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居然其中幾個還不像龍,讓我們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龍,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在古時是權力與高貴的象徵。因此,古代的統治者往往就會和龍拉關係。皇帝穿的叫龍袍,坐的叫龍椅;皇帝生氣了叫龍顏大怒,高興了自然叫龍顏大悅,皇帝的後代自然是龍子皇孫等等。可以說,對龍的崇拜已經滲進了血液里。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龍有九個兒子,但是呢,每個兒子各有特點,不過也都未成龍。
第一子叫囚牛。雖然名字里有一個「牛」字,但真的跟牛的形象聯繫不上,還比牛更厲害一點,因為它喜歡音樂。在史料中,對它有這樣的記載,稱它「平生好音樂」,絕不會對牛彈琴。反而古人還喜歡在琴頭刻下它的形象。
第二子名曰睚眥。有個成語叫睚眥必報,用來形容人心胸狹窄,即使很小的怨恨也會報復。這也是睚眥的真是寫照。它生平好爭鬥,嗜殺戮,基於此它的形象往往出現在兵器之上。有時候,也被用來裝飾儀仗之中,以增加威嚴。
第三子號稱嘲風。它在人們的印象比較好,象徵著吉祥,還有消災解禍的作用。史書記載,它喜歡往遠處觀望,性喜險處。因此,它往往出現在殿角之上,這樣不僅有很好的寓意,也更增加殿堂的威儀之感。
第四子是蒲牢。它的蹤跡出現在洪鐘之上,因為它生平喜歡大吼。據古代傳說,蒲牢雖為龍子,但對於大海中的巨獸往往是避之不及,一旦受到它們的驚嚇,會發出巨聲。於是,鐘上的鐘紐就被鑄造成它的形象。
第五子被叫做狻猊。從狻猊的形象來看,它很像獅子了。它生平喜歡安靜,不喜歡,可對裊裊煙火特別喜歡。於是,它多出現在香爐上。
第六子人稱贔屓,也被稱作霸下。古書上說它「形似龜,好負重」。於是,它背起了古代的石碑,被壓了千年。古時傳說,它曾興風作浪,被大禹收服,幫助其治水。
第七子名叫狴犴。它的外形有點像老虎,但生平愛管閑事,能夠明斷是非,很有威嚴。在古代的牢獄多用它來裝飾,同時老百姓們也十分擁護它,被稱為守護神。
第八子雅稱負屓。它的名字里有一個字和第六子名字里的一個字一樣,同時它們待的地方也一樣。不過,負屓是在石碑的頂部與兩旁,因為它生平好文,於是就和它的六哥待在了一起。
第九子叫螭吻。它的形象一直以來被用來裝飾古代的宮殿建築,生平喜歡吞,喜歡到處亂看。將它安置在宮殿的屋脊之上,也有保平安、消除災禍之意。
※對越反擊戰中,他的一句話,讓蘇聯百萬軍隊「熊」在了窩裡!
※身世神秘無比的四個人,史冊無記載,其中一個傳聞已羽化成仙
※古代清掃戰場的幾種方法,而這一種讓人心生恐懼!
※戰場中,士兵不敢裝死,反而更願意做戰俘,原因超出你想像!
※為什麼入侵中國?日本軍官的回答讓人震驚
TAG:看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