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衛·拉切貝爾的中國首秀

大衛·拉切貝爾的中國首秀

大衛·拉切貝爾的中國首秀

文/本刊記者 劉琳

在福州路江西中路路口「藝術門」畫廊,一場特別的展覽正在進行。獨特的超現實主義、強烈的故事性與幽默感——這是美國著名的殿堂級攝影藝術大師大衛·拉切貝爾(David LaChapelle)的首次上海個展《制景》。

說到拉切貝爾,很多人腦中首先聯想到的是他鏡頭下那些時尚名流:麥當娜、德里爾·巴里摩爾、帕梅拉·安德森、大衛·波維爾、艾爾頓·約翰、安吉麗娜·朱莉、Lady Gaga……你能想到的國際巨星,幾乎都曾出現在他的鏡頭中。

拉切貝爾被《美國攝影》雜誌列入世界十大最重要攝影師名錄,這位被譽為「攝影界的費德里科·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藝術大師在17歲時被波普大師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發掘後開始自己的商業攝影生涯,2006年他選擇回歸純藝術攝影。

實際上,這場展出不僅是他的上海首展,也是他的中國首展,此次展出將從2017年 9月9日持續至10月31日。

攝影藝術大師的滬上首展

展覽回顧了拉切貝爾三十年攝影生涯所關切的不同主題,展覽同時囊括了早期的雜誌拍攝以及他逐漸回歸純藝術創作的精選作品。在這次展覽上,拉切貝爾的最新系列作品《新世界》也在亞洲首次亮相。

拉切貝爾的作品用略帶諷刺又極具創意的敘事方式,表達了他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和他對永恆的孜孜以求。

作為少數能平衡商業和藝術題材的攝影師,他大膽、鮮明且最具當代特色的獨特手法來突顯人物、信仰和社會環境等主題,藉此顛覆了攝影的傳統類別。

受到藝術史和流行文化的啟發,拉切貝爾在部分攝影作品中借鑒或挪用了古典和當代藝術元素,為經典圖像提供另類的見解。拉切貝爾以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的壁畫為舞台創作了《洪荒之後》(2007) 系列,展現出無價之寶的藝術品水淹美術館裡的情景。災難和人類文明的衝突同樣出現在《驚天動地》 (2012)中,顯示出一屋子炙手可熱的當代藝術品在地震後苟存的樣子。其中人類角色的缺席,使得這些大師級作品失去意義,間接指出了名聲和所有權的短暫,同時質疑當人去樓空時,藝術品的意義究竟何在?拉切貝爾也不忘向流行文化致敬,將他的繆思女神、變性名流阿曼達·萊波雷(Amanda Lepore) 打扮成安迪·沃霍爾60年代版畫中的瑪麗蓮·夢露和伊莉莎白·泰勒,藉此挑戰世俗對美與丑和女性身體的偏見。

拉切貝爾在《加油站》與《景觀》系列中則以精心製作的道具和嘆為觀止的場景來延續自然與人文的拉鋸。在拉切貝爾的鏡頭下,加油站和工廠閃爍著霓虹燈般的絢麗光彩,使得人們暫且忘記它們原本的面貌。但近看之下則會發現它們其實是利用吸管、罐子和其他工業化的產物所組成的模型而不是真實的加油站或工廠。諷刺的是,拉切貝爾選擇在自然景觀中拍攝這些模型,而不論是角色還是敘事性在畫面上的缺失都突顯了藝術家對環境持續發展的關注。

他的最新系列作品《新世界》(2017)則清晰地透露著藝術家對崇高的敬畏以及對精神性的訴求。這一系列以圖像再現和對野性的呼喚來對抗大都市文化,具體體現為作品中對原始自然的描繪,及其所傳達的人類本性的覺醒以及同情心的回歸;宗教與自然圖像的重合則進一步激發出一種信仰感,此時,拉切貝爾不單關注信仰如何定義個人身份,更多地則是探討如何藉由靈性的修復來催生人類共同的歸屬感。

1990與2000年間,拉切貝爾的作品主要關注時尚與娛樂文化,以其引發情感的悸動。從女神卡卡、李小龍、烏瑪·瑟曼等名人的肖像,到為雜誌拍攝所特別設計的場景,這些作品常常可見當代社會的影射與流行文化的元素,其誇張與浮華之極則鏡射了我們的消費主義和明星崇拜文化。另一方面,拉切貝爾的鏡頭不僅捕捉到這些熟悉臉龐下那些令人會心一笑的細節,亦體現了主角們和拉切貝爾之間的信任與情誼。

拉切貝爾的作品持續表現出他這一代藝術家所關切的議題與野心。從某種層面上來說,不論是作為社會邊柱的各種文化表達——信仰、景觀或思辨,還是對想像力施加控制的某種「冗餘感」或「過剩感」,或者是未知的慾望與歡愉,這些都是拉切貝爾的作品所希冀觸及、抒發和表達的。這些作品創作所滲透出來一種時間感,而這過去的時間感也同時蜿蜒為時間的永恆。

從商業攝影到純藝術攝影

拉切貝爾1963年3月11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縣。青少年時期,拉切貝爾在北卡羅萊納藝術學院高中部學習插圖和油畫,但是當他拍攝了一卷表現他的朋友在宿舍里的裸體的作品後,就被攝影吸引。18歲時他搬到紐約,進入了視覺藝術學校就讀,開始了職業攝影生涯。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的作品陸續在紐約的畫廊展出,並得到了波普大師安迪.沃霍爾的關注,應邀他成為《Interview》雜誌的攝影師。在一系列古典而傳統的黑白照片中,拉切貝爾將報告文學的敘事方式與攝影的超現實主義巧妙糅合,色彩古怪的照片風格讓人過目不忘,強烈的性意識對典型的美國垃圾文化進行了詮釋,這讓他的作品也成為沃霍爾藝術形式的一部分。在真實空間中創造出超現實環境,這讓他的作品獨樹一幟。上世紀90年代,他就已經被譽為大師級人物——那時他才30歲。

《Interview》可以說是拉切貝爾成名的起點,此後,《Vogue》、《MAX》、《Rolling Stone》、《Vanity Fair》、《GQ》……各大時尚雜誌紛紛找到拉切貝爾。有人描述過拉切貝爾曾經的紐約工作室的景況:據說當時他紐約工作室總是有無數美艷的模特等候,供他挑選、拍攝,大牌明星們拍照也都要預約。Lady Gaga為了能出現在他的鏡頭下,甚至專門跑到他隱居的夏威夷毛伊島。

此後,拉切貝爾的創作領域也從平面攝影擴展至廣告影片、音樂錄影帶以及劇場舞台設計等等,其中包括埃爾頓·約翰的《紅鋼琴》現場演出。

2004年,洛杉磯中南部的一場年舞者運動給予了拉切貝爾靈感,促使他創作了一部名為《Krumped》的迷你紀錄片。拉切貝爾隨即將這部短片發展成電影《RIZE》,於2005年的特里貝克電影

節開幕式首映,影片在全球發行後也廣受好評。

不過,這一切在2006年戛然而止。2006年,他選擇到夏威夷的毛伊島隱居。他在島上時購置了18英畝的土地,建了一座木屋,自己種植食物。「我不想再拍名流了,我成了個農民。」

在島上,一位好友邀請他為畫廊拍攝。「我當時非常震驚,因為我已經從事商業攝影好久了,感覺沒有畫廊會把我當藝術攝影師了。」

這樣,拉切貝爾回歸了他最初的純藝術攝影。他開始在美國紐約的利華大廈、波多黎各的當代藝術博物館、首爾的Hangaram設計博物館、布拉格的魯道夫畫廊、斯德歌爾摩的攝影博物館和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藝術博物館展出個展以向大眾呈現他的作品。

拉切貝爾的展覽也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華盛頓的國家肖像美術館、洛杉磯的藝術博物館等等。在他三十餘年的攝影生涯中,拉切貝爾曾獲得過多次攝影大獎並獲得了北卡羅萊納藝術學院的博士榮譽學位。

中國緣

拉切貝爾說話時聲音低沉,眼睛總是盯著前方某處,似乎這樣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思考接下來要說什麼。

這是他第一次來上海,五光十色的摩天大樓比他預想的更加炫目。被問及這次來上海都做了些什麼,他的助理遞過來一張文廟的宣傳冊——在上海短暫的停留中,他有一整天時間都泡在上海文廟裡。

「我喜歡中國文化,喜歡儒家哲學,喜歡中國古色古香的建築,相比於高樓大廈,這些古舊的充滿歷史感的東西更加吸引我,」拉切貝爾說。

45年前,他父親送給他一匹小銅馬,而在文廟裡,他看到了一匹幾乎一模一樣的銅馬。

「那一刻我覺得這一切簡直就像命中注定,我就應該來這裡。」

談及自己的靈感的來源,拉切貝爾說自己並不會刻意尋找靈感。「我們都有我們自己的道德指南針,它們定義著光明和黑暗,陰和陽。在光明中,你知道如何做決定。所以當我在正確的軌道上時,靈感自然會向我而來,它似乎來自我頭頂的地方,來自更高的領域,來自天堂。」

從小是素食主義者的他如今會每天刻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讓自己保持精神的寧靜和放鬆,這樣靈感會自然而來。

此次展出,是他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人展。實際上,此前拉切貝爾曾經計劃在北京辦個人展,但由於種種原因,展覽未能成功舉辦。

這次和藝術門畫廊的合作前後準備了一年半時間。藝術門畫廊的創辦者林明珠是已故香港著名企業家林百欣之女,也是上海時尚地標衡山路41號芝大廈的主人。

很早就在藝術領域活躍的她如今看到了中國藝術收藏市場的轉變:「中國第一代的藝術收藏者其實更多是關注藝術品的投資升值,而現在令人欣喜的是,新一代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收藏者們,開始更多關注藝術品藝術價值的本身。我希望能夠把更多像大衛這樣有代表性的優秀藝術家介紹給中國的藝術收藏者們。」

拉切貝爾也將於2017年秋季出版《迷失&尋找》和《好消息》兩本畫冊,由塔森出版社(TASCHEN)發行。

「《迷失&尋找》這本畫冊是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的鏡像,包含了社會名流、流行偶像、好萊塢黑暗面等題材的作品,探索了我們所生活的時代面臨的挑戰。而《好消息》則更是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天堂,一個我們理想世界的樣子。」

拉切貝爾先前曾出版過《拉切貝爾樂園》(1996)、《拉切貝爾酒店》(1999)和《從天堂到地獄》(20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港股 的精彩文章:

馮侖:富豪衰落的原因那麼多 沒有遠見排第一
美前財長薩默斯:特朗普在稅收改革方面做虛假陳述
爭吵的歐盟:從歷史走向必然?
鐵了心要廢奧巴馬醫保!特朗普稱簽行政令只是開始
中國建材附屬北新建材首9月多賺逾1倍

TAG:新浪港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