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最欣賞的一位奇女子……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最欣賞的一位奇女子……

周末好!今天,東方君給大家介紹一位奇女子,她就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備受尊敬的女詩人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說起女詩人,大家熟悉的可能是李清照,或是艾米莉·迪金森,對伊麗莎白·勃朗寧或許知之甚少。今天就聽東方君來給你講講她的故事。

伊麗莎白·勃朗寧出身於富裕家庭,

天資聰穎的她在詩歌方面才華出眾,

但幼年的一次事故使她終年卧床不起。

她被各種疾病纏身,

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

詩人羅伯特·勃朗寧走進了她的生活。

自此,她的世界因他的愛情和鼓勵而徹底改變:

她不僅恢復了健康,而且與勃朗寧結婚生子。

兩個因詩歌而結緣的戀人從此成就了一段詩壇佳話。

她的一生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

詩如人生,人生如詩

在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的生命歷程中,詩歌就像是一隻命運之手。她生命中所有的主要事件似乎都與她的詩歌不謀而合。詩歌使她出名,給她撫慰,讓她獲得安逸,為她消愁解憂。詩歌使她和丈夫結緣,並(間接地)使她擺脫了父親。詩歌不僅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她靈魂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s life, poetry played the hand of fate. All of the major events that took place in her life seem to coincide with her poetry. Poetry made her famous. It gave her solace and comfort, somewhere to drown her sorrow. It introduced her to her husband and (indirectly) divorced her from her father. Poetry was not only a part of her life but an integral part of her soul.

創作的開始

這一切要從瑪麗·格雷厄姆·克拉克與愛德華·莫爾頓的婚姻說起。這兩人婚後不久,愛德華·莫爾頓就繼承了家族在牙買加的一個甘蔗種植園,並開始採用巴雷特這個姓(編註:該姓為愛德華·莫爾頓母親一方祖先的姓氏)。他們的長女於1806年3月6日在英格蘭達勒姆郡的考克斯霍莊園出生,取名伊麗莎白·巴雷特。伊麗莎白以後將成為12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在這12個孩子中,伊麗莎白·巴雷特和弟弟愛德華最為親近,總是親熱地喊他「弟兒」,而他也親熱地稱她為「白」。他們都快樂地生活在赫里福郡萊德伯里附近的赫普恩德——伊麗莎白·巴雷特的父親建造的一所鄉村住宅里,住宅帶有摩爾式窗戶和塔樓。

伊麗莎白·巴雷特八歲時開始接受教育,由一位家庭教師為她授課。很快,伊麗莎白的學習天賦就顯露無遺。她九歲之前就已經能讀荷馬的原著,當不再有家庭教師教她時,她就通過學習愛德華的課程來自學,同時進行持續不斷的閱讀。但更為重要的是,她不僅酷愛學習,而且對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人推測她很小年紀就開始寫詩了,但她有據可查的最早作品是《馬拉松之戰》,這是她12歲時所寫的一部四卷本的長篇敘事詩。他父親於1820年自費出版了這部長詩。12歲左右時她還開始寫日記,日記名叫《備忘錄:伊麗莎白·巴雷特的日思夜想》。日記有一千字左右,內容涉及廣泛,既有關於天賦觀念的學說,又有對作者個人性格的描寫。通過閱讀這本日記我們可以看出,伊麗莎白在12歲時就已經形成了她那成熟風格所特有的藝術張力。

悲劇性的缺點

伊麗莎白·巴雷特在她的日記里寫下了下面這段話:「我很有激情,但我身上最具支配性的情緒卻是急躁。我可以坦承自己的想法而不覺得丟臉,我願意為自己的過失而懺悔,我也可以毫無怨恨地寬恕別人。但急躁的情緒讓我犯下了太多的錯誤,甚至都來不及懺悔。」

I am very passionate but impatience is my ruling passion. I can confess without shame and I am willing to repent and I can forgive without malice but impatience leads me into more faults that I can repent.

在1815年以前,伊麗莎白還是一個比較健康的女孩。但有一次,她正等人幫她給小馬裝馬鞍時,她那悲劇性的毛病又犯了——她開始急躁起來。在自己嘗試著給小馬上馬鞍時,她仰面朝後摔倒了,馬鞍砸在了她的身上。這一事故改變了她以後的人生。她被診斷出脊椎受損,這樣她就必須長期卧病在床。在折磨她此後一生的諸多疾病中,這僅僅是個開頭。

1821年,伊麗莎白得了呼吸道感染,這種病疑似肺結核。在寫給朋友米特福德小姐的信中,她這樣描述自己的病情:持續地咳嗽,吐血。在這一病症的早期階段,她被科克爾醫生診斷為患了神經紊亂症。科克爾醫生給她開了鴉片,結果她服用成癮,再也戒不掉。在以後的生活中,她一直是個癮君子。1822年,她開始創作《〈論心智〉及其他詩作》,該書於1826年出版。1825年,《玫瑰與西風之神》由《文學報》發表。這首詩的發表是一個轉折點,因為這是她的第一首不是由父親私人出資發表的詩。伊麗莎白的文學生涯由此進入始創期。

希望的終結

1827年,巴雷特家開始走向衰敗。牙買加的甘蔗種植園開始歉收。接著,在1828年,巴雷特夫人病逝,丟下了孩子和傷心欲絕的丈夫——為了減輕妻子的病痛,他已債台高築。妻子去世後,巴雷特先生的甘蔗種植園也由於經營不善以及奴隸的騷亂而損失慘重。雖然巴雷特家從沒有遭受過太大的經濟困難,但巴雷特先生還是在1832年賣掉了赫普恩德。他們從那裡搬到了西德茅斯,又從西德茅斯搬到了格洛斯特廣場74號,最後定居在溫坡街50號。在1827到1832年這段時間裡,伊麗莎白·巴雷特生活中的一個亮點就是遇到了盲人學者休·斯圖爾特·博伊德,他鼓勵她學習古典文學。

虛弱的身體

1838年,伊麗莎白·巴雷特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有人揣測她或許得了脊柱結核;她長期咳嗽也可能是肺結核引起的。8月,伊麗莎白去了海濱之城托基,希望能在那裡恢復健康。她還請求父親讓愛德華和她一起住。這個決定後來讓她後悔莫及,因為兩年後愛德華在巴巴科姆海灣溺水身亡。對於請求父親讓愛德華和自己住在一起一事,伊麗莎白永遠都無法原諒自己。1841年,伊麗莎白返回溫坡街50號,她對父親的依賴與日俱增。

伊麗莎白·巴雷特

專橫的家長

自從伊麗莎白·巴雷特的母親在1828年去世以後,巴雷特先生就變得愈加專橫,如同暴君一般。他不允許孩子中的任何一個結婚。即使孩子們都已二十多歲,但他們要想請朋友們來家裡吃個飯,還要經過他的批准和許可。

伊麗莎白·巴雷特回到溫坡街以後,就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整天一個人躺在房間里,只見自己的家人和幾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她在閱讀和寫詩中尋求安慰。

「When Elizabeth Barrett went back to Wimpole street, she lived as a recluse, lying alone in her room, only seeing her family and a select few friends. Barrett now took solace in reading and writing poems.」

浪漫的愛情

伊麗莎白·巴雷特的詩作《傑拉丁女士的求婚》意義非同尋常,因為這首詩讓她結識了她的丈夫羅伯特·勃朗寧。在《傑拉丁女士的求婚》中,她提到了勃朗寧的作品。

勃朗寧也拜讀了她的《傑拉丁女士的求婚》。他非常渴望見一見這位女詩人,她的詩歌撥動了他的心弦。雖然她身染疾病,離群索居,又比他大六歲,但他還是愛上了她,早在見到她本人之前就愛上了她。一位名叫約翰·凱尼恩的男士安排了他們的會面,而巴雷特先生也同意了他們見面,因為他把羅伯特·勃朗寧當成了喜愛他女兒文學作品的仰慕者。

他們見面後不久,勃朗寧就表達了他對伊麗莎白的愛慕之情。那封開啟了19世紀最著名的愛情故事的信箋如此開篇:「我發自內心地喜愛你的詩作,親愛的巴雷特小姐。」在兩人20個月的戀愛過程中,他們一共交換了574封信件。

隨著他們戀情的加深,巴雷特先生對女兒的專橫控制也越來越嚴。他只有一個規定,鐵律如山,雷打不動: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誰都不許結婚。那三個在他在世期間膽敢違抗的子女都被剝奪了繼承權。對他來說,他們已經死去。伊麗莎白·巴雷特就是這三個子女中的一個,而且巴雷特先生言出必行,他們從此再也沒有和解。1846年9月12日,伊麗莎白·巴雷特成了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成了羅伯特·勃朗寧摯愛的妻子。婚後,勃朗寧就悄悄帶著他的新婚妻子去了義大利,他們從比薩遊覽到羅馬,又到佛羅倫薩。最後,夫妻倆在佛羅倫薩定居。他們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羅伯特·懷德曼·巴雷特·勃朗寧於1849年3月出生。

伊麗莎白·巴雷特和丈夫羅伯特·勃朗寧

對於伊麗莎白來說,義大利是一個讓她感覺放鬆的地方。這裡的生活豐富而又充實,義大利對她來說象徵著啟迪、美麗和力量,而英格蘭則代表著悲傷和憂鬱。在這裡,伊麗莎白找到了她在溫坡街永遠都無法擁有的興趣愛好。

Italy was a sense of release for Elizabeth. Life was rich and full, and Italy became a place of enlightenment, beauty and strength, whereas England represented sorrow and depression. Elizabeth found interests that she never would have enjoyed had she stayed at the Wimpole address.

美麗的結局

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的父親於1857年去世,四年後,她的健康狀況惡化——這是最後一次。1861年6月29日,她在丈夫的懷抱里離開了人世。她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真的很美」。她吸了最後一口氣,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的不僅是她的丈夫和兒子,還有膾炙人口的詩歌遺產,永遠為人們所銘記。

Four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her father in 1857,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s health failed her for the last time. She died on June 29, 1861 in the arms of her husband. Her last words were 「It is beautiful.」 She took her last breath and left the world, leaving behind not only a husband and a son, but a legacy of beloved poetry that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在詩中如此表達對丈夫羅伯特·勃朗寧真摯的愛:

How Do I Love Thee? (Sonnet 43)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

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I love thee to the level of every day』s

Most quiet need, by sun and candle-light.

I love thee freely, as men strive for right.

I love thee purely, as they turn from praise.

I love thee with the passion put to use

In my old griefs, and with my childhood』s faith.

I love thee with a love I seemed to lose

With my lost saints. 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 tears, of all my life; and, 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在關於愛情的諸多詩句中,有沒有哪句深深打動了你,被你奉為經典,影響著你的愛情觀?歡迎留言給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英語 的精彩文章:

《白夜追兇》口碑炸裂,潘粵明終於不再只是「前夫哥」
四、六級口語考試全面解析
十月佳節,繽紛多彩
晨讀行動 我陪你變老
中國優秀小說這麼多,為何這本更容易征服世界?

TAG:新東方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