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芥川龍之介之《羅生門》

芥川龍之介之《羅生門》

日期:2017年10月13日前(非連續閱讀)

書名:《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說家之芥川龍之介》

作者:[日] 芥川龍之介

類型:短篇小說集

讀完時間:略

適合讀法:細讀,反覆讀

本書梗概:

收錄芥川龍之介25篇短篇小說,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羅生門》和《竹林中》,戲劇性的是這兩篇作品是由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介紹給全世界的,他將《竹林中》的故事和《羅生門》的文題與場景結合起來,創作了經典影片《羅生門》,攬獲多項國際大獎,蜚聲世界影壇,使得「羅生門」成為一個極具想像力與超磁力的文學辭彙而廣為流傳。

當然,因為黑澤明電影的影響,羅生門一詞如今有了非常豐富的含義,一般指每個人都會編造謊言維護自己的利益,從而讓事實真相撲朔迷離,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電影,非常精彩。

芥川去世之後,由他的好友菊池寬推動設立了「芥川獎」,每年兩次頒發給純文學新人作家,該獎項在日本文學界享有極高聲譽。

除了以上兩個作品,我也有個人非常喜歡的若干作品,其中每一篇都有仔細品味的價值。所以,這本書花了我不少時間,讀書筆記按照篇目慢慢寫,因為芥川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日本作家,也是我寫作路上不斷追尋的大師泰斗。

1 一個故事

一個被解僱的僕人無處可去,在羅生門下避雨。天黑了,僕人爬上城樓想將就過一夜。赫然看見一個老婦拔死人頭髮,心中油然而生對惡的憎惡使得僕人拔刀而起,逼問老婦為什麼這麼做。老婦說這個死去的女人生前將蛇肉當魚肉賣給別人,是為了不餓死,如今我拔她頭髮做頭套賣錢,不這麼做我也要餓死。僕人恍然大悟,方才的憎惡消失無蹤,既然如此,我不想餓死,剝你的衣服也怪不得我了。於是,剝下老婦的衣服揚長而去。

本文故事取材自日本平安時代的民間傳說故事集《今昔物語》,原名為《宇治大納言物語》,經過芥川的改編,達到藝術上的創新與突破,成為傳世經典。

2 我看到什麼

第一次讀《羅生門》,驚嘆於芥川洗鍊的語言與出人意料的情節,拍案叫絕;第二次讀,僕人最初不敢做強盜的膽怯、發現老婦拔死人頭髮的憤怒,最後激發人性最深處惡而不擇手段的時候,我簡直是膽戰心驚,細思恐極;第三次讀,芥川營造氛圍的鬼斧神工,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個被瘟疫、戰亂、天災摧毀落敗的京都景象,羅生門就是地獄入口,人性之惡在這裡集聚。

好的作家,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見精彩故事,窺得人性本質,體察社會全貌。文學的魅力正是如此,芥川的偉大也在這裡。

3 人性的惡

《羅生門》引發了全世界文學愛好者的激烈討論,關於人性的惡能到什麼地步。

有人說芥川是個內心陰鬱、悲觀厭世的作家,他似親歷作品中的恐怖,痛恨社會,憎惡人類,所以力圖告訴我們,即使一個內心怯懦的人(如僕人,一開始寧願餓死,也不敢做強盜),最後也會為了生存剝削比他更弱的人。

也有人說,芥川只是個觀察者、講述者,字裡行間沒有批判,他只想用筆剖析社會的一面,警示世人:人性之惡可以傳染,若人人如此,人間如同地獄。

聰明的作家從不會讓自己的好惡影響作品,他想讓你看到的都已經在作品裡,而你能看到什麼,取決於自己。

4 作品中的年代

芥川《羅生門》中的故事,發生在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日本官方稱呼也可稱做平安京時代,平安京時期,平安時期。從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移到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一攬大權為止。

平安朝末期,源賴朝舉兵造反,建立了鎌倉幕府,標誌著日本由中央貴族統治的時代結束了,武士執政的幕府時代走向了歷史舞台。一時間日本國戰亂四起,民不聊生,京都作為平安朝首都自然不能倖免,《羅生門》中的故事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

起因就是,僕人被東家解僱,無家可歸。國家動蕩不安,即使家境富裕的人家也不得不遣散家僕,削減開支,更有甚者,舉家外逃也大有人在。無處可去的僕人不過是時代洪流中的一個小小的餘波而已。或者也可以說,他代表了戰亂中的萬千百姓,身不由已,為了生存不擇手段。

「說起這兩三年,在京都,地震啦、旋風啦、火災啦、饑饉啦等等,災難一起起地接連不斷。這個都城因此變得極其荒涼。根據古時候記載,那時曾經把佛像、佛具砸碎,把這些塗著紅漆的,或帶著金銀箔的木頭,堆在路旁,當柴火賣掉。」

——地點:京都。社會狀況:災難不斷,民不聊生。象徵人民信仰與善念的佛像、佛具成了柴火,意味著文明被摧毀,人類重新回到野蠻,沒有善惡,只有生存。

「都城既然是這麼一種情況,整修羅生門這種事,當然就沒有人去過問了。於是,趁著這個荒涼退落的時機:狐狸棲息,盜賊藏身。」

——羅生門長久失修,成了狐狸與盜賊棲息的場所,即惡的匯聚地。

「到了後來,連沒有人認領的屍體,也被拖到這個城樓里來丟棄而去,久而久之竟成了習慣。因此,一到太陽落下的時候,不論是誰都會覺得毛骨悚然,不敢到這個城樓跟前來。」

——透露重要信息:城樓上堆積很多屍體,很少有人敢來。來的必然不是普通人。

5 氛圍營造

我和許多讀者的感受一樣,芥川似乎只用了極其平淡的白描,就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個荒涼敗落、毛骨悚然的場景,讀者身臨其中,進行一趟奇幻詭譎的文學之旅。故事最後,老婦從樓梯上垂下白髮,黑漆的夜,僕人已然不知所蹤,全文至此戛然而止,讀者心中一嘆,仍未抽身。

「在寬闊的城樓下邊,除了這個僕人,一個人也沒有。只有朱漆剝落的高大圓柱上,停著一隻蟋蟀。羅生門既然位於朱雀大路,除了這個僕人,總還應該有兩三個避雨的戴市女笠或軟烏帽的庶民。然而,除了這個僕人之外,卻一個人也沒有。」

——如果是電影鏡頭一幕幕搖過去,高大的城樓,孤身獨坐的僕人。推近特寫,城樓圓柱上一隻蟋蟀。推遠,城樓在朱雀大路上,一個人也沒有。荒涼,末日之感。

「雨包圍著羅生門,從遠處,刷刷地發著聲響撲過來。昏暗的傍晚,使天空漸漸低下去,仰頭向上看,城樓樓頂那斜著伸出去的雕甍,支撐著沉重的昏暗的雲層。」

——僕人的視角,平視遠處,雨刷刷地過來,慢慢往上看,天空很低,雲層沉重。壓迫、絕望,喘不過氣的感覺,此時的僕人沒有賞雨的心情,他覺得雨是逼近的,天是壓下來的,雲層是沉重的。他無可奈何,身心沉重,無路可逃。

「幾分鐘之後,在登上羅生門城樓很寬的樓梯的中段,一個男人像貓似的縮著身子,屏著氣息,窺視著上邊的情況。從城樓照射下來的火光,模糊地照出這個男人的右頰。這是一張短須中長著紅腫化膿的面皰的臉頰。」

——一直特別在意這段描寫,芥川用遠景描繪僕人登上城樓中段的場面,第一次用「一個男人」指代僕人。

我認為芥川如此特意營造一種陌生隔離之感,不告訴讀者這個男人是誰,只是為了強調一個畫面。讀者或許會詫異,難道這裡除了僕人,還有另一個人?他在看什麼?和僕人會打照面嗎?而這,恰恰也是僕人心中的忐忑。

此人像貓一般窺視,微弱的火光中只能看見長著紅腫面皰的右頰,恐怖氣氛徐徐透出紙面。

「這種情形簡直使人有些懷疑那些屍體曾經是活人,他們好像是捏的泥人,有的張著嘴,有的伸著手,橫七豎八地躺在地板上。暗淡的火光投射到肩膀和胸脯突起的部分,而使低凹部分的暗影更加昏暗,像啞巴似的永世沉默著。」

——這是芥川描繪的死屍場面。第一次看的時候,感覺自己似乎親臨現場,幽暗、陰森、恐怖,無比真實,卻又不像人間。那種置身其中的真實感讓我不敢多看一遍,可是,芥川的描寫多麼簡單,似乎這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房間,其中的陳設入目所見,橫七豎八,凸凸凹凹,沒有感情,沒有愛憎,看過就算了。

那,為什麼可以給讀者如此大的視覺衝擊力?我想是因為芥川筆下的真實,他像親臨現場一樣,看到什麼就告訴你什麼,不刻意煽情,不為恐懼而恐懼,毫無矯揉之感,就是讓你看看罷了。越是如此,越讓人膽戰心驚。

「這時候,僕人才發現有一個人蹲在那些屍體中間。這是一個穿著黑衣服的矮小、瘦弱、白髮、像猴子似的老太婆。那老太婆拿著燃燒著的松明,在仔細盯著看一具屍體的臉。從那長長的頭髮來看,可能是一具女屍。

......老太婆把松明插到樓板縫裡,接著向方才盯著看的死屍的頭部,伸出兩手去,像老猴給小猴捉虱子一樣,開始一根一根地拔那長頭髮。頭髮好像一沾手就拔下來了。」

——很多人認為芥川因為憎惡,所以故意醜化老太婆,說她的外形像猴子不像人,就是為了塑造這個可恨的惡的形象。可是,如何解釋最後老太婆被剝掉衣服之後爬到樓梯口的悲涼?

我看過太多像猴子一樣的瘦弱白髮的老太婆,她們貧苦勞作、衰老遲暮,在貧瘠的黃土地上苦苦掙扎求生,我無法去評判她們,也不忍心去評判。芥川的用詞極其白描,沒有一個情感性的辭彙,只是在許多讀者眼中她的惡被一萬分放大了,他們也只能看到惡而已。

6 僕人的心理變化

「為了擺脫毫無指望的困境,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選擇什麼手段了。如果考慮選擇什麼手段的話,那就只能活活餓死在泥板牆下、大路道旁了。死後就會被拖到這個城樓上,像扔一條狗似的被一扔了事。如果是不擇手段——僕人圍繞著同一個問題轉了半天念頭,最後才歸納到這一點。

可是這個如果,永遠不採取行動,到最後還是個如果。僕人雖然決定不擇手段了,然而由於如果變成行動,那末跟著而來的一個問題當然就是:除了當強盜,別無他法,他對這件事仍然沒有足夠的肯定的勇氣。」

——僕人內心是很複雜的,他不想餓死,不想死了之後像條狗似的被扔到城樓上,那麼只能不擇手段。怎麼做呢?似乎只能當強盜,可是,他實在不敢。如果文中這段心理描寫像我這樣歸納,表達的意思相同,可是乾巴巴的,味同嚼鈉,僕人內心的糾結、膽怯一絲都沒有表達出來,感染力自然就沒有了。芥川這一段相當精彩,值得細細品味。

「城樓上就是有人,反正也都是死人。僕人留心著腰間掛著的木柄長刀,免得出了鞘,邁起穿著草鞋的腳,踏上那樓梯最下邊的一級。」

——僕人心中膽怯,因為城樓上都是死人。但他實在無處可去,好歹城樓上遮風避雨,可以讓他安穩睡上一夜。所以他安慰自己:反正都是死人,有什麼好怕的。於是他握著刀往樓梯口去。

芥川沒有告訴你他膽怯,可就是這麼不動聲色的寫了出來,僕人留心著刀,免得出了鞘,人害怕的時候會想找什麼防身,正好他有把刀,握著刀會給他一點安全感。但是他依然心驚膽戰,於是遲疑中艱難中,好不容易踏出第一步:樓梯最下邊的一級。寫得實在太妙了。

「僕人像蜥蜴似的躡著腳,好不容易爬上很陡的樓梯最上邊的一級。並且伏著身子,盡量伸長了脖子,膽戰心驚地窺視著城樓里的情況。」

——這是僕人第一次能看清城樓時的場景,恐懼,描寫比上一段略平淡一些。

「看著頭髮一根一根拔下來,僕人內心的恐懼就漸漸消失了。並且同時,漸漸地增長起對這個老太婆的一種強烈的憎惡情緒——哦,說對這個老太婆,也許有語病,倒不如說,在不斷地增強起對一切惡的反感。

這時候,如果有什麼人對這個僕人重新提出方才在羅生門下邊他自己想過的那個問題:是餓死呢,還是當強盜呢?恐怕這個僕人會毫不留戀地選擇餓死這條道路。這個人對惡的憎恨,就像老太婆插在樓板縫裡的松明,猛烈燃燒起來。」

——僕人內心的恐懼被憎惡所替代,這是一種近乎本能的反應。他憎惡老太婆拔死人頭髮的惡行,憎惡一切的惡,甚至將之前猶豫不決做強盜的心思拋到了九霄雲外。

這裡,我產生一個疑問,如果在這裡拔死人頭髮的不是個老太婆,而是個強壯的大漢,是個佩刀的武士,僕人還會這般反應嗎?或許他內心知道這個老太婆對自己產生不了威脅,潛意識中把自己當成了衛道者;也或許,他內心潛藏的善良戰勝一切,依然願意舉刀反抗,即使最後讓自己置身險地。到底如何,誰都不知道。

「僕人甩開老太婆,突然拔刀出鞘,鋼刀閃著寒光,橫在老太婆眼前。然而,老太婆不說話。她雙手發抖,急促地喘著氣,兩眼瞪得眼珠子似乎要從眼眶裡掉出來,啞巴似的硬是不開口。

看了這種情況,僕人才明確意識到,這個老太婆的生死,完全由他的意志來決定了。僕人的這種意識,不知什麼時候把方才猛烈燃燒起來的憎惡情緒一掃而光。剩下的只是圓滿完成工作時,那種洋洋自得和心滿意足罷了。」

——僕人的心理狀態在這裡發生的轉變,絲毫不遜於最後的高潮部分。他本是因為對惡的憎惡追趕老太婆,如今親眼看到老太婆對自己的恐懼,因而獲得一種隨意掌控他人生死的滿足,這種植根於人類基因的權力慾望瞬間膨脹,他渴望完成這次討伐,獲得最後的勝利。

「僕人問為什麼要拔死人頭髮,老太婆說是為了做假髮......僕人沒料到老太婆的回答是這樣平常,很是失望。在失望的同時,方才的憎惡和冷冷的蔑視,又一齊湧上心頭。那臉色,對方大概也看到了。」

——僕人本以為老太婆拔頭髮必然是有什麼大奸大惡的目的,如今聽聞只是為了做頭套賣錢,心裡的失望非常微妙。

就像我們聽說哪裡有一起兇殺案,孜孜不倦的搜索打聽,想搞明白兇手是誰,為什麼殺人,充滿好奇又憤恨不平,這種喪心病狂的壞蛋就應該繩之以法,不,應該直接槍斃,最後聽說只是謠傳的時候,原本預期的結果落了空,第一印象必然是失望,而不是因為沒有兇殺案發生的慶幸。

另外,要注意僕人由方才的掌控慾望再次回到憎惡,是因為他暫時沒有理由對老太婆進行制裁,因為老太婆是為了做頭套才拔死人頭髮,而非什麼極度奸惡的目的,但是她的行為依然讓人憎恨,僕人表情不善,老太婆害怕他會傷害自己,於是慌忙解釋緣由。

「僕人把大刀插進刀鞘里,一邊用左手按著刀把,一邊冷冷的聽著。右手自然是按著紅面孔上的化膿的大面皰。但是,聽著聽著,僕人心中產生了一種勇氣,這正是不久前在城樓下邊,這個男人所缺少的那種勇氣。

同時,也是和不久前登上這個城樓,抓住這個老太婆時的那種勇氣向全然相反的方向發展的一種勇氣。僕人是餓死呢,還是當強盜,已經不再是難於抉擇的問題了。從這時候的僕人的心情來說,他根本不去想餓死的問題,把它完全扔到腦後去了。」

——僕人的心理狀態迎來最後的高潮,他不再害怕、不再遲疑當強盜的問題了,因為兩點:

一是為了求生可以不擇手段。既然老太婆可以為了不被餓死而去拔死人的頭髮,死去的那個女人為了不被餓死,將蛇肉當魚肉賣給別人,那我為什麼不能當強盜讓自己活下去呢?

二是作惡的對象是惡人,並算不得惡。老太婆說這個死去的女人是個惡人,我拔她頭髮是她活該,如果她沒死,肯定還在干把蛇肉當魚肉賣的買賣,所以我這麼干算不得什麼壞事。僕人原本對於做強盜的膽怯與罪惡感就此一掃而空,他說:

「那末,我剝了你衣服,你也用不著恨我的吧!我要是不這麼干,我也就餓死了!」

——我不想餓死,老太婆是惡人,那我剝你衣服也算不得什麼惡事。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大力 的精彩文章:

TAG:億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