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張昭離丞相之位就一步之遙,為何孫權不讓他當呢?

三國演義:張昭離丞相之位就一步之遙,為何孫權不讓他當呢?

張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三國時期孫吳重臣。東漢末年,張昭為避戰亂而南渡至揚州。孫策創業時,任命其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將文武之事都委任於張昭。孫策臨死前,將其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率群僚輔立孫權,並安撫百姓、討伐叛軍,幫助孫權穩定局勢。

有人說,張昭距離宰相僅一步之遙。可是這一步他終於沒有跨過,那便是永恆的一步了。其實,張昭沒有當上丞相不怪孫權,也不管別人,只能怨他自己。

老鄭這麼講,有何依據嗎?

當然。讀者諸君都還記得,孫權在武昌稱帝的時候,大封了一圈的功臣,但有一個大功臣卻被疏忽遺忘,那位便是文臣之首的張昭。

  江東文武們見到張昭時,都拱手說恭喜恭喜,認為他將登丞相大位,張昭自己也覺得捨我其誰。可是,任職通知一經公布,大家都傻眼了,丞相叫孫邵。這可是孫權稱帝後第一任大管家,但好多人還不太了解他,疑雲重重,他是誰啊?

  孫邵確實沒有什麼名氣,在北方時曾經做過大名人孔融的秘書,孔融稱讚過他有「廊廟才」,也就是國家的棟樑之意吧。後來跟著劉繇到了江東,追隨孫權後擔任過廬江太守。這樣的人在孫權陣營一划拉一大把。他任丞相三年,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政績,就揮手從茲去了。

  那為什麼不選張昭呢?孫權剛繼位的時候,危機四伏,人心惶惶,張昭和周瑜一文一武,挽狂瀾於既倒,對穩定江東居功至偉,說是擎天柱一點都不過分。然而,你要注意一個細節,孫權登基後的一次宴會上,開口閉口只提都督周瑜,張昭彷彿被忽略了。張昭最後實在忍不住了,就站了出來。孫權沒有等他出口,冷冷地說:如果聽張公的話,我就要去低三下四看別人的臉色了。

  這句話戳到了張昭的心窩子,至此在東吳沒他的戲了。當丞相也成了痴人之夢。

孫權難道真不知道他立下的汗馬功勞嗎?不可能。冷落他是與張昭的言行性格有關。

因此,他沒有丞相命的最大原因在於主張孫權投降曹操,嚴重越位。

張昭成為文臣之首,源於孫策的遺囑,就是那句有名的「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諸葛亮下江東舌戰群儒,要實現孫劉聯合抗曹。孫權在徵求大臣意見時,張昭發表了意見,主張議和,對曹魏俯首稱臣。孫權很不滿意張昭的這個表現。

張昭錯在哪兒了?一時不該表態,應當保持沉默。二是要請吳主去問周瑜。因為對曹魏是戰是和,屬於外事,建議權在周瑜那兒,不是你的職責範圍。直接表態,越位而且忘乎所以。

當然,孫權的理由不限於這一條。更令孫權反感的是張昭說話過直,常常擺老資格,把君主當成是自己的學生,指手畫腳。看到孫權打獵,就說不要逞匹夫之勇;看到孫權喝酒,就說你難道想做商紂嗎?不僅弄得孫權下不來台,顏面盡失,還要逼著孫權當眾做檢討。君王之師,點到為止。頤指氣使,對誰都不好,何況是國君呢?因此,孫權對他的討厭可謂是與日俱增。

張昭倒是很知趣,給了一些虛職就應個名兒,終以老病為借口,上書請求回家養老,孫權自然爽快地批示同意了。從此,張昭大多數時間就埋頭在家裡寫書了。寫書則是他的正道,不討人嫌了,與世無爭了,也留下筆墨了。

本來,孫邵之後,張昭依然有機會。但是,孫權把第二任丞相的大印給了顧雍。當年迎接諸葛亮時,是張昭和顧雍兩人率領文武大臣的,顧雍其實是張昭的助手,規規矩矩站在身後,不顯山不露水。也許是張昭的威望和才華把他給遮蓋了。然而,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最後超越他的正是這個顧雍。這有點像現在的長跑比賽,一直領跑的往往不是第一個到達終點的人,超越者就是一直在後面跟跑的那個選手。所以,真正的強者一般都是藏而不露。

  顧雍小時拜蔡邕為師,學習彈琴和書法。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低調,貴人言語遲。他被孫權提拔為尚書令的時候,自己回家也不說,正常上朝下朝。家人對此毫不知情,後來聽說方才大吃一驚。顧大人的修鍊可見一斑。

他越是低調,孫權對他越是尊敬,越是信任。他平時總是沉默寡言,但拿準了在講話就會一語中的。不然孫權怎麼會感嘆:顧君不說話,只要開口了言必有中。外露的張昭也許不知道,孫權遇到麻煩事兒,會派中書郎到顧家裡去問計。顧雍還是不多言。如果贊成孫權的意見,就會請中書郎吃飯,仔細討論問題,然後禮貌地送他離開;如果不贊成,就既不請吃飯,又不言不發。所以,孫權最關心的問題是:顧先生請沒請你吃飯?一切盡在不言中,妙不可言。相比之下,張昭大人差的應該是王宮到顧雍家的距離。

還有一點,做人的穩重,一起共事,張昭沒有發現過顧雍有野心,是自己的競爭對手。這一方面說明隱藏得很深的野心更令人畏懼。你看,如果從胸懷和城府上來分析,怕是兩個張昭也不是一個顧雍的對手。

從整體上看,張昭的才華比顧雍強很多,但張昭始終有一股知識分子的書生氣,而老成持重的顧雍比他更懂得政治,更有包容忍忍的胸襟,更會處理與君王和大臣們的關係。一句話,顧雍更有作為丞相的管理素質。所以,孫權的眼光沒有錯。自打當上了CEO,顧雍從來沒有當面頂撞過大老闆,雖然政績也算不上突出,但卻一直安安穩穩地以宰相之肚府撐了19年的大船。老鄭我試想,假如張昭也幸運地撐上了這隻船,能有三年不翻船就是難得的好船長了。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張昭以年老多病為由,上還官位及所統領部屬,改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晚年時一度不參與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張昭去世,年八十一,謚號「文」。

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孫權為什麼就不想用廢統呢?
東吳4個大都督哪個厲害,死後,而孫權對他們的態度就說明一切
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破壞孫劉聯盟嗎?
孫權在統治後期真的傻的可以,不信你看看?
東吳也有奪嫡之爭 二宮之爭孫權為什麼廢太子孫和?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