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人看《紅樓夢》:包羅順治與康熙兩朝八十年歷史

清人看《紅樓夢》:包羅順治與康熙兩朝八十年歷史

作者:史遇春

很早,在聽人家講《紅樓夢》時,就有事涉明珠一說。

讀清人筆記,孫靜庵(生平未詳)在《棲霞閣野乘》卷上《〈紅樓夢〉包羅順康兩朝八十年之歷史》中,對《紅樓夢》事涉明珠一說持否定態度。但是,他卻把對《紅樓夢》的認知,又提升了一個層次,直接說此書包羅了清朝順治與康熙兩朝八十年的歷史。

清世祖順治在位十八年: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至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清聖祖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

順治與康熙兩朝,合計79年。筆記作者取整,說是兩朝八十年年歷史。

話入正題。

《紅樓夢》這本書,品評論說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都沒能看透書中的宏大意旨。

筆記作者懷疑,《紅樓夢》所隱含的內容、所隱喻的事實,肯定是清朝江山社稷第一等的大事,而不是僅僅無味地記載私人家裡的掌故軼事。

有人說,《紅樓夢》肯定記述的是大學士明珠的家事,這也不過是一孔之見罷了。

《紅樓夢》中,賈赦、賈政的父親,名字叫做賈代善。代善這個名字,就有跡可尋。

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禮烈親王的名字,就是代善。由此可知,代善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個真實的「明珠」。如此,則《紅樓夢》所記,應該就是清朝前期的歷史了。

接著,筆記作者又列舉了幾條自己所推測的見解,目的是希望善於讀《紅樓夢》者,能夠知曉他的想法,並且有所啟發吧。

林黛玉與薛寶釵兩個人爭賈寶玉。

筆記作者認為,其實就是映照康熙末年,允祀(即胤禩)等人爭奪嫡位一事。

其實,所謂的「寶玉」,原本就不是個人,而是個物件。這個物件不是別的,其實就寓言著象徵江山社稷權威的「玉璽」。簡而言之:寶玉寓玉璽。所以,《紅樓夢》的作者,在書中也說得非常明白,寶玉原來就是一塊頑石。

黛玉的名字,取「黛」字下半結構中的「黑」字,與「玉」結合,去掉「黑」字的四點底,就可以組成「代理」兩個字。所謂「代理」,其實,就是「指代的是理親王」。

理親王本來是皇次子,所以,就用雙木合成的「林」字來影射他。

作者這樣的用意,還怕讀者不明白,於是,又故意在賈迎春那裡用了一次,給她起了外號,叫做「二木頭」。二木頭就是一個林,迎春也是排行第二的。

薛寶釵的影子是花襲人。

《紅樓夢》的作者,在寫寶釵的過程中,因為不能在寶釵那裡極情盡致,所以,又塑造了一個襲人,來彌補書寫寶釵時留下的不足。

「襲人」二字拆開,儼然就是「龍衣人」了。

結合以上所述,寶玉寓玉璽;黛玉影射理親王;襲人是寶釵的影子,而她又是「龍衣人」。黛玉與寶釵爭寶玉,而康熙後期,確實有廢太子之事,有諸子爭權之實。

一切似乎就很清楚了。

這才是《紅樓夢》一書的第一等大事。

《紅樓夢》一書,所包羅的內容十分廣闊,當然不僅僅只有上述的第一等大事。

事實上,可以這麼說,清朝順治與康熙兩朝八十年的歷史,全部都在書中。

《紅樓夢》中的海外女子,就是明指延平王鄭經佔據台灣一事。

《紅樓夢》中的焦大,應該指的是洪承疇。

洪承疇晚年不再掌握權柄之後,他閑居無事,失意無聊。筆記作者孫靜庵曾在某一部筆記小說中讀過洪承疇的幾則軼事。焦大酒醉後的自表戰功,與筆記小說中的洪承疇軼事十分符合。

《紅樓夢》的妙玉,肯定就是吳梅村(偉業)。

妙玉走火入魔之後,遇到劫難;也就是吳梅村所寫的自己在家安居,被朝廷追索,自己不得已才出仕滿清。

吳梅村是吳人,妙玉也是吳人。妙玉自己就住在大觀園中,而她常常自稱是檻外人,明明顯示的就是不臣的意思。這與吳梅村類似。

另,關於吳梅村出仕清廷一事,可以參看《桃花扇餘韻》這一齣戲,當時,官府點派差役之後,差役們就拿著牌票(舊時官方為某具體目的而填發的固定格式的書面命令,差役執行時持為憑證。)去尋訪前代的遺民。由此可知,吳梅村之出仕清廷,肯定是備受逼迫了。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應當就是指宛平相國王文靖(熙)。

康熙執政期間,漢大臣有權力,能為一時之重的,以王熙為第一。《紅樓夢》一書中,也說王熙鳳就是一男子。

文中相關:

【納蘭明珠】(公元1635年~公元1708年),字端范,滿洲正黃旗人,康熙朝重臣,歷任內務府總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職。在康熙議撤三藩、統一台灣以及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有積極作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因朋黨之罪被罷黜,後雖官復原職,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病故。

【愛新覺羅·代善】(公元1583年~公元1648年),又稱代善,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因作戰英勇,賜號「古英巴圖魯」,公元1616年(天命元年)被封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為四大貝勒之首,以序稱大貝勒。努爾哈赤逝世後,主持諸貝勒擁皇太極繼位。公元1635年(天聰九年),被皇太極斥為輕視君上、貪財違法、虐待屬人。公元1636年(崇德元年),被封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次年,被皇太極復斥為越分妄行、輕君蔑法,漸賦閑家居,不問朝政。皇太極一朝,因其年長位尊,一直遭壓抑。公元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極逝世,為消弭內鬥,擁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病死北京,終年66歲 。賜祭葬,立碑紀功。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追謚曰烈。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入祀盛京賢王祠。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配享太廟。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公元1681年~公元1726年),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帝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為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與其同黨躍躍欲試。康熙帝對其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個人威望及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並不肯認輸,康熙朝最後十年,未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康熙帝駕崩,本以為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雍正帝上位後,改其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理親王】愛新覺羅·胤礽(公元1674年~公元1725年),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聖祖康熙第二子,母為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自幼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二月,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後康熙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月,以罪廢拘,繫於咸安宮;同年十二月釋放。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月,復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十月,再以罪廢黜,仍禁錮咸安宮。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享年五十一歲。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謚曰密。有作品見《康熙朝雅頌集》、《晚晴簃詩匯》。

【延平王】(公元1642年~公元1681年),即鄭經,一名鄭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昵稱「錦舍」,籍貫福建泉州,台灣明鄭時期的統治者,鄭成功長子,襲封其父延平郡王爵位。嗣位期間,曾與清廷展開多次談判,堅持采朝鮮不削髮、不入貢之例,但都沒有得到正面回應。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接受靖南王耿精忠請援,率軍東渡福建;收回廈門,並收漳州、泉州與潮州三府,進而攻下廣東惠州。率兵西征,請耿精忠如約撥船及地方安插兵士。耿精忠不答,雙方交惡。廣東平南王尚之信、福建靖南王耿精忠相繼為清廷平定,雲南平西王吳三桂亦死,鄭經勢力敗退,僅能守住廈門。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清將萬正色遣人遊說鄭軍水師副總督朱天貴(原為耿精忠部將)率艦300艘,將士2萬餘人降清,放棄廈門並班師回台,之後,沉迷酒色,翌年病歿。

【洪承疇】(公元1593 年~公元1665年),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戰敗,被清軍俘虜後投降,成為清廷的漢人大學士。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隨清軍入關。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宣導儒家學術,針對順治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見,為滿漢的合流打下基礎;建議清廷採納許多明朝典章制度,獻計甚多,大多被信納,加以推行,完善了清王朝的國家機器;為了鞏固清廷的統治,建議「習漢文,曉漢語」。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督清軍攻佔雲南後回北京。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自請致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逝世,謚文襄。

【吳梅村】(公元1609年~公元1672年),即吳偉業。明末清初詩人,太倉城廂鎮人,字駿公,號梅村,又號梅村居士,梅村叟,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舊史氏等。復社重要成員。多才多藝,學識淵博,著述甚多。工詩能文、熟悉音律、擅長度曲填詞,雜劇傳奇、繪畫等也深有造詣。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取經唐人,各體皆工,七言歌行自成一體,時稱「婁東派」,世稱「梅村體」。與錢謙益、龔鼎孽並稱「江左三大家」。一生寫詩千餘首。著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綏寇紀略》、《春秋地理志》等。

【王熙】(公元1628年~公元1703年)字子雍,順天宛平人,清初大臣,明朝禮部尚書王崇簡之子。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累遷右春坊諭德。累擢弘文院學士。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擢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考滿,加尚書銜。清聖祖康熙嗣位,改兼弘文院學士。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遷左都御史。遷工部尚書。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轉任武英殿大學士管兵部事。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調兵部。漢臣與聞軍機,自王熙始。丁憂,去職。康熙二十一年,即家拜保和殿大學士(公元1682年),兼禮部尚書。以和平寬大,宣上德意,與民休息。造次奏對,直陳無隱,上每傾聽。太祖實錄成,加太子太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以疾累疏乞休,溫旨慰留。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詔許致仕,晉少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卒,康熙帝命皇長子直郡王允禔、大學士馬齊臨喪,行拜奠禮,舉哀酹酒,恩禮有加,謚文靖。

(全文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遇到這樣的順治、康熙銅錢你就撿大漏了!
看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茨是怎樣評價康熙的,不愧為千古一帝
「康熙」再度同台主持 馬伊琍袁泉勾肩姐妹情深
中國最開明的帝王,被梁啟超稱為中國彼得大帝,不是康熙!
專家鑒寶:青花人物紋瓶 專家鑒定團估價:80000元人民幣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