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全球首個負排放「吸碳工廠」啟動,把CO2變成了石頭

全球首個負排放「吸碳工廠」啟動,把CO2變成了石頭

國慶後很多北方城市已經「速凍」入冬,過不了多久家家戶戶都將開啟暖氣或空調,隨之而來的是溫室氣體激增和持續的霧霾天氣。瑞士公司 Climeworks本月在冰島啟用了全球首個負排放的 「吸碳工廠」,從空氣中抽取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為地下岩石。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這會是治理溫室氣體和空氣污染的一條有效出路嗎?

將二氧化碳變成石頭,靠譜嗎?

瑞士公司 Climeworks在冰島建造了 18 個外形酷似抽風機的收集器,它們吸入空氣,通過過濾材料加工後抽取高純度二氧化碳,然後將其中一部分運往當地的海勒西迪(Hellisheidi)發電廠進行「碳固定」(Carbfix)處理。簡單來說是將二氧化碳氣體注入水中,形成酸性溶液,再注入含玄武岩的地層中,這種處理會使金屬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結合,兩年時間便可形成固態岩石。另外,部分二氧化碳將供應給溫室植物和蔬果,加快其生長速度,或者用於強化採油業。

不過,在開放環境中進行碳收集和封存的最大障礙是成本問題。現在普通的碳污染處理是從工廠排放的廢氣中收集二氧化碳,廢氣中的碳濃度比普通空氣高300倍,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比只有百萬分之四百,這意味著Climeworks必須過濾更多氣體。美國物理學會估計,在環境空氣中大規模收集碳的成本在每噸600至1000美元,而從排污源頭吸碳的成本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

不過高額花費是值得的,因為相比那些發電工廠在廢氣中進行吸碳的零排放處理,從空氣中直接過濾出二氧化碳可以做到負排放。如今氣候變化嚴重,很多研究指出碳減排措施效果緩慢,必須有更多負排放工程,才能確保全球溫升限制於 2°C 以下。Climeworks負責人Jan Wurzbacher表示,現在外界對吸碳工廠高花費的批評是缺乏長遠眼光的,這就好比在60年代探討商業火箭的成本。不過Climeworks表示,他們正在改進技術,努力將收集每噸碳的成本降至100美元。

麻省理工學院能源研究計劃高級工程師 Howard Herzog表示, Climeworks 提出的是不切實際的工程,當下急需的是轉用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不過,Climeworks認為,吸碳處理的成本降低後,很多公司將會需要他們的服務。比如物流公司DHL,他們希望在2050年達到零排放目標,可是就算他們將所有燃油汽車都換成電動汽車,貨運飛機的碳排放仍然無法解決,而Climeworks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每年有多少人因空氣污染喪生?

雖然全球各國都在利用各種技術改善空氣質量,但是空氣污染的狀況依舊嚴峻。歐洲環保局本月11日發布最新報告稱,歐洲41個國家每年死於空氣污染的未成年人數超過50萬。

根據這一最新報告,因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空氣污染導致的歐洲未成年人死亡人數,2013年為55萬人,2014年約為52萬人。這些死亡人數中,80%與細顆粒物即眾所周知的PM2.5污染直接相關,這些直徑低於2.5微米的細顆粒物能夠進入人的肺部和血管,威脅著人類生命。

再來看中國的空氣質量,根據環境智庫「清潔空氣創新中心」發布的《中國環境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 (2017) 》,2016年各地顆粒物污染總體有所改善,但超標情況依舊突出。PM2.5重點控制區域中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珠三角、重慶10個省(市)地區的平均降幅達7.8%,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採暖期的PM2.5污染依舊較為嚴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移民亞洲成新趨勢,問題是如何雙贏
iWeekly星聞博覽:法塔赫與哈馬斯簽署和解協議,終結10年裂痕
總攻略 | 如何參與上海時裝周
百年榮宅揭幕,搶先一睹老宅魅力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