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與解碼:當博物館成為電影的寵兒
博物館與電影一樣,都是供人們看的。電影是用鏡頭講故事,而博物館則是用文物講述歷史故事。電影需要精彩的情節,而博物館燦爛的文物,遠遠超出人們基於現實生活的想像。兩者都是一種奇觀,都需要在一個特定的場所內,讓靈魂暫時忘掉現實生活的煩惱。因此,那些電影編劇和導演,注意到博物館是遲早的事。
博物館奇妙夜與喚醒文物
目前,最成功的有關博物館的電影無疑是好萊塢的《博物館奇妙夜》,這個系列從2006年開始,到2015年,已經拍了一個三部曲,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據說有來自中國的公司,已經購買了這個系列的翻拍權。
《博物館奇妙夜》的故事從一個都市人的煩惱生活講起,拉里·達利生活非常不順,經常換工作,居無定所;妻子與他離婚,找了一個證券經紀人,即將再婚;自己在兒子心目中的地位也岌岌可危。這是典型的都市人現實生活,乏味,沒有激情,壓力巨大。
達利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但是為了挽救自己的生活,也為了爭取到兒子的撫養權,他不得不放棄「做大事」的夢想,成為了紐約自然博物館的夜間警衛。
達利原本以為這是一份無聊的工作,誰知道上班的第一天,不可思議的事情就發生了:博物館裡的法老金牌擁有神奇的魔法,當夜晚來臨的時候,館中所有的標本都會活過來……
這就是導演的想像力,如果博物館裡古老的生靈一旦活過來會怎樣?相信在你逛博物館的時候,也會偶爾產生這樣的想法。這部電影把故事發生地定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一個相當聰明的主意。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館始建於1869年,它位於最繁華的大都市紐約,但是收藏的文物,絕大多數都是自然標本。
一邊是發達的都市,一邊則是人們永遠懷念的曠野,對觀展的人來說,從大都市的繁華進入自然歷史博物館,本身就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和人類學的收藏在世界各博物館中占居首位,除采自美國境內的標本外,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澳洲的代表性標本也都有收藏。
博物館裡有大量的化石、恐龍、禽鳥、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的複製模型,另外,博物館裡還藏有很多寶貴的寶石、軟體動物和海洋生物標本。如果館裡這些標本在夜間全部醒來,那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工作的第一個晚上,達利拿著一個超大的手電筒,百無聊賴地漫步在走廊,他覺得這個夜晚對於自己來說,將會既平靜又孤獨,直到一批意想不到的「訪客」突然造訪。
達利一直想像著有一天自己會成為大人物,但從沒想過是以這種方式:他驚奇地發現,當太陽最後的光芒消失在地平線上後,博物館的一切都活了過來,開始了一系列的破壞活動,暴王龍和匈奴王破壞了大理石走廊,而雄獅和猴子則在陳列櫃中漫步。達利傻了,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博物館恢復常態。
《博物館奇妙夜》第一部的核心就是講達利如何在已去世的總統羅斯福的幫助下,平復博物館裡的生命。作為一部別開生面的電影,導演只要展示豐富的想像力就足夠了。
到了電影的第二部,就需要更複雜的情節。有敵人要進攻人類世界,這些敵人是法老王、伊凡大帝、拿破崙與黑道頭子艾爾卡彭,他們的目的是啟動地下世界的軍團來接管整個博物館、接下來是全世界。
當然,主人公達利也有幫手,包括愛因斯坦和林肯。這部電影反映了相當開放的歷史觀和世界觀,如果人類歷史不是一個長河,沒有過去與現在的界限,過去的一切全都復活,這會怎樣?
這個系列的核心觀念就是「喚醒」。埃及法老發明木乃伊的時候,就希望有這一天,後人能夠喚醒他們。從根本上來說,這種想法源於人類對死亡的恐懼。
在中國,從古老的時代開始,皇帝就開始尋找長生不老的辦法,而西方文化,則多強調「重生」。博物館的存在,其實是另一種喚醒,任何一件文物,都是「活的」,它向後來者講述過去的故事,而每一次參觀,就是一次喚醒活動。
《盧浮魅影》與東方的死亡觀
同樣是有關「復活」的故事,《博物館奇妙夜》創造了古今和諧的場面,而《盧浮魅影》則是一部恐怖片。
《盧浮魅影》是讓-保爾·薩羅米執導,蘇菲·瑪索等主演的恐怖電影。影片講述了盧浮宮中的鬼魂進入了一個女人的身體,在博物館偷盜古埃及寶物的故事。
麗莎(蘇菲·瑪索飾)和祖母一同居住在盧浮宮對面的大樓里,盧浮宮修葺工程竟然無意中把她們所在大廈的電梯間打通了。於是麗莎進入盧浮宮變得易如反掌。
一次為了追自己養的貓,麗莎進入了盧浮宮。不巧又走進了科學家們研究古埃及木乃伊的實驗室,她哪裡知道此時此刻,盧浮宮裡一具木乃伊鬼魂正在注視著美麗的她,而且在雙目對視的瞬間,鬼魂進入了麗莎的身體。
於是,每當深夜,麗莎便被鬼魂驅使在盧浮宮裡遊盪,搜尋著古埃及的寶物。電工小伙深愛著麗莎,他發現了麗莎的異常舉動,並跟蹤保護她,沒想到被盧浮宮請來的保安監察官誤以為是盧浮幽靈將其抓了起來。
可是悲劇還在發生,經過他們和科學家的共同努力,盧浮幽靈現出了水面,他們通過古埃及的語言進行溝通,使鬼魂得以安寧並離開了麗莎的身體,麗莎也在經過鬼魂的折磨後又回到了愛人的懷抱中。
雖然是一部恐怖片,但整部電影由於蘇菲·瑪索和盧浮宮的存在,看起來非常美,就像名字所說的一樣,是「魅影」。
盧浮宮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法國大革命結束了王朝統治,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一個博物館。
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另外三個是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盧浮宮的藝術收藏是最有特色的,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擁有的藝術藏品達40萬件。
電影中,博物館的鬼魂想附著在蘇菲瑪索身上,去偷博物館的埃及寶物。而現實生活中,盧浮宮確實有很多埃及寶物。它的古埃及藝術館建立於1826年,共有23個展廳,收藏珍貴文物達350件。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羅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飾、裝飾物、玩具、樂器等。
這裡還有古埃及神廟的斷牆、基門、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頭塑像等。和電影所影射的一樣,這些寶物,就是伴隨著殖民入侵從埃及「偷」來的,甚至是搶來的。
《盧浮魅影》有點東方哲學的味道,死人的鬼魂可以進入活人的身體,這是東方人的死亡觀。它反映了另外一種對文物的看法,也是另外一條「復活」的途徑。
博物館與文物大盜
除了復活的主題,偷盜文物與破案過程,是和博物館有關的電影中最常見的情節。這是把偵探故事和博物館相結合的產物,博物館的結構通常都很複雜,往往有極為嚴格的安保措施,而文物往往又非常珍貴,偷盜文物與破案,毫無疑問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及獵奇心理。
2004年的波蘭電影《盜走達芬奇》就是這樣一部影片。它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鼎鼎大名的大盜舒瑪在監獄裡加入了國際竊畫集團。他剛被假釋,這個集團馬上就給了他一份「工作,要他將全世界客戶夢寐以求、價值連城的曠世巨作達芬奇的《抱銀鼠的女子》給弄到手。這幅畫是波蘭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剛在日本展覽完畢,現正在返回波蘭的路上,並受到警方極嚴密的保護。
為了獲取巨額的報酬,舒瑪於是尋求已改行當警察的老朋友尤利安挺力相助,想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方式盜走名畫。他們於是商請了繪畫大師哈根和他很具複製天分的孫女瑪妲,繪製了一幅幾可亂真的仿製品……
這部電影的驚奇之處並不在於偷盜文物,而在於它講述的故事真假難辨。該片在波蘭南部美麗的歷史名城克拉科拍攝,電影中的「主角」達芬奇的名作《抱銀鼠的女子》,就珍藏在該市最具盛名的札托里斯基博物館內,與巴黎羅浮宮的《蒙娜莉薩》、米蘭葛拉吉埃修道院的《最後的晚餐》等達芬奇名畫齊名於世。
這幅精美肖像畫《抱銀鼠的女子》中的女子,傳說是1485年時米蘭公爵盧多維哥·史弗薩最寵愛的情婦切奇莉亞·加勒蘭妮。達芬奇不但描繪出氣質高貴沉靜的她,也為她懷中毛色光潤、生動逼真的寵物銀鼠注入了生命。
劇情,美景,加上對收藏驚人的札托里斯基博物館的生動描繪,不但讓這部電影大受歡迎,也成為外國人了解波蘭的一個絕佳窗口。
這一類電影,如果過於偏重文物,敘事的側重就會放在博物館上,情節反倒在其次。但是,如果更重視情節,看起來就更像動作片。
吳宇森執導的《縱橫四海》(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主演),講述了阿海、阿占和紅豆在養父的安排下盜得一幅名畫,之後三人因被人設下陷阱追殺而失散的故事。一般人會把它當作槍戰片,這一類的電影非常多,博物館在其中成為了一個背景。
《達芬奇密碼》:解碼之作的巔峰
人們在博物館看展覽的時候,通常需要一個講解員,對普通人來說,文物本身的面貌是簡單的,但是其背後的故事卻是複雜的。它就像設了密碼一樣,只有通過解碼,你才能看到一個更豐富的古代世界。
事實上,每一件文物的發現,都有這樣的解碼過程,研究者要考證它的年代,要分析它的細節,並把它與當時的其他人物、事件關聯起來。
《達芬奇密碼》就是這樣的電影,從書到電影,《達芬奇密碼》都非常成功,顯示出人們對解碼這一主題的喜愛。正在巴黎出差的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蘭登午夜接到匿名電話,得知盧浮宮博物館館長雅克·索尼埃被害,於是應召來到博物館,對一系列與達·芬奇的藝術作品有關聯的神秘符號進行分析和調查。
在與索尼埃的孫女、密碼破譯天才索菲·奈芙聯手對諸多奇形怪狀的符號及密碼進行整理的過程中,他發現一連串的線索就隱藏在達·芬奇的藝術作品當中。他發現了能解開歷史上難解之謎的一把鑰匙,並與奈芙跟一位神秘的幕後操縱者展開了鬥智斗勇的角逐,而他自己也因此成為一名被追逐者。
除非他們能解開這個錯綜複雜的謎,否則,郇山隱修會苦心掩蓋的驚天大秘密以及令人震驚的古老真相,終將永遠消失……
《達芬奇密碼》的走紅,甚至讓達芬奇跟著沾了一回光。解碼過程,往往需要複雜的推理,這樣的電影,可謂在情節上做到了極致。但是,很明顯,它對文物本身所隱藏的秘密過度誇大了。
在中國,也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像金庸的《鹿鼎記》,在《四十二章經》中設計了一個雙重線索,它既是藏寶圖,也是清朝皇帝的龍脈之所在。藏寶圖是這一類故事的核心,《達芬奇密碼》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不用地圖,而是把秘密藏在達芬奇的畫作中,達芬奇的名畫是觀眾都熟悉的,這是激發觀眾好奇心的關鍵所在。
很多著名的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有無限開發潛力的大IP。中國的導演,可以多看看三星堆這樣的博物館,那大批的青銅面具,表情各異,它們在講述什麼樣的故事?這裡有豐富的可能性。
※光緒慈禧死亡,美國政府回電不尋常,清廷狐疑:要搞事?
※法軍諒山大空降:中國援越物資被一掃而空、胡志明也差點被捉!
※歷史教材經典錯圖:「天皇宣讀投降詔書」照片有誤
※編劇導演們,何不在博物館裡找靈感?
※總統開小差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