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這幾位書法大師的書法理論對後世學書者影響深遠
1、孫過庭書法理論
五乖五合」見於《書譜》
原文:神怡務閑,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遺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
翻譯:精神怡悅自在悠閑,是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是二合。時令溫和氣候濕潤,是三合。紙佳墨優利於發揮,是四合。突發靈感欲盡其興,是五合。心神不安事務纏身,是一不合。違背心意委屈情勢,是二不合。風乾氣燥烈日炎炎,是三不合。紙次墨劣兩不稱手,是四不合。情呆志怠身疲手懶,是五不合。
2、虞世南用筆書法理論
用筆時羊腕必須輕鬆而空虛。用筆過於遲緩就沒有筋了,過於迅速就沒有骨了。如果用側筆就遲緩不流暢,結果寫出的字就肉多骨少;用豎筆就毫端太直,寫出來的字顯得乾枯,露出骨來.領悟了其中的道理,就可以做到筆畫雖粗卻能鋒穎銳利,筆畫雖細卻能強壯有力,長的時候也不覺得它是多餘的,短的時候也不嫌它有什麼不足之處。
3、蔡邕書法理論
作書,是閑散的事。要作書先散心,放縱情性,然後作書。如果迫於事務,雖有中山兔毫這樣的好筆,也是寫不好的。大凡作書,首先要默坐靜靜地思考,任情適意,不要與人交談,心氣平和,神情專註,如同面對皇上,這樣就沒有寫不好的了。
作書的準則,必須心裡有書的形象。像坐像行,像飛像動,像往像來,像卧像起,像愁像喜,像蟲吃樹葉,像利劍長戈,像強弓硬矢,像水火,像雲霧,像日月。縱橫都有物可象徵的,才得稱之為書法。
4、趙孟頫用筆理論
其一,就是中鋒用筆。要求筆筆中鋒,讓每一筆劃都能呈現出立體的感覺。當然,我們不排斥側鋒,這裡只是強調中鋒寫出來的線條更能呈現線條的立體感。清代有位書論家,曾對篆書的中鋒用筆問題作過這樣的描述:背陽光一照,正中有一道黑線,周邊稍淡,叫做「綿裹鐵」云云。這就是他心目中的中鋒。其實在寫字的時候,並不是筆鋒始終都在筆畫的中心位置行走,只要筆鋒始終在筆畫的外邊沿線以內行走就是中鋒用筆。我們且看索靖的銀鉤蠶尾、王右軍的錐畫沙和印印泥、張長史的折釵股、顏魯公的屋漏法、懷素的飛鳥出林和驚蛇人草等等,都是同一種用筆方法,即中鋒用筆。其二,大概是以「氣」用筆。所謂以「氣」用筆,就是以氣馭筆,以意運筆。書法用筆自魏晉以來,講究「氣韻生動」,講究「骨法用筆」。無論是講究「風神」、「骨力」,還是講究「神采」、「意蘊」,都需要通過以「氣」用筆才能得以實現。通過以「氣」用筆,打造「輕靈虛無」韻的感覺。以「氣」用筆,使得筆下產生出活潑潑的生機。來源書法屋,書法屋中國書法學習網。其三,以文人的氣質用筆。「用筆」是書法家駕馭筆墨、抒發靈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書法主體的作用是關鍵所在。書寫者的審美情趣,要通過毫端達於紙上,人的精神、氣質、性情、學養全部體現於用筆線條之質感,通過用筆使轉而呈現出人文之質素。這正是書法能表現人文精神的奧妙所在。以文人的氣質用筆,似乎也是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的一個重要內容。
5、晉唐人寫字是沒有桌子的
「書法終止於1600年前,而那時還沒有桌子。」桌子出現很晚,大概到唐代後期才被使用,五代至北宋開始普及。此前只有「幾」和「案」,用來放置器物與文具,並不作為書寫或是閱讀的依憑。古人跪坐,胳膊離幾面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在西晉書寫瓷俑、《列女圖》、《校書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寫字是左手持簡牘或是紙張,右手在沒有依靠的情況下書寫的。這樣的姿勢,如果用我們平常的書寫方法,是件極其困難的事。要令用筆平穩,控制得當,必須使大臂夾緊在腰間,小臂作支撐,手掌虛空執筆。也就是說,毛筆和閱讀面是垂直的。用這樣的執筆方法使用毛筆,怎樣的書寫方法才最便捷和流暢呢?
筆法就是「轉筆」
孫曉雲以人的生理特性為考量標準,循本探源,詮釋了古人在沒有桌子、書寫時沒有支撐的情況下,寫字畫畫用筆何以是「轉來轉去」的。她認為,一方面,不轉動會使毛筆扁掉或是開叉,需要不停的舔筆,而左旋右轉,筆鋒會始終裹束著,可以連續寫多字;另一方面,僅靠提按用筆,筆尖承受的力太大,因此把握吃力,不穩定,易抖顫,且滯慢,影響速度和美觀。而轉筆則集力於五指捻轉,筆尖的力分散,易於控制,且行筆快速。作者曾以這樣的姿勢用兩種不同的用筆方法進行試驗,試驗的結果印證了她的推理。運指轉筆,這就是向來如秘方、如劍法的「筆法」。回過頭來看中國古代關於用筆的一些說法,如「撥鐙法」、「五字執筆法」、「永字八法」等等,其實講的都是大拇指與其餘四指來回捻動、筆桿轉動這一件事。
用「筆法」寫的字才叫書法
自從有了桌子以後,手有依憑了,「筆法」就漸漸失傳了。宋代桌椅廣泛使用,毛筆與閱讀面垂直變成了與桌面垂直,定型於晉唐的「筆法」也發生了改變,代替「運指」,「運腕」出現了。發展到今天,本世紀出生的人,如沒有筆法的承傳,是完全不知道筆法,更何談運用?很多情況下,書法常常是模擬、延續古人以轉筆運指約定俗成的漢字造型和特有的筆畫,即求形似,這就是「畫字」。正因為大家都不明白「筆法」是怎麼回事了,「筆法」常常會被神秘化。
孫曉雲說,學習書法,必然會涉及到對古人的理解,這些問題不解決,會引起理論和實踐上的混亂。其實,今天很多人不僅不運用筆法,而且漢字的造型在他們眼裡也變得無關緊要,他們竭力變形、誇張,乃至要完全取消漢字造型。其實所謂「現代書法」,是可以完成於一夜之間的,無法無天的事總容易做。然而,在古人眼裡,不用「筆法」寫成的字,是不能被稱為書法的。就像跳芭蕾舞,穿了芭蕾鞋,卻不用足尖跳,那是什麼呢?
6、用墨理論
用墨是書法技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書家所重視,清包世臣在《藝舟雙楫?述書下》中云:「畫法、字法,本於筆,成於墨,則墨法尤為書藝一大關鍵。」董其昌則說:「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故歷代書家都非常注重用墨這一書法技法的運用與研究。
第一節、濃墨古人作書多用濃墨,墨濃如漆,寫在白紙上黑白分明,極其醒目。字跡清晰秀麗,神采外耀。濃墨易見其厚重、凝練、神韻尤佳,但非功力至深者不能達此妙用。清代劉墉有「濃墨宰相」之美譽,他博通經史,擅長丹青,墨跡臨帖功力極深,他正是在豐腴、厚重的方面見其真力禰漫。現場示範,個別指導第二節、淡墨淡墨介於黑與白之間的一種間色,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遠淡雅的美感。淡墨與用水的技巧密切相關。近代有不少書家喜用淡墨,用得好自然增強作品的表現力。清代王文治善用淡墨以表現蕭疏秀逸之神韻,有「淡墨探花」「淡墨輸株」之美譽。現場示範,個別指導第三節、漲墨漲墨指的是過量的墨水在宣紙上溢出筆畫之外的現象。然而漲墨之妙,在於保持線條基本形態的同時又有朦朧的墨趣,使線面交融。若以宿墨書寫,水分從點畫中分離,滲化出來,筆畫清晰,有骨有肉,則另有一番情趣,明未清初神筆王鐸在漲墨的運用上別有滋味。現場示範,個別指導第四節、干筆(渴筆和枯筆)渴筆指筆中淡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枯筆則指筆中濃墨所含墨水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前者由於水的作用蒼中見潤澤,後者由於濃墨的第一節作用蒼中見老辣。二者皆易出現飛白效果。古人的「飛白書」是漢靈帝時書家蔡邕見一工匠以帚蘸堊(白色石灰漿)在牆上平刷時所形成的筆觸而有啟悟,遂創「飛白書」,此書現已失傳。後人很自然地將這種筆法運用到行草書中,虛處見實,痛快酣暢,蒼勁古雅,樸拙老辣之威,這種筆法是筆毫平鋪或翻絞於紙上,運用筆力和速度所產生的一種自然效果。
現場示範,個別指導第五節、濕墨濕墨是指筆中含水多,書寫出的點畫的豐腴。倘筆力不足,運用濕墨會出現見墨不見筆,成為有肉無骨的「墨豬」。墨法技巧頗多,笪重光說「磨墨越熱,破水用之則活;蘸筆欲潤,蹙毫用之則濁。」康有為也總結道:「干研墨則濕點筆,濕研墨則干點筆。」除了水墨變化的技巧外,蘸墨次數及蘸一次墨寫的字數的多寡所形成的由濃到枯的節奏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墨法技巧之一。如果『副作品之中同時出現枯濕濃重的變化,可增強作品的韻律美。如《祭侄文稿》,這是技法純熟,功力深厚的表現。不能為變化,更不能硬性追求某種墨色效果,否則反而會顯得做作俗氣。
舉報
閱讀 0 關注作者及標籤查看更多
大魚號
近水樓台先賞月
書畫類
※知道這四點對我們學書著幫助很大
※為什麼初學書法應先從楷書學起呢看完這三種說法你就恍然大悟
TAG:歷史上輝煌的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