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諾獎得主的遺憾:我發現了量子色動力學,卻取錯了名字

諾獎得主的遺憾:我發現了量子色動力學,卻取錯了名字

第二回 | 為什麼叫它時間晶體

撰文?| 弗蘭克·維爾切克

翻譯?| 胡風 梁丁當

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質疑道:「姓名算得上什麼?」在她看來,「我們所謂的玫瑰,換個名字,還是一樣的香。」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後,朱麗葉才意識到自己錯了。名字很重要。

在我學術生涯的早期,我也不重視取名。當我與戴維·格羅斯(David Gross,現任職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首次發現了夸克和膠子的行為規律時,我們提議將之稱為「強相互作用的非阿貝規範理論」。後來,有的人把它稱作「量子色動力學」—— 不難猜到,是這個名字流傳了下來。就這樣,我遺憾地錯過了一次取名的機會,但卻學到了一個教訓。

兩位共同獲得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維爾切克(左)與戴維·格羅斯首次發現了夸克和膠子的行為規律,但他們卻遺憾錯過了取名的機會。

一個名字的音與形都會影響其流行度。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是一位傑出物理學家:他發現了類似光子的粒子是如何獲得質量的。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ois Englert)與羅伯特·布魯(Robert Brout)也獨立地發現了該機制,接著其他人進一步發展了這個理論。(希格斯與恩格勒共同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如果布魯當時還健在,也一定會同享尊榮)。但是,「希格斯」這個詞是如此地有力和簡潔,凡是這類思想都被物理學家以它命名: 除了「希格斯粒子」,還有「希格斯場」、「希格斯機制」,甚至連「希格斯化」都成了標準術語。

在《仲夏夜之夢》里,莎士比亞寫道:「想像的力量可把不曾發現的東西變得具體,所以詩人的筆就可描寫它們的形狀,給虛無縹緲的東西以住址和姓名。」這個認識非常深刻:意識到需要賦予事物以名字,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舉個例子。牛頓引入了「質量」這個名詞來描述力與其所導致的運動的內在聯繫。一個名字背後隱含的意義是,有一個事物真實存在著。牛頓的思想是,每樣物體,無論它是粒子還是行星,都具有一種可測量的、描述受力和運動之間關係的屬性,即質量。這依然是當代物理學和化學的一個核心概念 (雖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它)。

我少年時有一次陪著母親去百貨店,留意到一種洗滌劑的名字叫做「Axion」。 我喜歡這個名字,它讀起來很有科學味,帶著古希臘的感覺,像一個粒子的名字。

多年以後,當我接觸到羅伯托·佩切伊(Roberto Peccei)和海倫·奎因(Helen Quinn)的理論時,我意識到,這意味著存在一種新粒子,而這個新粒子需要一個名字。我猜,如果當時《物理評論快報》的編輯們知道「軸子」(Axion)這個名字的靈感其實來源於一種洗滌劑,他們肯定會否定這個名字。很妙的是,這種新粒子恰好可以解釋一個關於軸流的問題。以此為掩護,我把「軸子」這個名字偷偷帶進了科學界。我認為宇宙學家們所謂的暗物質可能就是「軸子」。雖然這個觀點尚未證實,卻正被越來越多的物理學家接受。

2012年夏天,我和家人沿著溫賴特(Wainwright)在他著名的《徒步穿越英格蘭》中所描述的路線,從東往西地穿越英格蘭。在旅程開始前,我一直在思考,在描述萬物時,空間與時間所起的作用有何異同。在許多材料中,原子會自發組織形成有序的排列,即形成晶體。由此類比,材料是否也可以在時間(而不是空間)上自發形成某種結構?

在兩周的徒步旅行中,我不停地思考。當旅程結束時,我覺得我的想法已經成熟了,是時候分享給世人了。但問題是,描述這個想法的標準術語,即「時間平移對稱性的自發破缺」,卻是一個比「非阿貝規範理論」還要糟糕的名字。

一次飯後,我跟家人說了幾個候選的名字,徵詢她們的意見。其中一個叫做「時間晶體」。我本來擔心這個名字的風格有些「後現代」,但是我的妻子貝齊·迪瓦恩(Betsy Devine)卻非常喜歡,並堅持我使用這個名字。讓我詫異的是,《物理評論快報》居然也接受了這個名字。

「時間晶體」這個名字迅速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而它隱含的思想則促使科學家思考,並引發了活躍的理論辯論。但直到最近,才有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表明它的確存在。

今年3月, 《自然》用一張極富想像力、讓人印象深刻的時間晶體圖片作為期刊封面。內文則有幾篇介紹發現時間晶體這種新物態的實驗論文。就這樣,「時間晶體」這個名字由虛變實,魔法般地走入了我們的現實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僅僅因為選對了食物,他們半年瘦了16斤
強迫症:道理都懂,但為什麼就是停不下來?
重大科學發現=理性+「意外運氣」?
關於智商你需要知道的7件事
宇宙原子失蹤之謎被破解:一半普通物質都藏身於此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