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帝看到了哪一幕,成為道教「禹步」的由來
禹帝看到了哪一幕,成為道教「禹步」的由來
道教中的「禹步」,指道士在禱神儀禮中常用的一種步法動作。
相傳為夏禹所創,故稱「禹步」。
因為禹步的步法,依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稱「步罡踏斗」。
「禹步」的由來和發展,傳說頗多。
國際意識學高等研究中心凱文-德拉圖爾、西蒙娜-德拉圖爾,在撰寫的《易經——早期儒家的形上學與意識進化學》一文中,曾談到「禹步」時稱,禹帝曾看到一個負有圖案的烏龜從洛河浮出。
後來這一圖案被稱為「洛書」,代表另一種版本的八卦圖式。
禹帝獲得洛書之後,「常行罡步以得神靈之旨」。
後來,道教傳承下來「禹步」。
道教崇拜日月星辰,尤重北斗七星,認為以此步態禱神,可遣神召靈,獲七星之神氣,驅邪迎真。
道士行氣或入山林,亦多用之以聚氣、驅邪。
「河圖」、 「洛書」是華夏文化的源頭。
相關的傳說與聖人伏羲相關。
《易經·繫辭上》中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聖人」就是人類文化始祖伏羲。
伏羲也是三皇五帝中的第一皇。他通過觀察周圍事物,「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從而創作出了先天八卦。
後來,周文王又依據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64卦,並分別寫了卦爻辭。
「禹步」據說,可用於通過「與天相通」,而獲得能量的步伐。
而《易經》八卦也可以看作是古人與天相參的一種靈通「神物」。
「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因此,《易經》被看作宇宙萬物的縮影,為中國的兩個最重要的思想體系——儒家和道家,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礎。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台留言獲得授權。)
※老子出關:出的是哪個關?出關後又去了哪裡?
※如何看待道家的出世與入世?
※說說丹道修真「別有龍虎構」的秘密
※意外發現的水塘,暗藏凶機;得饒人處,且留一步饒人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