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得勇士守四方:雄壯《大風歌》背後,劉邦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安得勇士守四方:雄壯《大風歌》背後,劉邦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漢高祖劉邦流傳千古的名作叫《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首歌最早見於《史記·高祖本紀》,其寫作背景是這樣的: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擊布軍會甀,布走,令別將追之。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築,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也。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

公元前195年,劉邦入關、立為漢王以後的第十二年,打敗項羽、即皇帝位之後的第七年。這時候,他擊敗了淮南王黥布的叛軍,命其他將領追殺,自己則便道回鄉,召父老兄弟歡聚。酒酣之時,一面擊築(一種弦樂器)伴奏,一面唱出了這首歌,又挑選出一百二十個青年人合唱。他情感激動,「乃起舞,慷慨傷懷……」這一切,對於了解他當時的心態,從而領會這首歌的內涵,是很有幫助的。

這首歌,後人的評價很高。例如朱熹在《楚辭後語》里便說:「千載以來,人主之詞,亦未有若是壯麗而奇偉者也。嗚呼雄哉!」

從章法上看,第一句「大風起兮雲飛揚」乃是為第二句的「威加四海」蓄積氣勢、渲染氣氛。它所展現的,不正是一種所向無敵的「威」勢、「威」力嗎?而這種風起雲揚的威勢、威力既然比擬、象徵著君臣遇合,乘時崛起,那麼這種「威」勢、「威」力之所以能夠加于海內,當然包含著「從臣」的功勞。劉邦在唱出這首歌的一、二兩句時是估計到這一點的。

既然如此,如果那些「從臣」都健在,都忠於他,豈不是用不著發愁沒有猛士守四方嗎?可是擺在他眼前的事實又是什麼呢?幫他打天下的功臣諸如韓信、彭越等人都已經被他誅殺了;在破項羽於垓下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的黥布,因韓、彭被誅而懼禍及己,舉兵反叛;劉邦在平叛中身中流矢(半年後瘡口惡化致死),他是帶著嚴重瘡傷回到故鄉的;這時候,他已經六十二歲,太子(後來的惠帝)懦弱無能,黥布之叛尚未徹底平定,而從呂后所說的「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來看,想反叛的還大有人在。明乎此,就不難理解這首起勢雄壯的《大風歌》為什麼卻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嘆收尾,就不難理解他在唱這首歌的時候為什麼「慷慨傷懷,泣數行下」。沈德潛《古詩源》評此歌云:

時帝春秋高,韓、彭已誅,而孝惠仁弱,人心未定。思猛士,其有悔心耶?

劉邦對誅殺功臣是否真有「悔心」,這很難說;但沈德潛所分析的形勢無疑乃是劉邦所意識、所焦慮的。如果像呂后那樣,劉邦一死便擔心諸將謀反,因而密謀將他們全部族滅,認為不如此便「天下不安」,那就更糟糕。

如果盡誅諸將,則「陳平、灌嬰將十萬守滎陽,樊噲、周勃將二十萬定燕代,此聞帝崩,諸將皆誅,必連兵還鄉以攻關中,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史記·高祖本紀》)。這樣,劉邦努力一生所建立的大漢王朝立即傾覆,天下又恢復大亂的局面了。幸而這番議論受到重視而採取了「大赦天下」的措施,才消除了人心的「不安」。

劉邦當然是個天命論者,但他唱《大風歌》時感到的「不安」卻直接來自活生生的現實,而不是直接來自對於「天意無常」的認識。要不然,他就用不著「思得猛士」以改變現實,從而違反「天意」了。

如前面所分析的,一般的解釋說,《大風歌》表現了劉邦的「不安」、「安不忘危」云云,其實不曾搔著癢處。不從現實方面、人事方面探究產生「不安」心理的主要根源,而把這種「不安」完全歸因於「認識到自己的成功是由於天意的無常,也就會擔心,無常的天意會向其他方向轉移」,也未必是十分中肯的。

無論如何,漢高祖劉邦開創的兩漢江山綿延達400多年,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巨大,但我們如果能把握當時的歷史現狀,無疑能夠深入而準確領悟《大風歌》的精神所在了。這就是歷史的魅力。

歡迎評論。謝謝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王者榮耀劉邦打入冷宮?開黑用他勝率翻倍!
卡其咽喉而壓其脊背,一舉定天下,劉邦一選擇奠定大漢四百年基業
屠城屠城,為什麼非得屠城!
曾經讓劉邦深陷「白登之圍」匈奴雄主,卻是殺父弒君的亂臣賊子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