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告別脆弱思維 讓未來堅不可摧

告別脆弱思維 讓未來堅不可摧

截止到今天,我還在和出差的時差作鬥爭。出差的日子也會六點爬起來看書,哪怕房間沒有暖氣沒有空調,離開被窩就好像會被凍住一樣。後來才知道手機鬧鐘的六點其實相當於新疆時間的凌晨四點,除了佩服我自己之外,也沒什麼好說的。

決定要看《反脆弱》,是我本月做的最艱難的決定,哪怕是在看書的過程中也一直在和「要不要繼續看下去」的想法做鬥爭,因為這本書真的有毒!難啃不說,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居然還有催眠的功能。但是,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居然在鬥爭和糾結中看完了這本書。我又一次沒有半路放棄,沒有痛快的合上書換一本別的。當然,在這期間為了緩解這本書帶給我的痛苦,我還穿插著進行了一本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看到了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收錄過的《泥人張》,了解了狗不理包子原來不是我一直理解的「連狗都不吃的包子」。這兩本書一本像中藥,一本像喝完中藥必須要吃的蜜餞。良藥苦口,有些知識必須要吸收,又想起Mr.Bear說看不進去也要硬著頭皮看。中藥再苦也要捏著鼻子喝,好在有蜜餞安慰我,這些被《反脆弱》狂虐的日子,過得也不算太辛苦。

【神一樣的作者】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暢銷書《黑天鵝》、《隨機漫步的傻瓜》作者,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者之一。

並不想說別的,這本書中有大量的背景知識來自《黑天鵝》,然而《黑天鵝》需要再看一遍!

【思考定位】

整本書都在圍繞「反脆弱」這個主題進行,囊括了人生的大小決定、政治、個人理財、經濟體系和醫療系統多個領域。豆瓣有人評價說:開頭寫的是反脆弱,寫著寫著就開始反人類了……這也是我覺得它有毒的原因。

作者在書中說:你可以厭倦一本特定的書,但不要厭倦閱讀的行為。現在看來,是給讀者的一劑預防針!有一種絕望就是書上所有的字我都認識,但是並不了解作者在說些什麼。這本書中大概有百分之四五十的內容都讓我處在這種尷尬與絕望中,但這並不妨礙我從自己可以理解的部分提取有用的內容。

整本書的核心觀點是說一切事物都會從波動中獲得收益或者遭受損失。當收益大於損失時,就是反脆弱;反之,就是脆弱。(沒看懂對不對?沒關係,我也不太懂!)

【Super萱的拆書時間】

在我看來所謂「反脆弱」,指的是我們到底會從發生在生活中的事物(偶然事件也算)中獲得啟示來推動人生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還是會被這些事情衝擊的一敗塗地一蹶不振。書中舉了一些例子來對比脆弱與反脆弱,作者希望讀者通過閱讀變得具有反脆弱性,變得堅不可摧。

接下來,我要開始拆書了……

#挫折怎樣?#

生活中的怪現象:給我們帶來最大利益的並不是那些曾試圖幫助我們(比如提供建議)的人,而是那些曾傷害我們但最終未能如願的人。那些令人傷痛的壞事對我們的觸動會遠遠大於好事。就比如我們經常會說一個人對你做的99件好事也抵消不了她曾經對你做過的一件壞事帶給你的衝擊。可往往就因為這一件壞事,讓你長了記性,讓你再也不敢輕易的相信別人,讓你學會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好的保護自己不再遭受這樣的傷害。而這種由壞事帶來的影響對你產生的作用,就是反脆弱的表現。反之,如果你備受打擊,對生活絕望並且破罐子破摔,這就是脆弱的表現。

書中把這種人們在受到過去時間的傷害後重新振作並超越自己的現象,叫做「創傷後成長」。從挫折中產生的強於常人的動力和意志力也被視為額外的能力。如果你看過《失戀三十三天》,你一定記得黃小仙在被閨蜜挖了牆角之後、在被客戶提出的無理要求搞得焦頭爛額之後所展現出來的新的能力:學會放下,學會往前看,學會拒絕。這些都是「創傷後成長」的經典展現。

書中說對挫折的過度反應所釋放出來的多餘能量成就了創新。比如前不久熱播的《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為了拿到兒子的撫養權必須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面對HR時的真誠以及拿到職位之後的勤懇,這些都是她在當闊太太時候不具備的能力。包括之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因為會換位思考而月月銷售量第一的成績。這些都來自於挫折之後釋放出來的能量,而恰恰是這種能量,推著她變成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生活處處有挫折,挫折處處是學問。

面對挫折,我們不僅要認識它,要打敗它,還要拿走原本它拿來對付我們傷害我們的部分,縫縫補補後變成我們身上更結實的鎧甲。反脆弱,就是把挫折變成鎧甲,而不是變成墓志銘。

其實反脆弱教給我們的也只是應對問題的一個可選項而已。想要過知性的生活,就要淡化你所擁有的東西在你心中的地位,這樣任何損失都不會給你帶來傷痛,世界的波動性也不能給你帶來負面影響。誰也不是聖人,我們也只是想藉助這樣的方法,讓自己的生活能夠穩定而已。

#錯誤如何?#

錯誤及其後果也是一種信息。

錯誤時時有,有時特別多。人人都犯錯,可是面對錯誤的不同思維方式,會讓錯誤發揮不同的效用。比如很多人選擇在錯誤發生時找借口搪塞,或者在下一次即將犯錯的時候選擇僥倖。也有少部分人在犯錯之後選擇主動承擔並且將錯誤傳達出的信息處理整合,變成接下來前進路上的探照燈。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帶來的效果一定是不一樣的,而反脆弱所代表的,是後者。

對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來說:錯誤帶來的損傷應該小於收益。這樣的例子生活中很多見,比如上班遲到這件事,脆弱性的人把遲到的原因歸結於公交車沒有及時到站、路上堵車、地鐵根本就擠不進去等等,然後在下一次眼看要遲到的時候絞盡腦汁想新的借口來對付領導。久而久之,這類人會被單位同事貼上了「常有理」的標籤,並且這種印象會蔓延到工作的其他方面,影響可想而知。這就是脆弱性在錯誤中展現出的損傷大於收益。而具有反脆弱性的人,會從遲到事件中獲得如下信息:遲到會影響到一整天的工作節奏和工作狀態(遲到一分鐘,罰款兩百元,你開心的起來嗎?),今後出門應該在現有基礎上提前至少一刻鐘,如果堵車就應該考慮用共享單車等。可能在以後的日子中,後者再也不會出現遲到的情況,偶爾出現的一兩次,也會被用「人之常情」這樣的詞語來理解和原諒。這就是反脆弱在錯誤中展現的收益大於損傷。

#失敗了唄!#

脆弱的失敗者往往在犯錯誤後不內省、不探究、不覺得難堪、聽不得批評,試圖解釋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用新的信息豐富自己,並開始新的歷程。這些人往往視自己為「受害者」,受制於某個大陰謀、糟糕的老闆或者惡劣的天氣。

其實在上一個話題中已經提過了,當錯誤中展現的損傷大於收益的時候,結果是直接指向失敗的。但哪怕是面對失敗,反脆弱性也會幫助我們從失敗的嘗試中逐漸摸索出正確的方向。人人都知道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起初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而愛迪生卻說,至少我知道了這一千多種材料是不適合的。最終,經過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試驗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試錯會失敗,失敗會沮喪,但失敗同樣會傳遞出一些信息,而正是我們對這種信息的提取和總結,讓我們一步步邁向了成功。反脆弱性所展現出來的,是對失敗的分析和信息的收集,並非推諉與「受害者」之類的自我認定。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愛迪生在試驗之初就為自己制定了計劃,比如每天要做幾次試驗,用幾種材料等等,也許時至今日,我們也不會知道有電燈的存在。由此可見:任何拘泥於計劃、不善變通的事情必然失敗。比如愛迪生曾經用友人的鬍子來做試驗,如若真的有計劃表,這種材質一定不在他的表中。這樣的例子現在也比比皆是,我在之前的讀書筆記中就說過關於制定計劃的利與弊,計劃的目的在於達成目標,不在於對計劃本身嚴絲合縫的執行力。因為這種按部就班的執行中根本不存在變通的成分。拿我來說吧,9月的原定書單中有《少有人走的路》1—4,可因為要出差但這幾本書又是紙質版,放在行李箱里佔地方不說還死沉,並且我習慣在外出時用kindle,所以不得不改變計劃。如果真的按照計劃,我九月只會有三本書的閱讀量,但我改變了書單之後,9月依舊閱讀了7本書。計劃的目的是保持知識的輸入,並非步步緊逼的完成計劃書單。認識到這一點之後,生活變得輕鬆很多。

在這個話題的最後,分享一個我講過的題目:一隻飢腸轆轆的羊聽其他的小夥伴說對面山頂有草,所以就踏上了去山頂的路。其實上山路上就有草,但小羊始終記得同伴的話,所以堅持要爬到山頂,可因飢餓過度,死在了半山腰。

#成功了嗎?#

在我的課堂上,如若學習氛圍好,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學生最終會被自律的學生帶動著開始學習,但若班裡的學生大部分喜歡閑聊,紀律渙散,即便是基礎很好很有提升空間的學生,也會放慢腳步。就像好馬與劣馬一起賽跑,最終會越跑越慢,而與更優秀的對手比賽則會越戰越勇,並一舉奪魁的例子一樣。環境對於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你與誰同行。如若你的同伴具有反脆弱性,那麼你也會被漸漸影響,無論是心態還是思維方式。

說到心態,書中提到:人們往往做最好的打算,而希望僥倖逃脫最壞的結果。比如學生時代我總是希望老師不要叫我回答問題,不要點我名字讓我站起來背課文。我相信老師一定不會這樣做的,這樣我就能愉快的聽課了。結果我不但被老師點名背《魚我所欲也》而且背的坑坑巴巴,於是我開始希望在老師心裡磕巴幾下是值得原諒的,不會被罰抄課文之類的。再比如我希望高數期末考試不要考我沒有複習到的百分之八十,只考我已經走馬觀花看過的百分之二十,這樣我就能愉快的過假期了。但考試結束之後我發現我可能只能拿二十來分,於是我開始寄希望於二十分以下(不包括二十分)的人被掛科……可是怎麼可能呢?

反脆弱性讓我們用亡羊補牢為時晚矣的心態開始生活,再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心態面對過錯,想要成功,就要及時調整心態。

生活中人們往往更多關注已經成功的部分,但卻對成功帶來的不對稱性熟視無睹——你現在失去的遠遠多於你得到的。生活處處是選擇,有選擇就會有取捨,雖說有舍才有得,但對於自己的選擇,至少應該心裡有數。當你知道為了這樣的成功放棄了那樣的事物或者生活時,也許會更加珍惜眼前的這份收穫。

成功是達成目標並且過上想要的生活,未來的規劃在還未實現之前,都是以憧憬的形式出現在生活中的。這種憧憬其實就是一種對未來藍圖的想像,可想像也分很多種。天馬行空的痴心妄想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對達成目標沒有任何幫助。正確的想像是從未來中排除或削減不屬於未來的東西。比如,我希望未來我可以每年都有不少於一個月的時間在不同的國家遊學,那我就應該從現在開始把刷手機的時間用來學外語,並且努力工作賺錢。而不是在未來的每一天都用刷微信的方式羨慕別人出遊時曬在朋友圈的照片。

#未來你好!#

我曾經特別受不了當我取得一點成績時周圍人的冷嘲熱諷,也曾經一度為此感到崩潰。老爸曾經開導我說:寧可讓別人嫉妒你,也不要讓人可憐你!這句話我一直牢記在心,直到看到這本書中一個故事結尾主人公對他兒子說的一句話:你太讓我失望了,你已經證明了自己根本無法激起別人對你的嫉妒。這與老爸的話簡直不謀而合,所以,希望未來的我會是一個所向披靡的女戰士!

為了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有所規劃並且有所行動,我們應該把更多時間留給值得的人和事,畢竟現在人們了解的很多東西其實都不值得去了解,直白的說就是浪費生命。舉例來說:比某某明星公布戀情和某明星成功懷孕更值得花費時間關注的是我們怎樣做才能讓方案在明天的會議中被採用,我們怎麼說才能讓客戶滿意並且簽訂長期合同,我們怎麼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去我們希望的未來。

通往未來的路有很多條,所以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會有更多選擇。如果你看到的選擇僅此而已,只能說明我們還沒有真的具備反脆弱性。表面上看上去很穩定的其實很脆弱,往往這樣的脆弱事物最終都會被取代。想要在未來有一席之地,就應該取下貼在身上的「脆弱」標籤,把一切可利用的事物都變成反脆弱的鎧甲。

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外界條件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我們本身夠不夠強大,能不能坦然面對惡劣且波動性大的環境。

【拆書之生活實踐】

這本書陪伴我度過了本次出差所有的等火車坐火車等飛機坐飛機的時間。

返程飛機的落地時間本應是晚上九點,可是飛機晚點又遇上因為大雪被迫封掉的高速路,導致我晚上十點多才落地,並且被困機場將近一個半小時,接近凌晨兩點才到家。頭一次見識了空無一人的機場大廳,頭一次在漢堡王坐到店面打烊。然而,我並沒有很沮喪!我還為自己的這一次經歷在準備打烊的漢堡王門口拍照留念了呢。我想,我正在變得更勇敢,更獨立。

作者在書的最後寫了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今天還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因為某些人在某個階段為我們承擔了風險。換句話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生活,用儘可能短的時間讓自己強大起來,因為負重前行的接力棒遲早會傳遞到你的手中。

希望未來的你,能欣然接受最好的,也有能力承受最壞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uper萱的分享驛站 的精彩文章:

TAG:Super萱的分享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