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6 個皮膚冷知識,皮膚不好不要緊,你還可以當一個反派啊

6 個皮膚冷知識,皮膚不好不要緊,你還可以當一個反派啊

克萊爾·邁克福在《擺渡人》里寫過這樣的句子:「陽光透過窗子射進來,空氣中四下飛舞的灰塵在陽光下閃爍著金黃色的光芒」。是不是覺得挺美挺有詩意的?

別信,陽光下金光閃閃的灰塵其實很可能是你陳年的皮屑。和蟎蟲的屍體。

1. 一直有種說法,「室內的灰塵有 8 成是人類的皮屑」,是真的嗎?

還記得 7 年磨一劍《神探夏洛克》里有這樣一個情節。莫里亞蒂站在夏洛克的壁爐旁問他:「你知道灰塵都是由人的皮膚組成的么」?夏洛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知道啊」。

(你知道個毛啊!)

先估算一下,按照一般人的皮膚代謝速率,一個成年人一天大約會產生 2 剋死皮,加上夏洛克不喜歡別人給他打掃公寓,他們家的灰塵中皮屑肯定不少。但是,屋子裡的灰塵也不能排除飛揚的塵土、真菌以及堆在犄角旮旯的蟑螂屍體碎屑啊,所以要說代謝的皮屑占整個屋子裡灰塵的絕大部分,可能還是有點牽強。

度娘百科「皮膚屑」詞條中的解釋

代謝皮屑的總量是不少,但是大部分已經隨著洗澡或者洗衣服直接流入到下水道,此外,長時間的開窗通風,從外邊的世界帶來的各種真菌孢子、泥土顆粒以及隱藏在家裡角角落落甚至被窩的各種節肢動物的屍體碎片和排泄物也是屋子裡灰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外,人們也發現「灰塵」這種東西的成分與採集的地點、時間乃至採集方法都有很大關係,其組成部分複雜多變,不太可能用一句普適性的「大部分由××組成」來概括的。

這樣一想,你就知道,莫娘手指上那一抹灰,貌似也沒有多少是福爾摩斯夫夫的皮屑了。

2. 聽首歌就能「皮膚高潮(aesthetic chills)」

當你聽著某一首好聽的歌時,有沒有過一種感覺——突然間脊椎從頭到尾一激靈?或者突然間手臂肩膀起了雞皮疙瘩?這種體驗被稱為「戰慄感」,代表著一種如潮般一陣陣在你皮膚上遊走的快感。有的研究者將其稱為「皮膚高潮(aesthetic chills)」。

主要生理表現是汗毛倒豎,起一身雞皮疙瘩。

有些科學家認為雞皮疙瘩是我們遠古多毛的祖先進化過程中遺留的產物。我們的祖先通過在皮膚表面和毛髮間形成一個儲存熱量的吸熱層來為自己保暖。突發氣溫變化(比如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突然被一股冷風吹到)後產生的雞皮疙瘩會讓毛髮暫時豎起而後倒伏,對這一保溫層進行「重置」。

但是現在,有了衣服的出現,汗毛的保暖作用逐漸減退,但在情緒突變的情況下,汗毛還是會激靈一下,引起「皮膚高潮」。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鎖「戰慄感」現象背後的秘密。一般情況下,出人意料的音調、突變的音量或者突入的一段感人獨奏往往會觸發「戰慄感」,因為這些因素以一種積極的方式遠遠超出了聽眾的預期。

為了尋找「顫慄感」的源頭,科學家們開始進行大量研究,下面就是其中的一項實驗。

實驗樂單:

J·S·巴赫的《約翰受難曲第一章:主啊,我的主人(St. John』s Passion: Part 1—Herr, unser Herrscher)》的前 2 分 11 秒;

《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Chopin』s Piano Concerto No. 1: II)》的前 2 分 18 秒;

Air Supply 樂隊的歌曲《憑空生愛(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的前 53 秒;

范吉利斯的《火星神話:第六樂章(Mythodea: Movement 6)》中的前 3 分鐘;

漢斯·季默為《功夫熊貓》所做插曲《再見,龜大師(Oogway Ascends)》的前 2 分鐘。

實驗過程:

在實驗者身上連接了一個可以測量肌膚表層電阻變化的儀器,以監測肌膚的反應。然後,工作人員會給實驗者放一些音樂,並實時監測肌膚的生理變化。

在巴赫的作品中,管弦樂隊在前幾十秒的時間裡營造了緊張的氣氛,然後被切入稍微舒緩的音樂瞬間釋放氛圍——這一瞬間幾乎所有的實驗人員都有產生皮膚高潮。

經驗開放性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包括活躍的想像力、審美感受性、對內心感受的專註性,對種類的偏好,以及對知識的好奇心。

實驗結果表明:「顫慄感」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我們對身邊環境中意外刺激(尤其是音樂)做出的情緒上的反應。尤其是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越強的人,發生皮膚高潮的可能性越大。

3. 貓的皮膚也有獨特的紋理,就像人的指紋一樣。

曾經有人閑到蛋疼用茂密的喵星人掌紋做開機解鎖,沒想到還真成功了。

殊不知,比貓咪掌紋解鎖更安全的應該是貓的鼻子。貓鼻子上的紋理就像人的指紋一樣,沒有一個是一樣的,肯定不會和其他喵撞「鼻紋」,安全係數十個星都打不住。

當然,還有人發現了貓鼻子的其它用處,比如說開燈。(誤)

4. 如果給老虎剃了毛,它皮膚上仍然留有花紋。

大家都知道虎皮......

錯了,真正的虎皮是這個......

不要以為老虎剃完毛就是滑溜溜、肉粉色的皮囊,虎皮花紋可是深入老虎的骨髓,刻在皮膚之上的。

這樣的動物還有很多,比如說雪豹,剃完毛肚皮上還能看出很明顯的色素沉積。

哺乳動物的毛色都是受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所影響。這些黑色素細胞位於控制膚色的小囊之間。

研究動物身體圖案的遺傳學家 Barsh 表示,由於不同的基因和激素等原因,有時候動物皮毛上長有條紋,但對應部位之下的皮膚卻未必如此,比如家貓、家犬、馬、獵豹和斑馬等;但像老虎、雪豹這類動物,毛上長有條紋,皮膚相應的位置也有條紋形狀。

此外,北極熊也是一種特殊動物,白色的毛(白色主要是因為光線的折射,本色其實是透明中空的毛)剃光之後露出來的皮膚居然是黑色的。這個主要是因為黑色可以吸收更多的陽光,保暖!

所以通俗地說,因為基因的原因,某些動物膚色和毛色一樣,但其他動物又完全不同。

5. 蛛絲做的夾層防彈皮膚,蜘蛛俠都想穿。

荷蘭人 Jalila Essaidi 正在努力發明一種防彈「衣」,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防彈衣,而是由夾在我們兩層人體組織之間的蜘蛛絲製成的三層薄片防彈皮膚。

這個項目的名字叫做「2.6g 329m/s」,名字來源於美國執法人員防彈背心防護標準,就是一件一級防彈背心能抵禦一顆最大重量不超過 2.6 克、最高速度不超過 329 m/s,由 5.6 mm 長步來複槍發射出來的子彈。

先別想蜘蛛絲能不能被植入人皮膚里,能不能找到那麼多的蜘蛛絲也是個大難題。

別看西遊記里的蜘蛛精或者漫威的蜘蛛俠,他們隨便一吐絲都能把大廈抱起來,但是真正的蜘蛛其實根本吐不出來多少絲。群養蜘蛛又太難,它們領地意識很強,一家子住在一起很有可能就互相殘殺,彼此當了早午晚餐。

目前,Essaidi 的想法還處在初步設計的階段,用蛛絲製作成皮膚嵌入我們皮膚的角質層這個目標很宏偉,但能不能實現還是個問題。

6. 在好萊塢電影中,皮膚是鑒定好人與壞人的標準?

仔細回想一下,電影中的大魔王貌似都有一個通病:不是話多,而是多少有些皮膚問題。

《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不僅皮膚烏青,連個鼻子都沒有;《蝙蝠俠·暗夜騎士》中的小丑一直「微笑」上揚的嘴角;《達芬奇密碼》中那個患有白化病的反派角色塞拉斯等等等。

2017 年 4 月,《美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典反派角色當中,患有明顯皮膚病的人比例非常高。

美國加爾維斯敦醫學院的皮膚科專家專門分析了美國電影學會(AFI)2003 年公布的百年電影十大反派和十大英雄的皮膚狀況,發現大概有六成的反派都有明顯的皮膚問題。

三個斑禿,三個黑眼圈,兩個面部有重度皺紋、疤痕(包括皮膚上的疣,水泡);白雪公主的後媽最不招人待見,以上幾個毛病全佔了遍。

然而這麼做的弊端也逐漸顯現了出來通過外表的特點引導觀眾潛移默化的固定印象,給皮膚病患者打上了一個壞的標籤。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個通病:以貌取人。有很多人認為一個人的外貌就代表了他的品格,於是為了短時間內迅速分辨善惡,電影製作人通常會利用「皮膚好壞」來幫助觀眾辨認忠奸。這種習慣一直存在於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影當中,久而久之觀眾的偏見也被加深:臉上有疤的都是惡人,滿臉膿包的全是反派。

但就個人而言,微在君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因為一個人的外表而急著對他下判斷,畢竟邪惡常常也會披著正義的外衣而來,衣冠楚楚的禽獸到處都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中國陝西發現人類5億年前始祖化石,登上《自然》雜誌封面,引科學界轟動
美國登月造假?月球表面無空氣國旗卻飄蕩,內藏登月者不願提及的內幕
馬可波羅所說的黃金城,被發現於地中海,科學家卻稱這是一場騙局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巨大冰湖,被3700多米的冰蓋隔絕,或有耐寒古生物存在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