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戲骨》版「紅樓」:萌娃迷戀症
去年這個時候,一部《小戲骨白蛇傳》開始在朋友圈瘋轉。人們無不驚覺這一作品之清奇,以及瞬間勾起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看劇中小演員哭得梨花帶雨,劇外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們也被哭得揪心斷腸心疼感慨。
今年,《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再次成為爆款,也無非還是這些戳點。由於全是孩子演繹,人們對於這部劇的評價相對寬容。從小演員的整體表演效果來看,也確實達到了驚喜。
《小戲骨紅樓夢》劇照
個人覺得《小戲骨紅樓夢》是清新、純粹、有趣的。尤其是第一集寶玉和黛玉吟詩那段,兩個孩子在鏡頭前,渾然天成、兩小無猜。不由感嘆「紅樓」原著寶黛初見的時候,或許就是這個樣子——年齡上符合。繼而瞬間勾起原著第六回前的很多情節,心下有種憮然感。
《小戲骨紅樓夢》中寶玉和黛玉吟詩
這種純真,確實是玻尿酸達不到的。
《小戲骨紅樓夢》的選角非常成功。個人最喜歡林黛玉,不僅形似還神似,套用原著里的一句話,天下竟有這麼標緻的小孩子,如今算是給我見到了;寶釵的聲音簡直跟87版配音一模一樣,台詞功力了得;賈母在第一集初見黛玉哭的那一段讓我愣住了,怎麼演得那麼逼真;以及螃蟹宴,上的雖然是梭子蟹但畢竟也是一隻一隻貨真價實的螃蟹啊!奇怪87版好像沒見到螃蟹有這麼多特寫。最難得的是,演王熙鳳的小演員還真找到了一個丹鳳眼的,和原著描述一模一樣。靈動的演繹,將王熙鳳的精明帶出來了。
GIF/1312K
周漾玥 飾 林黛玉
GIF/1121K
鍾熠璠 飾 薛寶釵
GIF/1090K
郭飛歌 飾 王熙鳳
GIF/1247K
吃螃蟹
丫鬟們的選角也都不錯,襲人夠「賢」,平兒也「俏」,鴛鴦送劉姥姥走那段長篇藥名朗讀也順了下來。只是總覺得演紫鵑的小演員長得太貴氣了,站在那兒穿著紫色綢緞戲服扇扇子,怎麼看都不像一個丫鬟,而像一個小姐。
《小戲骨紅樓夢》中的襲人(左)和平兒(右)
縱觀這部劇,小演員的演技是沒話說的,但編劇還是略有些不嚴謹之處。比如第四集,忠順王府的人來問責琪官(蔣玉函)逃離王府不知所蹤的事。紅汗巾其實是襲人和蔣玉函日後結緣的一個重要牽引道具,原著中「草蛇灰線」的神來之筆。且寶玉在收到琪官紅汗巾後,回家後夜裡就悄悄換在了襲人腰上。襲人第二天起來,趁寶玉走了,就把紅汗巾放在一個空箱子里。寶玉後來也沒再戴。但《小戲骨紅樓夢》卻改成寶玉當場被忠順王府的人看見紅汗巾別在腰上。這確實透露出編劇對原著的不熟。
如果像該劇總導演潘禮平在採訪中所說,《小戲骨》系列的初衷是傳承經典,那麼,確實有必要把曹翁原意弄清楚哈。
《小戲骨紅樓夢》劇照
近年來,以孩子為主角的電視劇或綜藝節目,在中國市場的討巧是顯而易見的。但在這一系列「萌娃」現象的背後,我不由感嘆:我們這個社會,是否真的太「快」了?——當你處在一個05後都比你努力的社會,不由不讓人反思,這一切究竟正常嗎?健康嗎?我們真該如此之累嗎?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之前採訪蔡康永。他曾留學美國,說在西方國家,如果你貿然稱讚別人的孩子長得漂亮或很聰明,對方會莫名其妙甚至有點介意。就覺得你怎麼從小灌輸孩子意識到這些東西。
這於是讓我聯想到現在眾多電視節目、電視劇中的「萌娃」。當我們過早把可愛的孩子、美麗的孩子、聰明的孩子挑出來,並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美麗/可愛/聰明,這一切究竟是否是好的?
過早讓一個孩子意識到自己外貌上的優勢,並且眾人因為他(她)的外表都寵著他(她),甚至整個社會都為之迷戀。那麼這些孩子人生的其他價值觀諸如智慧、善良、同情心、分享、感恩、幫助他人,是否會弱化甚至缺失?
還有一點是,我們這種全民的對「萌娃」的迷戀,是否健康?當然我知道這和一個國家的社會文化、悠久的傳統有著分不開的干係,更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學命題。但是,它太值得我們思索了。
GIF/1056K
記得留學時攝影課上一個老師,國際上獲了許多大獎、《衛報》特約攝影師,說她有一次去海邊拍風景照片,拍著拍著就突然有一群大人上來圍住她,憤怒將其指責。原來因為當時海灘上有很多孩子在玩耍,他們懷疑她是專拍兒童照片的戀童癖。
誤會最後當然是解開了。但這個細節讓我充分意識到東西方對於表達孩童喜愛方式之不同。
我們中國人對別人的孩子可以表露出一種很明顯的喜愛。當我剛到國外,在公園裡、道路上看見一個個圓溜溜的外國小孩總想上前打招呼甚至表露出逗一逗的意願,同行的英國友人立即攔住我,說:Don』t do that.
後來我才感覺到,在西方國家,過分外顯地表露出對別人孩子的喜愛,是……不太恰當的。反正不像國內你看到人家孩子可愛上前逗幾下或搭個訕,對方家長還會覺得欣慰高興。
當然,無論如何,現在的孩子是幸運的。當以前在自家客房小打小鬧的「過家家」,現在有機會演給全國人民看時,這種變化確實體現了我們社會發展的迅速。但是,這種迅速對人性和生活方式帶來的種種便利和影響,都是好的么?
不可否認《小戲骨紅樓夢》中的孩子都很有靈性很努力。但是,在他們還未能充分意識到年少時的選擇哪些是利於他們哪些不是時,成年人,應該從長遠角度,為他們思考更多。
(圖片來自網路)
※童書 無字書的魅力
※《白夜追兇》終集,兄弟懸疑的背後
※我想你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那個心底的小院子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不想與別人分享
※如果做一個不動聲色,卻依舊有趣的大人?
TAG:三聯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