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字經》之養不教與子不學

《三字經》之養不教與子不學

CxBb003——

更多美麗和精彩,我們一起去發現

《三字經》之養不教與子不學

5、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解釋】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徑。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雖然是做父母和老師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苦心,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我們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既要照顧孩子的心性,又要堅持應該有的底線和原則,父母與孩子可以做朋友,很好的朋友,但是父母始終要記住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培養他們好的習慣和品性,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6、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解釋】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那麼到老的時候都很難有所作為的。

古人認為,一生之中最好的學習階段是童年時期,就是13歲以前。我們的一生,要經過嬰兒期、幼兒期、少兒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這些階段中,處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就嬰兒、幼兒、少兒三個時期,大致13年,然後再進入初中高中學習,穩定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有首詩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就是指人在少年時期,必讀書向學,通達古今,明知義理,方能成為有用之材。

歷史有很多名人,都是在小時候學習刻苦的然後長大成人後有所成就的。比如漢代著名經學家和政治家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匡衡。他小時侯家裡窮,晚上讀書沒有燈,就把牆壁鑿穿一個小洞,借鄰居家的光來看書學習。

西晉文學家左思小時候,天資並不出眾,但他下定決心,發奮學習,最終寫出了優美的文章,尤其是《洛陽賦》出來後,很多人都爭先抄錄,竟然將洛陽的紙用得價錢大漲,這個故事就是成語「洛陽紙貴」的出處。

孩子是我們的掌上明珠,很多時候,我們都不願意孩子吃苦,生怕她餓著了、碰著了、摔著了,但卻不知道孩子只有經歷了餓、碰和摔倒,才能更加認識到世界真實的面貌,然後磨礪意志,成熟起來,才會有社會責任感。偏愛、私愛不是愛孩子之道,這樣既害了孩子,也害了家人。孔子在《論語?憲問》說:「愛之能勿勞乎?」意思就是,如果我們真愛自己的孩子,就要讓他勞苦,讓他知道人生的艱難困苦,否則你的愛就會變成了害。

今天這幾句話,告訴我們教育是多方面的,父母、老師、孩子,缺一不可,只是角色定位不一樣而已。

Cx Book Bar 13/10.2017

書寫:草香

視頻:百度

圖片:百度

說明:視頻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香書吧 的精彩文章:

《三字經》之人之初與苟不教
【我的作坊*故事】鷹緣3-重生夢(多方爭奪,只為追尋重生之力)

TAG:草香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