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中國成立以來,他是第一位以軍人的身份,登上春晚舞台的開國將帥

新中國成立以來,他是第一位以軍人的身份,登上春晚舞台的開國將帥

春晚的相聲小品類節目,素來以膾炙人口為特色,通過生動形象的表演,給人以思想啟迪。在紀念國家九三閱兵的時刻,一個展現熱血男兒錚錚鐵骨的小品節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侯勇為主演的小品《將軍與士兵》,讓人看了直呼過癮。其中,一位百歲老人站起來向全國觀眾敬禮的畫面更是感動了不少的中國人。在這位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也看到了歷史風雲過後刻下的世紀滄桑。

這位老人便是張玉華少將,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位以軍人身份登上春晚舞台的開國將帥。張玉華的一生,可謂是坎坷挫折的一生。早年,張玉華在山東當地的鄉鎮上做教書先生,後來「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相繼淪陷,張玉華便投筆從戎,誓與國家共存亡,隨後被編入山東抗日救國軍,正式參軍入伍。

抗戰期間,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張玉華的身影。每逢作戰,衝鋒在前的都是瘦瘦黑黑的張玉華,每次挑兵點將,勇往直前的也是張玉華。也正因為這樣,當時的張玉華雖然年紀不大,可負傷不少,甚至腹部至今還留有當時的彈片。

東北地區戰事告急,張玉華便作為精銳部隊的一員,跟著隊伍來到東北,相繼參與了平津戰役、遼瀋戰役等讓人至今還聞之色變的殘酷戰爭。海南地區形勢緊張,張玉華便又浩浩湯湯地向海南開拔,成功解放了海南島。抗美援朝人手不夠,張玉華二話不說帶著自己手下的兄弟沖了上去,並且創下了全殲韓國一個師兵力的記錄。

新中國成立,張玉華當之無愧地被封為大校軍銜,後又升職少將,直到晚年退休。可閑下來的張玉華並沒有選擇安度晚年,而是又奔忙在了幫助貧困地區人民脫貧的道路上。他先後多次下鄉進行實地考察,並且將自己退休工資的百分之四十都捐贈了出去。就在年近百歲高齡的時候,張玉華老人還親自將自己的積蓄送到了山西和內蒙古貧困人口的手上。除此之外,張玉華老人還在閑暇時候走進課堂,義務為在校就讀的孩子們進行思想教育,主動擔負起了校外輔導員的角色。

2012年,在大家的共同推舉下,張玉華老人被評為了新一期「中國好人」。可張玉華卻覺得自己受之有愧,他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他說,「生而為人,就要學會感恩。我這一輩子沒有干別的事情,就是在感恩自己的三個母親。第一個母親是生我養我的母親,她給了我生命,她的恩情我用盡一生也償還不完。第二個母親是人民群眾,我在部隊三次負傷,每次都是靠著人民群眾救助才撿回了性命。第三個母親是時刻教育我的黨,沒有黨如沐春風的教化,就沒有今天的張玉華。」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時候,人們看到了鏡頭前敬起標準軍禮的張玉華,央視春晚《將軍與士兵》小品為九三閱兵獻禮的時候,感動我們的依舊是張玉華敬起的標準軍禮。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背後,是中國擔當,是我們熊熊燃燒的赤子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哥中外史 的精彩文章:

開國上將黃永勝天不怕地不怕,唯獨怕羅政委,成了部隊中公開的秘密
周總理機智回答二三刁難問,不愧是外交王子!
他是劉伯承麾下的主將之一,本該授予中將,因犯一錯誤,降成大校
開國上將「摳門」了一輩子,坐著三輪車去中南海開會,結果被警衛員攔下

TAG:黑哥中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