官員的殘忍,也為了突顯戊戌六君子,梁啟超就篡改了譚嗣同的詩句,用更有力量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替換了原來的「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修改後的詩句成功的成為了康有為宣傳保皇最有力的宣傳工具,久而久之傳頌至今。關於這首詩是不是篡改的,其實已經有了非常多的學術報告和資料來證明。其中「我自橫刀向天笑」是來自於苗沛霖,後面那一句是梁啟超所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相關文獻。
梁啟超
本次給大家介紹的是維新變法本身到底是因為什麼失敗的,準確的講是康有為和光緒皇帝的失敗的根本原因,因為從變法結果上看維新變法本身其實是成功了。因為維新變法提出的一些措施,後來都被清政府所執行。如取消科舉、君主立憲(後來頒布了預備立憲)、改革政府機構等等。
慈禧發動政變,逮捕維新人物,並且一開始並沒有想囚禁光緒皇帝。慈禧一開始的政治舉動是擔心康有為的激進政治改革,導致朝局不穩,影響清朝的統治。所以下令取締維新變法,逮捕維新人士,並沒有想囚禁皇帝,更沒有想殺這些維新人員。就拿戊戌六君子而言,譚嗣同的父親是湖廣總督,清朝的封疆大吏之一;劉光第和楊銳乃是香帥張之洞的高徒,而且一直鄙視康有為,實際上對於康有為的一些政治主張是不贊同的。所以一開始沒有想殺這批人,如果是想殺康黨,最起碼反對他們的人應該是安全的吧。
康有為和家人朋友合照
那麼為什麼最後變成了這個結局呢?問題還是在康有為的激進政變上。當光緒和慈禧太后在政治主張上矛盾日益增加時,光緒皇帝通過楊旭密詔康有為外逃,希望積蓄力量以待時變(也就是等待慈禧百年之後)。然後康有為過於激進,也出於盲目報效光緒皇帝,就私下策劃軍事政變,希望通過軍隊包圍頤和園,囚禁慈禧太后來翻盤,來維護變法的結果和光緒皇帝的統治。具體的事情是譚嗣同去辦理的,因為沒有軍隊根基,他們最後選擇了對變法有好感的袁世凱,最後的結果大家都比較了解的。袁世凱告發給了他的上級榮祿,最後軍事政變胎死腹中。教科書上對於袁世凱的行為也進行了批判,其實這事袁世凱是背了黑鍋的。因為從始至終袁世凱和榮祿都沒有向慈禧太后舉報這個事情。原因很簡單,這個時候去告發,那就是挑撥皇帝和太后之前的關係,不管政變失敗還是成功,他們都不會有好的下場。同樣袁世凱不過選擇了一個最自己有利的方案,因為參與了軍事政變成功了,以康有為的激進政治主張,日後他也不一樣會善終;而告發了他們那就是挑撥皇帝太后的關係。唯一能做的就是奉旨辦事。
戊戌六君子未被審理就直接公開斬首也是因為上面這個事情。政治上的意見不同,其結果頂多是革職查辦,最嚴重也不過是革職永不錄用,到不了殺頭的罪過。所以一開始這六個人里的楊旭和劉光第以為也就是革職查辦的下場。只有譚嗣同,抱著必死之心。也就有了後來雖然能通過日本領事館外逃,但仍然慷慨赴義。一方面是因為,出於變法留血獻身警示國人的公心;另一方面出於家族榮譽的私心(前面講過其父乃湖廣總督,家族乃是湖南名門望族),他跑了整個家族的名聲可就全毀了,雖生如死。
從譚嗣同當時的情景和背景分析,軍事政變那就是成王敗寇,沒什麼可說的。寫下「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也就合情合理了。
來源網路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他一生追隨的老師康有為,卻靠著梁啟超篡改的詩句,募集了大量的華僑和留學生的錢財,一邊買房置地一邊廣納妻妾,到處在國外宣揚他是奉了光緒密詔討伐慈禧。康有為就沒有想想,光緒皇帝還在國內,還在慈禧手中,你這麼公開的宣示密詔討伐,置於你的主子與何種地步。幸而梁啟超後期與其決裂,否則一代大師梁啟超也要背上這欺世盜名的黑鍋。
歷史是公正的,一家之言並不能掩蓋事實,也並不是教科書里所講的那麼純粹和理想,哪怕再偉大的歷史人物,也有其黑暗和自私的一面。研究歷史,我們需要有著獨立思考的精神,立足當時的場景去分析,既不能只開上帝視角,也不能盡信他人之說。
如果您喜歡,請點擊一下關注哦!
※古代的逃過路費方法——船頭站個秀才
※清帝位傳給溥儀,而沒有傳給更合適的載灃,是因為慈禧的一個私心
TAG:春秋太史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