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把尿毀一生!再不給寶寶做如廁引導就晚了

把尿毀一生!再不給寶寶做如廁引導就晚了

最近朋友和她婆婆鬧了一點不愉快,關於該給寶寶「把屎把尿」還是進行「如廁訓練」。老人家覺得按時把屎把尿能更好的培養孩子排便能力,小時候你們都是這樣被養大的。而朋友則拿出科學育兒理論,表示把屎把尿影響寶寶尿道、肛門括約肌發育,科學訓練寶寶自己如廁才是王道。

把屎把尿到底有沒有危害

與其說是把尿的危害,不如說是過早把尿、強迫把尿的危害。一般括約肌要到3歲左右才能發育完全,在這之前孩子並沒有能力完全自我控制排尿排便。

過早訓練把尿,容易影響括約肌的發育,同時讓他形成「被把尿才需要尿」的習慣,即使真有尿也強憋著,分不清到底是該尿還是不尿。

而在孩子沒有需要的時候,強迫把尿把便,大人著急寶寶也抗拒,讓孩子頻繁用力掙特別容易造成脫肛、肛裂,長此以往甚至引發心理障礙,排便更困難。

如廁訓練是一門必修課

不管你願不願意、或早或晚,寶寶終究還是要學會自己上廁所的,尤其是在他上幼兒園之前。有寶寶上幼兒園還穿尿不濕的,明明想尿尿卻不會表達自己意願只能當眾尿褲子被嘲笑的,這大都是因為爸爸媽媽在教寶寶如廁訓練這件事上沒做好。

寶寶多大可以進行如廁訓練

通常來說寶寶1歲半-2歲的時候,可以開始慢慢進行如廁訓練了。沒必要很早就開始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只有當膀胱控制力、括約肌發育到一定程度,寶寶才具備自主排尿排便的生理基礎。

不要去和別人家寶寶攀比,覺得別人家寶寶早學會了我家怎麼還不會,從而不耐煩、焦慮甚至責罵寶寶。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早晚沒有關係的,說不準哪天他就對自己上廁所感興趣了,一般寶寶在3歲前都能順利自己尿尿。

哪些信號表示寶寶可以如廁訓練了

1、想尿尿或者便便時,能用聲音、表情或動作來向家長表達;

2、對模仿成人上廁所的姿勢或者馬桶感興趣;

3、尿不濕能保持幾個小時的乾爽,同時對在尿不濕上尿尿便便感到不舒服。

4、能聽懂你讓他尿尿的指令。

5、能自己嘗試穿脫褲子

如廁訓練要怎麼進行

寶寶專用小馬桶

給寶寶準備他自己的如廁工具是最重要的開始,一是造型可愛顏色豐富的小馬桶可以讓寶寶產生興趣,二來成人馬桶圈太大寶寶會害怕掉下去而抗拒自己如廁。

男寶寶的話,還可以準備個可以吸附在牆上的卡通小便池。

兒童專用馬桶圈和小踏板

有的寶寶不喜歡蹲小馬桶,可以準備個兒童馬桶圈放在成人馬桶上,然後準備個小踏板,方便寶寶爬上去,而且坐在成人馬桶上時腳也有能有個支撐點不用懸空著。但是,這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寶寶摔倒。

如廁過程的示範

告訴寶寶,尿尿便便的時候,先找到自己的小馬桶,然後脫褲子,蹲下坐在馬桶上開始便便。爸爸媽媽可以多給寶寶示範幾次要怎麼蹲。

如廁訓練階段,寶寶褲子不要穿太緊,最好也不需要系腰帶,方便寶寶能自己迅速的脫下褲子。

便便完以後,還要教寶寶如何擦屁屁,不要因為怕寶寶弄髒手而不教寶寶自己擦屁股,你慢慢多示範多引導幾次,寶寶就會學會的。

最後就是告訴他,每次如廁完都要洗小手啦~~

男寶女寶如廁訓練要區分嗎?

引導寶寶如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初都可以從便盆開始。

尤其是男寶寶,不要一開始就分開訓練尿尿和便便,一會兒站著一會兒蹲著容易讓他混亂,另外便便時也常常伴著尿尿,一開始就分開訓練很容易讓他明明在便便的時候又想要不要站起來尿尿。

在引導男寶寶站著尿尿時,可以讓爸爸出馬,示範如何站、褲子脫到什麼位置、如何「瞄準」,怎樣不會弄濕褲子等等。

夜裡要叫醒寶寶尿尿嗎?

NO!

如果寶寶夜裡有意識自己醒來起床尿尿就順著他來,如果不能又擔心他會尿床的話就給他兜尿不濕,又有什麼關係呢。沒必要一如廁訓練就徹底扔掉紙尿褲,或者像有強迫症一樣非要寶寶半夜起來上廁所。首先,還是讓寶寶睡個安穩覺吧。

教寶寶如廁是個急不來的事,即使一開始不成功或者成功了幾次又失敗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不用覺得特別焦慮甚至認為寶寶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呀,更不要對寶寶發脾氣責罵寶寶。

其實,說是如廁訓練,更不如說是如廁引導,多點耐心,多鼓勵誇讚寶寶,寶寶自己如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