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大事者,班子很重要:袁世凱是如何打造北洋系班底的!

成大事者,班子很重要:袁世凱是如何打造北洋系班底的!

大事能不能做成,班子很重要,組建一個新軍班底對袁世凱來說特別重要。起步期間用人嘛,當然是得先考慮熟悉的人。袁世凱首先用的是一些在朝鮮時的老部下擔任各級軍官,一起摸爬滾打很多年的老人兒,肯定靠得住,而且軍事素質也不錯。新式軍隊,當然對新式人才很是需要,袁將軍又從李中堂辦的北洋武備學堂中挑選了一些優秀的畢業生。淮軍雖然已經衰落,但其中也不乏俊才,所以袁世凱又請李鴻章幫忙推薦了一些淮軍舊將,這也顯示出人家袁世凱是個戀舊的人,沒有忘記知遇恩人李中堂。

李鴻章是袁世凱的恩人

擔任左翼翼長的人叫薑桂題,此人是淮軍宿將,甲午戰爭中在宋慶麾下,官至總兵,甲午慘敗曾被撤職。

薑桂題,淮軍老將!

右翼翼長為龔元友,此人亦是淮軍舊人,劉銘傳門下出身。

統帶有段祺瑞、楊榮泰、吳長純、徐邦傑、任永清、王士珍等人。

執法營務處總辦叫王英楷,這位是個東北人,奉天海城人,此人原先是個教書匠,甲午戰起,這人在地方上組織民間商團武裝,打過幾個硬仗。袁世凱在遼東辦理大軍糧草的時候,認識了這個東北漢子,很是賞識,所以現在起用。

擔任參謀營務處總辦,就是總參謀長的人是袁世凱的老哥們徐大哥徐世昌。當年袁世凱在陳州仰山堂讀書時,結識了窮秀才徐世昌,兩人結為好友,並拜為把兄弟。後來徐進京趕考,袁世凱還贈送了盤纏。此時徐世昌已飛黃騰達,成為翰林院編修,又兼充國史館協修、武英殿協修。1896年12月,徐世昌的媽媽病故了,所以按照禮制他得回家丁憂三年,也就是停止工作三年。1897年8月,袁世凱就向朝廷上摺子調徐大哥來小站幫忙。徐大哥很樂意來幫袁老弟的忙,一個是為了報當年接濟之恩。同時徐世昌也深知在「整軍經武」的大環境下,文官前途不大,棄文從武方能騰達。徐世昌來小站後,袁世凱給他封了個稽查全軍參謀軍務營務處「頭銜」這個古怪的名字是袁自己想出來的,實際就是參謀長。 徐雖為文人,不懂軍事,但他足智多謀,在小站練兵中為袁世凱立下了汗馬功勞。

徐世昌,袁世凱老友

此外,袁世凱還請來另一位老朋友唐紹儀當軍中文案,相當於秘書長兼外交處長。這位唐某人早在19世紀70年代就在美國留學,英文那是相當地棒,後來又在朝鮮混過幾年,他和袁世凱就是在朝鮮認識的。

新式軍隊對新式人才有著很高的要求,咱們再來看看新建陸軍的新式人才。為了招攬具有新式軍事知識的人才,袁世凱請他的老朋友蔭昌為他舉薦人才。蔭昌曾擔任過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總辦,該學堂是1885年李鴻章在天津創辦的,是中國第一所以西式兵法培養陸軍軍官的學校。蔭昌推薦了武備學堂畢業的高材生梁華殿和王士珍二人來小站,可梁到任不久,在一次夜操時失足落水身亡。接著,袁世凱又從武備學堂畢業生中物色到馮國璋和段祺瑞二人。

段祺瑞,現代軍事人才

馮國璋畢業後留校當教習,但他不安於位,投身於聶士成的武衛軍,並參加了甲午之戰。 戰爭結束後他到駐日公使館當武官,考察了日本軍事,回國後將自己編寫的關於日本軍制的兵書進呈聶士成閱覽。聶士成知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正急需人才,於是將馮國璋的書轉給袁世凱,袁看後大喜,將馮調到小站任督操營務處幫辦,後升為總辦。

馮國璋

段祺瑞於武備學堂炮兵班畢業後,被李鴻章派往德國學習軍事,回國後到威海衛炮兵學堂任教師。袁世凱將其調到小站任炮兵營管帶。

王士珍於武備學堂畢業後,到正定主辦隨營炮隊學堂。甲午之戰中帶學生入朝參戰,後在聶士成軍中供職。袁將他調小站後任督操營務處幫辦,後提升為工程營統帶。

王士珍

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三人到小站後成為袁世凱練兵的重要助手,這三個人後來被人們稱為「北洋三傑」。 這個說法的最初來歷。據說是一次德國教官在閱操時,看到三人帶訓練時的情景,於是揮鞭一指說「此三人者,堪稱北洋軍中之傑。」後來人們又以各自性格將這三人形象化地稱為「王龍」、「段虎」、「馮狗」。

被袁世凱網羅到麾下的,還有段芝貴、王占元、張懷芝、雷震春、田中玉、陸建章、曹錕、張勳、倪嗣沖、阮中樞等人,這些人在日後民國歷史上都是大大小小的風雲人物。

袁世凱是見過西化日本軍隊的厲害,那真是讓人刻骨銘心啊!日本軍隊的強,不僅僅在於裝備的強,還在於士兵素質的高。新建陸軍雖然有了幾個新式軍官人才,但士兵的素質還沒有西化。所以,袁世凱很重視士兵的教育培訓,成立了步兵、炮兵、工程兵和德國語言各個隨營學堂,以及講武堂、學兵營,讓士兵即時學習西方軍事知識,培養造就新的軍事人才。

機構是比較完善了,那麼袁將軍又是如何練兵的呢?

袁世凱為編練好新建陸軍。確實動了一番腦筋。他深知舊軍隊的陋習和弊端,因此首先從兵源方面抓起。他在招募新兵時一改舊軍隊的方式,要求所招的士兵是年齡在20歲左右的農民,身體強壯,樸實。老弱病殘、吸食鴉片、嬌生慣養等人一律不要。他認為:一是當兵要有強健的身體,要能吃苦。二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聽話好管理。小袁對於兵源的要求和當年曾文正公「以書生領山農」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兵嘛,樸實點好管。

新軍隊,新氣象,訓練方法必須向世界強國的軍隊看齊。在練兵思想方面,袁世凱採用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建制、戰術、技術和操典。由洋教官進行訓練。訓練中結合中國實際,制訂了《練兵要則》,《營制》,《餉章》等。徐世昌還根據西方軍事理論先後編寫了《新建陸軍兵略錄存》和《新建陸軍操法詳晰圖說》,讓不大識字的士兵一看圖就能一目了然,參照圖畫進行操練。後來在徐世昌主持下,還陸續出版過《戰法學》、《戰略學》、《陸戰新法》《德國軍政要義》、《日本陸軍大學戰術講義》等軍事理論書,掀起了學習研究西方軍事理論的熱潮。

袁世凱編練新軍採用的是西方軍隊管理方法,制訂了很多規章制度。最初是由洋教官提出基本訓練29條,小袁看後認為非常重要,要求官兵必條條留心,不可偷懶。以後在訓練中逐步制定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如《操場暫行規定》、《出操規則》、《打靶法式》、《將領督操》、《行軍暫行章程》等,這與舊軍隊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訓練方法上,袁世凱要求一是先官後兵,按級施教。他把一些有文化的士官選送到隨營學堂進行培訓。結業後將這些人分到各營逐級訓練。二是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新兵入伍先進行3個月基本訓練,主要是單操、隊列和體能,然後再持槍操練,最後是訓練實戰動作要領。三是先分後合,由簡入繁。袁世凱將舊軍隊「五五」建制改為隊、哨、棚三級建制,先以棚為單位訓練,然後逐級合練,最後是對抗演習。四是嚴格要求,賞罰分明。在訓練中對吃苦耐勞、紀律嚴明、動作達標者給予獎賞,對未達標者由督操官留下加操,對訓練不力或違犯紀律者嚴加懲辦。

大清帝國晚期,軍隊中吃空額、剋扣軍餉的事情已經成為一種不再潛藏的「潛規則」,反而是如果軍官不吃空額,不剋扣士兵軍餉到成了不正常的現象。腐敗的軍隊,必然是沒有戰鬥力的軍隊。

為了顯示新軍隊與舊軍隊的不同,同時也為了培植個人勢力,培養官兵絕對服從的意識,袁世凱一改舊軍隊吃空額,剋扣軍餉的劣習。每次發餉他都親自監督營官,把軍餉足額發到士兵手中。士兵看到跟著袁大帥真的不會吃虧,那還能不從內心深處地服從他、追隨他嗎?

一個軍隊的基礎是士兵,好的統帥必須是個能夠和士兵親密接觸的人。袁世凱就是這樣的統帥。他經常深入各營,接近下級軍官和士兵,對各級軍官和幕僚,甚至棚頭,幾乎都能叫出名字,並了解他們的性格和優缺點,以便用其所長。他還經常親臨現場觀看操練,有一次要閱兵時下起大雨,有人要給他打傘,他堅決不讓,說:「士兵都在雨中,我怎麼不能」。為了激發官兵的訓練熱情和效忠思想,徐世昌還編寫了《勸兵歌》、《對兵歌》、《行軍歌》等等,使軍隊面貌煥然一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樂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周總理三年困難時期到處為災區討糧,在江西用3杯酒換到3億斤糧
「八仙過海」中的八仙是否真的存在:他們又都身懷哪些絕技
經過200多年的繁衍,20多萬朱明子孫,最終吃垮了大明王朝
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是誰?

TAG:樂樂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