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最多人用過的中醫痛風方劑,辨證加減功效不凡!
臨床上痛風患者濕熱、瘀血、痰濁、內虛者均可見到,但門診患者常因痛風急性發病,單關節疼痛難忍來診者居多,此類患者因濕濁內盛,瘀而化熱者居多,常見濕熱蘊結型。治療中當重視以濕熱論治為主,兼夾活血、祛痰濁、補虛弱,治療時重在清化濕熱,多以丹溪痛風方為基礎方,辨證加減。
患某,男,47歲, 2016 年8 月初診。患者已有13 年痛風史,首發於左踇趾關節,服秋水仙鹼後好轉,後每年都有發作,再發作時繼續服用秋水仙鹼。近2 年來每年發作6、7 次,就診前一日再次發作,查血尿酸: 542μmol/L,現右腕、右踝拇指關節痛風石,紅腫疼痛,二便可,舌質紅苔黃膩,脈沉弦。
辨證為濕熱蘊結型痛風,擬祛瘀除濕,清熱解毒。處方:蒼朮、黃柏、制天南星、酒地龍、桃仁、防己各10g,虎杖、金銀花、鬼針草各15g,炒山楂、澤蘭各12g,土茯苓、薏苡仁各20g,鬼箭羽、重樓各9g,忍冬藤30g。7 劑,每劑先煎兩次口服,用藥渣再煎一次加入芒硝,待水溫約37度左右時浸泡四肢關節。
一周後二診:患者右腕、右踝關節腫痛較前明顯減輕,口微干,舌淡紅,苔薄黃。在原方基礎上加用石斛12g,生地黃10g,用法同前。一周後三診:患者右腕、右踝關節已不腫痛,其他無明顯不適,查血尿酸362μmol/L,舌淡紅,苔薄膩。患者痛風急性期已得到控制,為鞏固治療,予原處方,7劑,分14 天分服。隨診6個月,未見痛風複發。
按:上方以丹溪痛風方為基礎方立意,在於以辛熱之劑,流散寒濕,開發腠理,使其血得行,與氣相和,上中下疼痛自安。方中天南星、蒼朮、黃柏、川芎、白芷、神曲、桃仁、威靈仙、羌活、防己、桂枝、紅花、龍膽草諸葯同用,上中下兼治,祛風濕,化痰瘀,散風邪以溫通,瀉蘊熱以清利。
而中藥外洗是通過溫熱作用直接通過局部孔竅經穴,滲透、吸收、擴散達到清熱解毒,抗炎消腫,健脾扶正固本功效,同時避免了腸胃、靜脈、肌肉等途徑而產生的藥物毒副作用和抗藥性弊端,所以中藥熏洗既能增強局部藥物濃度達到「治病求本」之目的,又能補「內治法之不及」是藥物療法與物理療法有機結合,操作方法簡單,療效可靠。
辨證加減:若患者感患處灼熱較甚,加用知母、忍冬藤、山慈菇、紫花地丁等以清解熱毒;患者有納差、便溏等脾胃虛弱表現,加薏苡仁、陳皮、山楂等健脾養胃;患者有胃陰虛表現加用新鮮鐵皮石斛、生地黃以滋胃陰;患者同時患有腎結石,則加用金錢草、滑石通淋排石;患者經久不愈,瘀血嚴重,可重用蟲類藥物,如土鱉蟲、地龍、蜈蚣、蘄蛇、穿山甲等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不想下半輩子染上痛風,1個「地雷」堅決別踩!
※痛風患者飲食宜忌,這些食物不能吃,吃一次就發作一次!
※你知道溶解痛風石與手術取石的區別嗎?
※痛風的4個等級,前3個等級還有救,第4等級醫生也直搖頭
※痛風是「吃出來的」,這樣飲食能把痛風吃回去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