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翩若驚鴻舞飛天

翩若驚鴻舞飛天

翩若驚鴻舞飛天

——略論玉雕飛天的鑒賞與收藏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謫仙人」李白筆下的飛天,優美,浪漫,瑰麗,奇幻,令人頓生嚮往,遙思遐想;而「博雅堂」所珍藏之玉飛天,入眼之時,則令人目奪神駭,拍案稱奇。

追溯飛天的起源,系出自於印度的古老神話,乃佛教中乾闥婆和緊那羅的化身。 乾闥婆,意譯為天歌神;緊那羅,意譯為天樂神。此二神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娛樂神和歌舞神,是一對形影不離的恩愛夫妻,後被佛教吸收,成為天龍八部眾神之一。天龍八部,佛教術語,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乃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故稱「天龍八部」,亦稱為「龍神八部」「八部眾」。許多大乘經言道:佛陀說法之時,除人類眾生聽法之外,常有八部類貌似人形但「非人」的眾生聽法,並護持佛法加護念佛人,即指此「天龍八部」而言。其中,乾闥婆意為「含香」「尋香」「香神」等意,《大智度論》言道:「乾闥婆是諸天伎人,隨逐諸天,為天作樂」。又據《補陀落海舍會軌》記載:乾闥婆身赤肉色,如大牛王,左手執簫笛,右手持寶劍,具大威力相,髮髻有焰髪冠。常侍佛前,彈琴贊佛,三千世界為之震動,故為八部護法神之一「。「緊那羅」意為「疑人」,其形雖貌似人,卻頭頂一角,亦為諸天司樂之神,諸天凡有聚會,即擔任奏樂。大乘經中,緊那羅列席於佛陀的說法會中,演奏美妙的音樂讚歎佛陀以莊嚴道場,但不能飛翔於雲天,「此次天女,多與乾闥婆為妻」而後,乾闥婆和緊那羅相混合,男女不分,職能不分,合為一體,均稱為飛天。

飛天形象之傳入中國,應在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雲遊僧人樂樽等人來至敦煌三危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景色奇絕,即化緣在此地開鑿了莫高窟第一窟,從此,來自遙遠天竺印度的傳奇飛天就舞姿蹁躚於我中華的藍天白雲之間,演義著一曲曲佛國天界的歡樂頌歌,成為中華各種藝術門類中功力彌深的最經典最優美之藝術形象之一。而其飛天形象之演變,自公元四世紀起始,迭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而宋至元末,由梵風而漢韻,妙曼的飛天脫去胡服而換上婉約的漢家女子衣裳,燦爛盛開於永恆的時光之河,天樂悠揚,天花如雨,佛心虔誠,靈光靜謐,於不知不覺中,於潛移默化中,悄然瀰漫著一種漢文化的美學驚艷 ,而成為中國古代士大夫以及貴婦們用以寄託美好與嚮往的一朵藝術奇葩。

玉雕飛天,簡而稱之玉飛天,乃中國古代玉文化的一種創新,為唐代首創並盛行於上流社會的一種紋飾,或用於佛龕或用於隨身佩戴,屬於唐代佛教玉器的重要一種,具有非常神秘的宗教內涵,既可促進佛教之廣泛傳播,亦可滿足於人們對超越塵世嚮往理想境界之追求。此時的玉飛天,與同時期之敦煌飛天藝術風格一致,男飛天已不見蹤影,通常皆為女性飛天,而且是已經完全中國化的女性飛天。其面容豐腴秀美,體態豐滿靈動,身姿輕盈飄逸,裙裾飄揚,衣帶飛舞,或擊鼓吹簫,或輕歌曼舞,或持蓮散花,翩若驚鴻,矯若游龍,以一種昂揚、向上、樂觀、奮發,自由翱翔於浩瀚天空而完美地詮釋著大唐盛世之時代精神。唯有一點令人非常遺憾,無論出土與傳世的唐代玉飛天均極為罕見,稀如星鳳,世人難以一睹其芳容。

晚唐時期的玉飛天,對應時代之變遷,已從華美豐贍轉為淡雅蕭疏。再由宋(包括遼金)至元,玉雕飛天逐步衰落,但各朝各代皆有精品問世。從藝術風格而言,這個時期玉雕飛天藝術之佛性與神性日漸減弱,人間煙火的味道,即世俗感覺愈來愈濃,造型特徵相對有些公式化,與前朝相比可謂另具一種境界。日前出土或傳世的玉飛天,多為此時之物。元末,隨著敦煌莫高窟的停建,包括玉雕飛天在內的各種藝術門類之飛天創作日漸式微,幾乎銷聲匿跡了。

「博雅堂」所珍藏之一組玉飛天,其中兩件彌堪稱賞,一為遼飛天,一為宋飛天,皆為民間難得之品。

一、「凝神合一」之宋飛天。

「珊瑚樹數十株,內有三尺者。玉帶、玉梳、玉花瓶、玉束帶、玉鸛盤、玉軫芝、玉絛環,……其寶甚多」,此乃南宋寧宗之時《西湖老人繁盛錄》所記載的臨安一家玉器店所售的上品,琳琅滿目,正可作為宋代玉器廣泛融入大眾市民生活的一種鮮活見證。眾所周知,兩宋之時乃我國文化史上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包括玉器在內的繪畫、書法、文學、陶瓷等多種文化藝術門類高度發達,而且商品經濟十分繁榮,世人皆重享樂。其玉器製作之主旨發生了根本變化,從為政治服務的巫玉、神玉、禮玉以及殉葬玉而轉向供世人收藏、使用、玩賞之所用,此時的民間制玉得到了迅猛發展。飛天,於宋人而言,絕非僅僅是用來禮佛、敬佛的佛教玉器,而是具有了更加大眾化之普遍意義——承載民間世俗的信仰,寄託人們美好理想願望、描繪神奇故事內容,以故具有明顯世俗化特徵的宋飛天,而為彼時千千萬萬的達官貴人市民百姓所喜愛所把玩所佩戴。

在此,筆者僅以這件宋代玉飛天為例與讀者一同細細賞鑒。此件玉飛天,和田白玉,質地細膩,溫潤自然,包漿老到,水沁明顯。長8厘米,高4.5厘米,厚1,5厘米,呈長方形,乃雙面雕。飛天凝神合一,目視前方,為側身飛行狀。其秀骨清像,眉目雅緻,福田花雨,妙相岸然。雙手捧持寶珠,衣帶如練環頸繞肩,下身著鮫綃羽裳,下飾多岐式祥雲,飄飄乎御風凌空而行,以一種身姿的舒展與輕盈體現著向佛之心的虔誠與禮敬。探求宋代玉飛天之雕琢,比之與唐人的注重工藝性和雕塑性,而更加講究繪畫性與書法性,突出作品神韻,風格細膩而靈秀,喜用陰刻和減地雕法表現符合宋人精麗清雅審美觀的飛天面部五官,擅用遒勁圓柔的長陰線表現衣紋,繁密的短陰線表現頭髮和衣飾細節,堪稱得心應手。此件玉飛天可謂宋代飛天的典型器,與中華鑒寶網所發的文物標本圖片及其相似,正可供廣大讀者「管中窺豹」是也。

二、「妙曼輕揚」之遼飛天。

遼建國於公元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8年改國號為遼,乃契丹族在我國東北地區遼河流域建立的爭權,疆域遍及整個東北地區及西北的大部分地區。遼所處時代與北宋相仿而略早,玉飛天在當時乃身份高貴的象徵,為遼人虔誠拜佛表達內心代佛國天界之崇拜與嚮往的一種實物見證,故而作為佛教玉器的典型代表器之一的玉飛天,有著上乘唐代及五代傳統的優越條件,此件玉飛天即有比較明顯之唐代「烙印」。白玉質地,潤澤可人;沁色明顯,包漿自然。長9厘米,高6厘米,厚1厘米,略呈橢圓形,單面透雕。飛天頭梳髮髻,秀髮規整;面如滿月,紅唇含笑;頸飾瓔珞,腕帶環鐲;肩披帛帶,搖曳多姿;一手拈花,一手輕執飄帶;上身裸裎而纖腰一握,下身裙裾而雙腿上揚,但見「她」側卧雲端,凝睇回首,衣帶飄飄,祥雲環繞,神態悠然,動態颯然,無論其形制,亦或其所自然流露的樂觀、祥和、圓融、自在之趣,皆有濃郁的「盛唐」意蘊。惟其飛天身下的雲朵紋飾,與唐代飛天之短腳如意雲紋不同,而是接近於宋代之多岐雲,雲頭之間如同樹枝一一相連。就其雕刻技法而言,則刀法粗獷,線條樸拙,樸質豪放的藝術風格中涵泳著濃厚之北國情調與鮮明之游牧民族特色,確為遼飛天之精品無疑。

目前,佛像及其相關題材的古玩市場比較熱,價格不斷攀升。玉飛天作為佛教玉器之一種重要的門類,頻頻見於近年的拍賣會上,價格在幾萬元至十幾萬元區間。觀此價位,筆者以為就「玉飛天」其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與稀缺性而言,則年份到代、玉質精良、雕工精美的「飛天」日後在藝術品市場上之「錢景」應該更加樂觀,具有相當可觀的上升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焦墨山水 的精彩文章:

TAG:焦墨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