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日本百年老店被曝造假,“日本制造”走下神坛?
综合来源:澎湃新闻、新华社等
最近,“日本制造”的世界级信誉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高田安全气囊问题、三菱燃油效率造假等丑闻尚未平息,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8日再次曝出重大丑闻,该公司承认篡改了其生产的部分铝和铜制品的强度等性能数据,将不合格产品交付客户,问题产品涉及包括丰田、三菱、日产在内的众多日本制造企业。从汽车到新干线列车、从飞机到火箭,这些日本制造业引以为傲的领域,均在此次丑闻中“沦陷”。
10月8日,神户制钢召开发布会,就未达标铝、铜制品向公众道歉。
据共同社报道,神户制钢在栃木、三重、山口3县的所有该业务工厂均发现篡改数据,位于神奈川县的子公司生产铜制品的工厂也有篡改行为。据悉铝和铜约占总出货量的4%。《朝日新闻》报道称,涉及篡改数据的产品数量超过2万吨。报道更指出,上述违规行为乃有组织地进行,部分从10年前就已开始。
据澎湃新闻报道,最新确认的消息则是,这些问题产品甚至已流入日本国防领域。当地时间10月10日,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针对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篡改部分产品技术数据一事召开记者发布会。三菱重工、川崎重工、IHI株式会社、SUBARU(斯巴鲁)四家企业确认,其生产的国防用品也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的问题铝制品,但是否有安全问题目前还在确认中。
对于造假事件,神户钢铁副社长(副总经理)梅原尚人8日在记者会上坦诚,造假行为是有组织性的参与,包括神户制钢管理层在内有数十人参与了篡改一事。梅原尚人在记者会上谢罪称,“让大家担心了,很抱歉”。梅原还表示工厂“有对于完成出货目标的压力”,但他否认有来自总部上层的违规指示。
据澎湃新闻,梅原尚人还提到一点,即迫于按期交货的压力。10月10日,国内最大铝加工企业的一名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单纯就神户制钢铝产品不达标问题,实事求是来讲,一方面生产过程肯定会产生次品。但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追溯源头,整个生产的过程管理肯定出了问题。”至于按期交货这一理由,该人士认为难免有点牵强。
对于近年来日本制造业造假丑闻频现的原因,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制造业本来具有的“现场主义”优良传统正在逐渐丧失。
张建指出,日本企业高层开始关心资本运作、海外投资等更加“宏大”的议题,对生产领域的了解越来越少,以至于经常制定不切实际的生产和销售目标。这是日本产业转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
问题产品波及面广,或引发汽车召回
日本共同社报道,造假铝制品涉及约200家企业,但是神户制钢没有透露具体的企业名称。
神户钢铁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在华拥有30多家合资和独自企业。其中多家企业员工均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不了解相关情况,或者拒绝回应。
由神钢和鞍钢合资设立的鞍钢神钢冷轧高强汽车钢板有限公司日方副总经理青川冈申(音)对澎湃新闻表示,对于神户钢铁发生的篡改数据问题感到很吃惊,但报道涉及的问题与鞍钢神钢冷轧高强汽车钢板有限公司无关。
在日本,丰田、日产汽车、斯巴鲁、马自达等企业先后透露在其各自的汽车中使用了神户制钢生产的铝制品。丰田8日透露,部分车型的引擎盖和后备箱门使用了存在问题的铝制品,目前正在对汽车安全性进行确认,如果涉及汽车性能和安全,或将启动大规模召回。此外,本田、三菱汽车等其他厂商也正加紧进行核实。
除了上述汽车企业,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称,正在开发的首款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MRJ也使用了该铝制品。三菱重工业(中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三菱重工业公司使用神户制钢所材料所制造的飞机尚未交付投入使用,目前也尚未得到来自神户制钢所或日本公司的任何情况通报。
另外,三菱重工透露,其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开发的H2A火箭也使用了相关制品。三菱重工未透露详细信息,表示调查是否用于其他火箭。共同社此前报道称,已确认(火箭)技术层面不存在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0月10日,日本政府刚刚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使用H2A火箭进行了一次发射,发射获得成功。
另一家日本企业斯巴鲁生产的飞机也使用了此次涉事的相关铝制品。共同社透露,斯巴鲁生产的飞机包括自卫队教练机以及美国波音中型客机“787”中央翼等。
另外,JR东海公司也发现涉事产品被用于新干线的台车零部件等,公司表示将在定期维护时更换零部件。
神户制钢造假“前科累累”
原因或可追溯至生产过程管理
共同社10日报道指出,神户制钢早在今年8月底已掌握铝制品数据篡改一事但一直未公开,直至经济产业省指示其举行记者会。
张建指出,日本政府通常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较为宽松,主要靠的是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和行业组织约束,除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等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的问题出现,责任人一般不会受到起诉。
事实上,这并不是神户制钢第一次曝出造假丑闻。
2008年,神户制钢也曾因旗下一家子公司在钢材发货前未进行日本工业规格规定的相关测试而曝出违规丑闻。
去年6月,神户制钢所宣布,神户钢铁下属的神钢不锈钢钢丝公司篡改不合格钢丝的拉伸强度试验数据,将不合格产品作为合格产品发货。当时,神户制钢所还表示,将成立调查委员会彻查此事,并调查集团整体是否存在不正当行为,却并未发现此次曝出的更为严重的造假问题。
澎湃新闻在神户制钢网站上查阅了该公司去年6月2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通报。调查的结果是,从2007年4月到2016年5月发出55.5吨违规产品,但是“并未发现新的篡改数据等违规现象”。
此外,2016年的调查也显示,至少在2001年左右篡改试验数据的现象可能就已经开始,但由于没有检查记录,因此并未确定是否属实。
这份通报最后还表示,调查委员会将于2016年7月末彻底查明违规现象的根本原因,并出台具体的行动计划,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此次爆出的铝、铜制品长达十年的造假,是基于成本压力还是企业漠视规则?不得而知。梅原尚人将其归结于按期交货的压力,并同时否认经营层曾因财务赤字向生产一线施压。但在长期造假的事实面前,“按期交货压力”这一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无论基于何种原因,“整个生产的过程管理肯定出了问题。”
生产过程管理也就是所谓的生产精细化。“也就是我们说的严格执行规程、严格执行工艺,每种材料都有它特定的工艺。总体来讲,包括人(操作人员)、机(机器装备)、料(材料本身)、法(工艺等法规)、环(整体环境)等每一个环节,这也是工厂中最需要控制的几大要素。”
前述负责人认为,生产企业的产品不达标,除本身就存在的次品率问题之外,就必需得从生产管理过程中找问题。
神户制钢的今后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汽车行业智库现代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吴保宁指出,虽然铝、铜制品强度不达标是否会导致安全隐患不能一概而论,但它对产品的耐久性的影响毋庸置疑。“对神户制钢所来说,一旦发展到大规模召回,将让该集团背上沉重的经济和舆论包袱。”他说。
“由于丰田的供应商并没有很强的集团属性,它很可能另辟他途,寻找其他供应商,”日本立正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苑志佳说,“而日本的中型飞机受影响应该比较大,因为在铝合金产品方面,神钢最强。至于神钢的今后,恐怕很不乐观,先是股票下滑,后是赔偿问题,最坏的结果可能是破产。”
神户制钢传统的三大支柱业务为钢铁、工程机械和电力。不过,这些业务在这几年日益低迷。
近三年来,神户制钢销售额逐年下降。官网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销售额分别为18868亿日元、18228亿日元、16958亿日元。在2016年度,神户制钢在日本本国的销售额占比为66%,中国占到7%,其他地区为27%。
销售额下降的同时,营业利润也是三连跌,分别为1194亿日元、684亿日元和97亿日元。2016年度,钢铁和工程机械产业更是产生了-191亿日元的经常损益。
从神户制钢近年的规划不难发现,铝制品被其视作新的盈利重点。根据其计划,到2020财年将铜、铝的税前利润提升至200亿日元,也就是在2016财年的基础上提升近70%。再远期的计划则是,到2025财年,单单铝业务的税前利润将进一步提高至300亿日元。
计划的同时,神户制钢确实也在频频布局。
2016年5月9日,神户制钢宣布,将投资4670万美元在美国新建生产汽车用铝制品的工厂,预计从2017年下半年起陆续投产。神户制钢当时认为,美国计划加强燃效限制,汽车厂商通过车体轻量化来提高燃效,今后对铝的需求将日益扩大。
神户制钢瞄准的另一重要市场则在中国。就在今年的5月18日,神户制钢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神钢汽车铝材(天津)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年产能10万吨。这家公司由神户制钢在2013年10月宣布成立,位于天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大众、通用、奔驰等欧美系和丰田、本田等日本系车客户。神户制钢当时主要基于看好中国市场及本土化生产。
早在2010年,神户制钢在中国还成立了神钢汽车铝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并于2012年8月实现量产。主要生产及销售汽车用铝制悬挂臂,客户以中国国内的汽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厂商为主。
神户制钢此前在铝业务板块也保持着良好的信誉,10月10日,国内最大铝加工企业的一名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就提到,“在汽车用铝等方面,神户制钢之前口碑都是不错的。”只不过,经过此番篡改性能数据事件,神户制钢铝业务、甚至神户制钢未来的命运或都将蒙上阴影。
吴保宁认为,连续丑闻将重创整个日本制造业的形象,同时,“丑闻将促使日本企业强化内部相互监管,也将促使日本各界反思、重审行业状况,推动相关法律和标准的科学制定”。
“日本制造”出了什么问题?
《金融时报》9日表示,这桩丑闻是对这家日本第三大钢铁制造商的一次打击,并且凸显出对检验和质量控制的更广泛担忧。不过,因此次造假丑闻而受到打击的可能不仅限于神户制钢一家企业。以高质量著称的“日本制造”,近年来正遭受到一连串造假丑闻的打击。
就在上个月18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在调查中发现了日产汽车出厂前的最终检查是由未被日产认定为正规检查员的“辅助检查员”实施的。日产汽车9月29日不得不宣布停止销售店铺库存的约6万辆新车。如果发现已出售的车辆也有上述违规问题,可能召回多达100万辆汽车。
今年6月,日本高田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八年以前,高田公司缺陷安全气囊的召回演变成了汽车业史上最大的安全危机。高田公司在今年年初承认,隐匿其生产的安全气囊致命风险长达15年,并同意向美国监管部门、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支付共计10亿美元。截至2017年5月,本田、丰田、日产、宝马、奔驰、特斯拉等19家汽车制造商在全球市场召回汽车高达1.2亿辆。
去年4月份的三菱汽车“燃效门”也令日本制造业企业的信誉备受打击。2016年4月,日本三菱汽车工业公司承认,企业在燃油经济性测试中夸大了汽车的燃油效率,美化了油耗数值。据调查报告显示,三菱汽车修改燃效数据的行为已经持续了25年。三菱汽车不得已向日产公司寻求资金援助,最终日产公司同意以22亿美元收购了三菱汽车三分之一的股份。
张建指出,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位于前后两端的技术专利和品牌服务附加值高,而中间的生产领域附加值很低。这一“微笑曲线”在日本制造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根源,本来应该来源于通过革新生产和物流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由于日本国内的经济长期低迷,企业不愿意将钱用在国内工厂的效率提高上,反而更加热衷于在海外进行投资。很多企业宁可走“旁门左道”来扩大利润,也不愿意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做文章。”张建说。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制造业暴露出的问题源于三方面因素:
第一,对制造业从法律和标准上加强管理,提高了制造业的成本;
第二,材料、零部件供应商背负着来自下游企业的巨大降低成本的压力;
第三,企业内部利益驱使,强调创利创收,忘记和忽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遵纪守法。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认为,“日本企业目前确实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在成本优势上逊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研发处于停滞且劳动力短缺。但是日本制造业在上个世纪所积累起来的强大优势,其水平仍然令很多国家难以企及,追赶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新垣结衣也想结婚?10位女星择偶条件公开!说不定你我还有机会…
TAG:霓虹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