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創立的學派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被尊為是聖人也成為統治工具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當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後世更將其視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就是孔子,孔老夫子及其所開創的儒家學派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直至今日也仍被視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
孔子在後世被人們送上神壇尊為聖人,聖人的名號讓後人只可遠遠觀瞻,卻不能真正了解他的喜怒哀樂。漢武帝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將儒家思想推上了朝堂,此後作為統治思想的儒家學派便開始成為一種政治工具。而後宋明理學家們又借著儒家思想的外衣將自己的理念灌注其中,使孔子及其儒家學派成為了專制禮教的宣傳工具。孔老夫子由是成為了一位十全十美的聖人,但我們也就此離真實的孔子越來越遠了。那麼在被奉上神壇之前的孔子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註:本文配圖主要源自《孔子聖跡圖》)
不卑不亢
孔子在《論語》中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孔子認為自己是遠遠稱不上「聖」與「仁」二字的,只可謂是在追求仁聖的道路上能堅持不懈,誨人不倦罷了。
孔子又說:「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這句話是說,就書本上的知識來說自己與別人其實差不多,而從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方面來說,自己還差得太遠。夫子甚至認為自己都不能稱得上是一位君子。
但是如果您以為這些都是孔子的自謙之辭,那就錯了。因為夫子還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可見對於自己好學勤勉的優點,孔老夫子顯然是引以為豪,且不吝拿出來顯耀的。
更有甚者,在《子罕》篇中,孔子愈發表現出自己的傲氣。在一次周遊列國的途中,孔子被圍困於匡地,卻不懼不怨,他泰然自若地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夫子很自豪地認為,在周文王死後,周朝的禮樂文化都體現在了自己身上,如果上天要使周朝的禮樂消逝,那便不會讓自己承襲下來,既然自己已經承襲,說明上天並不想讓周禮消亡,那麼匡地的人又能奈我何呢?夫子的這句話里,已不僅僅是自豪了,甚至有點唯我獨尊的意味了,這說明孔子並不是一個謙遜之人,更多的應該是當仁不讓。他認為自己有能力的地方,絕不會故作矜持,而對於自己的不足,也不懼自省。
通權達變
受宋明理學家們的影響,我們往往認為孔子是一個固守禮制的人,他頑固守舊、泥古不化,但事實上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將權變放到了一個很高的地位。子曰:「可與共學,未可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是說,可以共同學習的人,未必可以一起學到道;可以共同學到道的人,未必可以一起堅守道;而可以一起堅守道的人,卻未必可以一起達到通權達變的境界。
「學」、「道」、「立」、「權」,顯然是一個遞進的修習過程,而夫子把「權」放在了最高的位置上,他認為,學道守道還是不夠的,更要學會通權達變,在堅守道的原則上靈活應變隨時變化的情況。而夫子自己在實際情況中也是這麼做的。例如《子罕》篇中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過去的禮帽是用麻布製成的,這是禮的規定;而現在大家都用黑絲綢製作禮帽,反而比過去更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做法。可見夫子並非頑固守禮之人,只要不違背禮制的根本原則,禮俗隨世而變也未嘗不可。由此可知,儒家思想實質上崇尚的是禮制之根本,而並非細枝末節之禮。
有情有義
孔夫子在生活中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顏淵是孔子最喜愛和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經多次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對於孔子來說,這是他所給出的很高的評價了,夫子甚至將顏淵視為己出。只可惜顏淵英年早逝,這給了孔子很大的打擊,《論語》中記載,「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啊,這是老天要了我的命啊!這是老天要了我的命啊!可見夫子對這位弟子的感情之深厚。《鄉黨》篇里說「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孔子的一個朋友死後沒有親人殮葬,孔子便出來說,我來給他操辦喪事!對弟子講情,對朋友講義,這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孔子。
生活氣息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孔子在鄉間時待人溫和恭順,好像不能說話的樣子。這就可以看出夫子生活中溫和謙恭的形象。
生活中的孔子,對飲食是很講究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潔,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這是說在祭祀時對貢品要潔整精細,才能體現出「誠」與「敬」。雖然說的是祭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樣反映了孔子對平時生活中的飲食的態度。
孔子及其弟子經常周遊列國,風餐露宿,吃的食物可能不豐美,但是卻不可以不潔整,只有在生活中時常保有這樣的心才能在祭祀的時候達到這樣的要求。孔子對周禮的維護與踐行,向來是體現於自己生活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的,如此方可達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次,孔子與眾弟子談論「志向」,曾點談到自己的志願時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夫子所嚮往的理想生活並不是高官厚祿或雄霸天下,而是在暮春時節,穿上輕薄的春衫,邀五六好友,攜六七童子一起去沂水中暢快沐浴,再到舞雩台上吹吹風,引吭高歌而歸。海晏河清,一派舂容的景象便是夫子的終極追求,能於如此清平樂世遊玩高歌,同樣是每一個平凡人的生活理想。
白璧微瑕
我們都以為凡是聖人皆為十全十美之人,傾其一生於禮義仁智信的終極追求之中而未有絲毫懈怠,最終修習到無人可企及的高度。而事實證明,即便高如孔子的仁聖境界依然有違心悖禮的時候。
有一次,魯哀公向宰我詢問土地神的牌位應該用什麼樹木,宰我回答說:「夏朝時用松樹,商朝時用柏樹,周朝時用栗子樹。周朝用栗子樹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戰慄。」儒家一向崇尚周禮和仁德,而周禮中竟有因為要達到震懾百姓的作用而選用栗子樹來作為土地神牌位的禮制,如此顯然與儒家的仁德相悖。而此時若要尊崇周禮便會背離仁德,若要尊崇仁德便會違背周禮,無論是哪種選擇都不符合儒家思想的根本,於是孔子選擇打了一個馬虎眼,他對宰我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這是說,已經做過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用再去勸阻了,過去的事就不必再去追究了。既沒有責備周禮,也沒有背離仁德,但是卻違了心。
陳司敗問孔子,魯昭公知禮嗎?孔子回答說,知禮。孔子退下後,陳司敗對巫馬期說:「我聽說君子是不偏私的,難道君子也偏私嗎?魯昭公娶了吳國同為姬姓的女子為夫人,如果說魯昭公知禮的話,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周禮規定同姓不婚,昭公娶了同姓之女是公然違背了周禮,而此事必是眾所周知的,孔子不會不知道,但孔子卻依然稱昭公知禮,可謂違心之語。更何況孔子對「知禮」的標準評判向來是非常高的,即便昭公沒有娶同姓之女,也斷然是稱不上「知禮」的。後來巫馬期將此事告知了孔子,孔子竟只是尷尬地回了一句「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我真是幸運啊,一旦有錯,人家一定會知道。此中顧左右而言他之意味昭然若揭。
孔子是聖人,聖人也是平凡人,他也食五穀、講情義,他有自己的堅守,懂得變通,但同樣也有違心悖禮的時候。但就是這樣的孔子才會讓我們覺得更加親近可愛,而不是永遠高高在上只能遠觀。白璧微瑕卻又瑕不掩瑜,這才是真正的聖與人。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子繇
※三國時期一等一的奇才,亂世中進退自如,謀略不輸諸葛亮
※這個看得見卻改變不了的自然現象,一直影響著每個歷史朝代的更替
※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情節相差巨大的一個地方,你看過卻未必知道
※一個小混混不但終結近三百年的大一統王朝,還在亂世開國稱帝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