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哪怕爬到食物鏈的頂端,我還是想吃臭的!

哪怕爬到食物鏈的頂端,我還是想吃臭的!

徽菜人嗜愛吃臭,臭豆腐、臭乾子、毛豆腐,都是安徽人喜愛的美味。未見其店,先聞其味。正宗的徽菜館裡都能聞到陣陣臭味,彷彿誰家馬桶堵了似的。而這徽菜里,最經典的名菜便是臭鱖魚,聞起來臭味難擋,吃起來齒間留香。

臭鱖魚又稱「腌鮮鱖魚」,在徽州的方言里,腌鮮就是臭的意思。臭鱖魚肉質鮮嫩、舒滑爽口,汁水濃儼,完美的保留了鱖魚本味的鮮美。咬一口,一股咸鮮在齒間散開,郁臭絲絲,卻又異香陣陣。

徽州人們是如何想到要把美味的鱖魚做成臭的呢?這就要說到臭鱖魚起源的故事了。

臭鱖魚的由來,純屬偶然。產自安徽池州秋浦河的秋浦鱖魚,較尋常鱖魚,肉質更加緊緻、鮮嫩,廣受人們喜愛。古時徽州的文人墨客尤是如此,故而多了許多長途販魚的徽商。

但就當時的保鮮技術而言,將秋浦鱖魚送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徽州並非易事,商人們只得趁天氣涼時,才去池州收購。但是有一天,在前往徽州販魚的路上,天氣突然熱了起來,等到了徽州,鱖魚已經開始發臭了。商人捨不得丟棄,處理一番,仍嘗試著烹飪,誰知味道極好。自此,臭鱖魚便在徽州流傳開來,更是憑藉這股臭味征服了所有徽州人,甚至形成了「魚不臭不吃」的風俗。

做一道正宗的臭鱖魚可不是易事,從鮮魚到上桌,至少經歷一周的時間。歷經幾百年的傳承,臭鱖魚還沿襲著古老的腌制手法。將鱖魚放入木桶,肚皮朝上,表面撒上精鹽,一層魚一層鹽,最後用石頭壓重。經過七天的腌制,石頭和鹽把魚內的腥味和水分擠出,魚肉充分入味,肉質更加緊緻、鮮味十足。

腌制好的鱖魚,散發出似臭非臭的氣味,這時候就可以上鍋烹飪了。將臭鱖魚洗凈,入油鍋略煎,再輔以姜、蒜、椒、醬、酒、筍等精心燒制,這道耗時一周的美味便大功造成了。

做好的臭鱖魚肉質雪白,用小勺一撥呈現出蒜瓣狀,夾起來刺肉分離,肉芯還泛著粉紅。這裡的紅暈是腌制過程中,血液緩慢流動形成的,紅暈沒有消失,代表著這是一條「好魚」。

經過發酵,臭鱖魚的魚肉變得非常結實,有一種勁道,入口能嚼,完全不膩,令人回味不窮。倘若把鱖魚比做女子,鮮魚便是情竇初開的少女,腌制後的鱖魚則是熟女,多了一絲韻味,更加的富有魅力。

世界上能吃臭的民族都有著不短的文化傳承。法國的藍紋乳酪,有著羊奶的奶香和藍莓醬的混合金屬味;韓國的鰩魚,散發著強烈刺鼻的氨氣;瑞典的鯡魚罐頭,一打開,彷彿喪屍潮爆發,聞了令人嘔吐不止。

臭是什麼?它是一個民族裡最值得被紀念的味覺文化。那些艱苦的日子裡,人們依然心存希望,因此他們學會了在臭中品嘗美味,帶著生的希望,他們頑強的走了下去,那些苦難也就成為了生命力最美好的回憶。

GIF/1K

整理編輯:馬小瘋

文字:馬小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鑒局局座 的精彩文章:

TAG:食鑒局局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