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貪心的媒體江湖裡,且讓我們「懶懶」地活著!

在貪心的媒體江湖裡,且讓我們「懶懶」地活著!

本文 1390 字

燒腦指數:★★

閱讀大約需要 4 分鐘

媒通研究員 墨林

另外,據多家日本主流媒體報道,日本放送協會(NHK)前不久披露了一起社內職員過勞死事件。根據披露的信息顯示,這名31歲的女記者在死前一個月內曾加班長達159個小時。

這兩件事在國內傳媒圈內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倦於加班的媒體人指出,盤算一下自己的加班時長,並不比這位猝死的日本女記者少,而推文壓力也絲毫不遜於不幸離世的大志。

確實,加班已經成為很多媒體人的工作常態,尤其是一些跑現場的一線記者,大半夜爬起來趕火車是常有的事;對於求時效、追熱點的新媒體人來說,時時刻刻繃緊神經、拖著空虛寂寞冷的身子熬夜寫稿更是再正常不過;總編輯、內容創業者就不用說了,好好睡一覺簡直就是奢侈。

因而,媒體人猝死、早逝、過勞死在我國時有發生:

2009年6月5日,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48歲;

2011年5月23日,28歲的鄭州電視台政法頻道記者劉建突發心肌梗塞離世;

2013年2月26日,長春廣播電台知名主持人王天雷因病醫治無效辭世,終年44歲;

2013年7月3日,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節目預告》編導、主持人,《下周電影》主持人王歡因癌症去世,年僅43歲;

2014年4月12日,《南方都市報》時事新聞中心珠海新聞部首席記者過國亮因病逝世,享年31歲;

2014年5月4日,杭州《都市快報》副總編輯徐行因患憂鬱症自殺離世,年僅35歲;

2014年5月16日,廣州日報社社長湯應武,因心臟病發不幸逝世,享年50歲;

……

2015年11月18日,央視原主持人方靜因癌症去世,享年44歲;

2016年6月25日,《求是》雜誌副總編、著名雜文家朱鐵志不幸辭世;

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猝死,年僅34歲;

……

2016年10月5,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心梗去世,享年44歲。

如果詳列,這份名單可以一直列下去,長到令人不忍卒讀。

在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互聯網時代的造夢工廠里燈火通明,每個人都像陀螺一樣生活著,而媒體人則像永不睡眠的動物,夜以繼日地生產著每日供大眾消費的信息產品。

這份長長的死亡名單背後,媒體人的辛勞程度絕對令人震驚。工作楔入生活,二者合二為一,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成為每天都在輪迴的魔幻現實。

晨昏顛倒,自嘲自虐,是高速轉型時期媒體人的日常。

「再堅持會兒」「不熬夜怎能成大事」「不想加班就別干新聞」等話語彙聚成的壓力,時常與亞健康、病痛乃至死亡捆綁在一起,構成了一道頗為悲愴、促狹、刻薄的職業規則。

媒體人為何這麼累?這個問題似乎永遠得不到明確的回應。

美通社2016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1477名中國記者中,有超過八成的人表示處於加班過度、應酬過多、三餐不定和作息不規律的生活狀態。而據Manpower Group近日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為了掙錢養家,中國有18%的年輕人願意工作到死。

結果我們都看到了,猝死、早逝、疾病纏身等惡性副作用幾乎成為媒體圈共識。去年看著這位記者遠去,今年又與那位編輯永別,大家還來不及為友人的突然離去感傷,便又到了另一位英才的忌日。

無奈的是,上述論調在如今,一點兒都不算危言聳聽。

個人作為時代骨血,承受著這份對自身願景的追逐和對社會發展的助推,特別是媒體人,在這一過程中顯得格外焦慮、緊迫。也的確,在許多媒體人的職業生涯里,可能已見識過千奇百怪的生離死別。但越是如此,我們越應該喚醒自身對於死亡的敬畏,認清生活與工作的邊界,重拾一點詩意與悠閑,不是嘛?

畢竟,做媒體不容易,而人生又恰恰苦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媒通社 的精彩文章:

王思聰又要下血本了!懸賞千萬全國海選青年導演
網購低齡化加速 阿里市值倆月暴漲千億美元
微博推出「霸王條款」!到底誰才是「爸爸」!
《極限挑戰》第三季也被叫停了
重報模式只是剛剛開始,報紙合併將是不可逆的潮流

TAG:媒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