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風吹:以身外身,做夢中夢—數字虛擬下的肉體現實

北風吹:以身外身,做夢中夢—數字虛擬下的肉體現實

數字·虛擬·現實·肉體

自去年始,VR的浪潮席捲而來,即便當時過熱的宣傳一度被懷疑為相關股票與企業進行炒作,但也並不能阻擋藝術家和媒體們對它的追逐。然而,一年過去了,VR並未能向人們曾經想像的那樣以劃時代的姿態迅速改變人類的生產與認知模式,而仍舊停留在技術工具的層面。但這一年仍然為我們揭示了些許問題:藝術家基於VR的創作局限於簡單技術加簡單想法的結合,而遠未達到藝術曾經指引、警醒或感動時代的作用,甚至遠落後於同時代的商業、文學與電影創作。但同時,因技術而受限的作品與展覽,卻仍舊讓人警醒肉體在這數字生活時代的本體重要性——技術帶來的抽離既讓人們在身體現實中忽視肉體,又在精神上產生出淡漠的情緒。以下是「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的相關文章。

人間不過是你寄身之處,銀河裡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

以身外身,做夢中夢。

這幾句詞,是蔡琴在十幾年前的歌曲《給電影人的情書》中所唱,其中的情感與對象如同歌曲名一般直白:電影與電影人不斷地在虛擬與現實中穿梭,肉體難以禁錮其精神的遠大,而其本體也始終處於在此處又不在此處的狀態。事實上,自電影或影像產生之始,就與真實虛假、肉體靈魂的界限緊密相連。19世紀,攝影術剛剛傳入中國,人們紛紛傳述照相機能把人的靈魂攝取,對它避之不及。幾十年後,《火車進站》的上映標誌著電影的誕生,而在放映時那些看到火車開進車站似乎要穿透銀幕碾壓過來而嚇得起身逃竄的觀眾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如今的數碼如浪潮一般將人裹挾,滲透進各個制度與領域中。而藝術家們也通過手中的商用VR設備,開始投身進這一技術和媒介浪潮。

近日的798,有兩家空間的展覽與VR緊密相關。一場是林冠空間的虛擬現實系列展,另一場則是楊畫廊陳抱陽的《生化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其中,前者的克里斯丁·萊默茨《幽靈》展覽閉幕不久,而後者則是在長假前剛剛開幕。

進入克里斯丁·萊默茨的《幽靈》世界,出現在觀者眼前的是通體金色,受著酷刑的「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從十字架上釋放出來,浮游在無盡黑暗中。他的傷口暴露出血肉,在金屬般的肌表下泛著幽微閃光。融合了受難的救世主和健美身軀,臨近庸俗的邊界,在這個時空內,悲情與諷刺、虛假與真實、「銀影俠」與耶穌基督之間,死亡的肢體事件在此經受——人所活的死。

▲ 克里斯丁·萊默茨,《幽靈》, 2017年, 虛擬現實藝術, ?克里斯丁·萊默茨和科拉當代, 圖片提供:藝術家和科拉當代

通過將玻璃單面鏡構成的迷宮與VR虛擬空間錯置,觀眾將佩戴VR眼鏡在物理空間中的單面鏡迷宮中行走.VR空間內的設置是開放的,是與物理迷宮不同的。觀眾將會被物理迷宮限制移動的可能性,從而放大並研究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之間的裂痕。佩戴VR眼鏡在迷宮中摸索前進的觀眾與迷宮本身構成一種景觀。通過觀看與被觀察中,揭示數字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中暗喻的階級與權力。 ——陳抱陽

在「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中,藝術家所創作作品VR內的虛擬環境,在其自述中是基於對1968年菲利普·迪克(Philip Dick)所著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一書中一筆帶過細節的暢想,而後者在1982年被改編為科幻電影史上的重量級作品《銀翼殺手》。在展覽策展人邱志傑為展覽寫下的前言里,他認為陳抱陽為觀者呈現了對於VR本體論上的哲學反思——「如果說,猝不及防的物理身體受到玻璃牆面撞擊的經驗,是對虛擬現實的迷霧的所澆上的一盆涼水,那麼這個嵌套在虛擬現實空間中的更小的空間則是爆發在虛擬世界內部一聲棒喝......正在觀看的這個展覽的我們,我們自以為所處的這個真實世界,會不會有一個更高的存在,正在俯視我們?......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正如太極雙魚一樣,互相轉換流動,但又互相嵌套。 」

▲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事實上,這種缸中之腦式的反思來源已久,只是如今無處不在的數字技術使得人們接觸這類問題的成本與門檻大大降低了。無窮盡的懷疑最終導致的常常是一切意義上的虛無,暫且不提笛卡爾和休謨康德們在不斷的邏輯懷疑中探尋人之所以為人的證據與立場,最終確立了思考或感知經驗的地位;僅就文學、電影等大文化領域來講,無論是博爾赫斯的《環形廢墟》,還是《異次元駭客》(本名《第十三層》),也無不在本質上質疑著層級世界的環套與嵌聯——在這兩部上世紀大放光彩的作品中,主角們都在創造下級世界的同時,發現了自己同樣也是被上級世界所創造的本質。只不過,在前者中是施展火焰的魔法師,而在後者里則是編織電子網路的科學家。

▲ 《異次元駭客》中世界的邊界

將時針撥回當下,如今的藝術思考,在此基礎上是否有所推進?遺憾的是,就整體而言,藝術家們似乎並不完全足以與當代同行,更別提藝術的先見預言性和指引時代的哲思。哪怕是前幾日各大手機商的發布會,對時代的把握與預測都要比藝術家們的思考更讓人興奮不已——自電子時代以降,伴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藝術家們越來越難以通過個人思考擔任引領時代的任務,而是不得不被科技裹挾,甚至常常落後於他者。此外,時代的巨大差別並不是技術媒介本身直接所致,而是來源於因技術而改變的社會生產與認知模式。

當然,一些思考之所以被稱為「終極問題」,是因為其始終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與時代意義,同時也在於其本質上難以被證明或證偽。對於「舉頭三尺有沒有電子神明」的討論當然可以被納入這一領域,但在另一方面,這也不代表藝術家們僅僅將此進行簡單加工就可以獲得作品的「合法性」——十幾年前,中國的盜版書攤上就充斥著頭戴設備或通過營養艙進入虛擬世界的遊戲小說,而其中已然不乏對於虛擬現實的敏銳思考。

▲ 別人看正在使用VR眼鏡的你

不過,這兩場展覽仍然主動或被動地具備了某種值得人們思考的共性:虛擬狀態下肉體的現實性以及對人性的關照——虛擬技術給予人們超脫現實的可能性,但這並不代表可以就此放棄關注人的現實處境——如今人們的肉體越來越不具備功能性、癌症愈加增多,而網路的無限自由也同時帶來了世界各國愈加緊縮的政策狀態。事實上,乍一進入林冠空間的展廳,最大的感受並不來源於技術或是宗教的吸引,而是一種發麻的恐懼:那一個個隔間不再是呈現藝術的白盒子,而是一間間病房與病床,觀者走入其中,更像是進入了《盜夢空間》中的肯亞地下藥房——那些「病人們」用了葯、插上管子、進入虛擬世界去分享美夢,像吸毒一樣成癮。以至於做夢已經成了他們的正常生活,夢中的世界也已經成了他們現實的世界。而他們的肉體卻蜷縮在陰暗昏黃的地下室中,在髒亂的床上被牙齒缺漏又黝黃的看守所管理。

▲ 林冠現場

▲ 《盜夢空間》截圖

陳抱陽則是通過單面鏡迷宮,明確地創造出了虛擬與世界的不協調,試圖讓人逃離「洗腦」。而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盜夢空間》中——「敵人」察覺自己是否處於虛擬夢境的關鍵手段,便是敏銳地識別出自身肉體的所在與真實的種種不協調之處。而事實上,這種不協調已然存在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多年前被視為洪水猛獸的「網癮」一詞早已與其意義一同消解,如今每個人都無法離開數字化生存的世界,和眼前小小的屏幕。在使用電子導航時,基於GPS的數字定位似乎比自己的現實感知更為可信,但它卻常常會讓人尋不到真實中所要到達之處,陷入「既在此地又不在此地」的尷尬境地;而無論何時何地,眼前的小小屏幕都會在為使用者便捷地提供神經感官「前往它時它地」的可能性。此時,人們在數字世界中「在線」並精神十足,但在屏幕外,卻是遲緩又淡漠的「不在線」——這種淡漠是「混沌現代主義」下的情感本質,同時也是藝術「不再那麼打動人」的心理基礎。

▲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2017,虛擬實境,鏡面迷宮,聲音

GIF/1K

▲ 「無聲Disco」是一種戴著耳機跳舞的形式,這種看起來似乎笨拙又奇怪的狀態,正是每個生存在數字世界與肉體世界矛盾中的人們所時刻具有的

有些諷刺的是,在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的世界中,「移情測試」被視為區別真實人類與仿生人的標準考驗,「同理心」成為保持人類尊嚴與優越性的最後屏障。此外,人們藉助「移情盒」讓使用者的體驗融入「指引者」梅塞以及同時使用移情盒的其他人之中,讓大家還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產生對彼此及它者動物的憐憫和相愛——這與如今每個人似乎都彼此聯結並具備話語權的社交網路如此相像,但在同時,卻又如同《盜夢空間》地下藥房中的「嗑藥者」們一般,在數字或「虛擬」(已然變得真實)中與世界緊密相連,時刻享有肆意評論與抒情的權力,「同理心」無時不在;但在肉體的世界中,這種「同理心」卻漸漸消失,而只存有信息和刺激過剩帶來的遲緩和淡漠,以及飲鴆止渴般尋求刺激的情感狀態——這正是如今沉浸式藝術展火熱的共謀與補償。

這其實是一種背反:網路及虛擬現實讓人逐漸脫離客觀與肉體社會,轉而沉浸在非實體的行動模式中;但身體這一肉體性的,在古代與精神性對立的所謂「皮囊」,在當代社會卻與古代的「精神」合而為一,成為某種可貴品質的化身——在《黑鏡》中,下等人拼死拼活尋求虛擬世界的滿足,而上等人則是在真實的綠色世界裡自由呼吸。

在另一部更為有名的「駭客」電影——《駭客帝國》中,基努李維斯最終從數字世界中睜開眼睛,氣度不凡的黑人抵抗領袖帶著譏諷的微笑說:「歡迎來到現實的廢墟」。而他們的背後,仍然是遍布的金屬管線。

(鳳凰藝術 獨家報道 撰文/王家北 責編/dbk)

紅色預警,高能來襲!

「鳳凰藝術」的有鹽君又來搞事情啦!

這是一個不無聊的群,

隨時搶到DIY、插花、陶藝、音樂、戲劇、親子等活動優惠券和大紅包哦!!

第一時間Get各種好玩又不貴的活動!!

掃有鹽君二維碼,帶你入群哈!!

這麼好的新展覽 不點圖去看看?

▲ 邢丹文「愛之囚」

▲ 伊斯坦布爾雙年展

▲ 施勇「規則之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芒 的精彩文章:

承認「我做不到啊」,生活也許能過得更好
近期熱巴粉絲嗖嗖漲?其實我早就被她的衛衣造型圈粉了!
王子、雪囧、大布集體來發糖
「擠牙膏?不存在的!」DJI 大疆 發布 ZENMUSE X7 緊湊型S35相機

TAG:輕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