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為了維持統治,放出超級利好,讓中國人口一下增長十倍

清朝為了維持統治,放出超級利好,讓中國人口一下增長十倍

今天我們來聊聊清朝,清朝是個很神奇的朝代,少數族群統治大中國,不敢說江山永固,但至少延續了275年,算是中國歷史上的數得著的大朝代。

這就奇怪了,中國歷史上有少數族群入主中原的事情,但都不長,比如元朝。為什麼清朝長久呢?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清朝抓住了中國社會的關鍵:士大夫。說白了,也就是地主階層。

中國以前的社會是一個鄉紳治國的社會,一個鄉是一個地主負責管理,一個縣是一群地主進行管理。地主們管著田地,這一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經濟來源,鄉紳對當地事務有極大的發言權。

他們一邊收田租,一邊讓後代讀書考科舉,耕讀之家,就是那個時代最好的中國夢。

清朝入主中原後,沒有打破這個中國夢,反而還加強了。

比如一進來,順治一年就開科取士,所有制度全部按明朝的來。地主們一看,得了,皇帝變了,天沒有變,咱們的中國夢還在啊。那繼續種田讀書。

有的心理上受不了,一開始大家有抵觸情緒,畢竟是不同族群嘛,這時候,清朝又主攻心理關,主動融入中原文化,學漢文,也不要求地主們學滿文,你們該學啥就學啥,唯一乾的讓地主們不爽的是剃髮。

清朝為什麼要這樣干,剃個發就這麼重要嗎?其實是重要的,清朝強行推剃髮,是為了製造一種儀式感。是向廣大的地主同胞索要投名狀。你剃了,那就是自己人,不剃,就是有二心。

一開始受到了一些抵制,但很快,地主們也是識時務的,剃頭就剃頭,沒什麼大不了的,生活最重要。到了後面,你再讓他割辮子,他還覺得委屈不習慣了。

所以,清朝時內部矛盾不大,讀照書,田照種,官照當,人生三樣大事一樣沒落下,當然地主們就擁護了。

到了太平天國,八旗子弟擺不平的時候,還是漢族地主們出來主持大局,曾國藩等人拼了老命。為什麼?就是希望讓自己的生活現狀不要受到破壞。《那年花開月正圓》里的周瀅為什麼捐數百萬兩給慈禧,就是因為兩家其實是利益共同體嘛。

這是對地主的,對普通老百姓有沒有呢?

也有的,愛新覺羅靠這個坐穩江山,但又因這個失去了江山。

這就是永不加賦,看《鹿鼎記》裡面。康熙放下一句話:盛世滋丁,永不加賦。

這個東西很重要啊,普通老百姓要是聽了,可能就要敲鑼打鼓的。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咱現在是盛世,盛世里生了小孩,一當然不會強行流掉,生下來,也不加你的賦。

所謂的賦就是人頭稅。這個歷史悠久了,早可以追溯到商鞅變法,就是生一個就要多少錢。以前還有固定的勞役,後面改成可以用錢來替代。

康熙永不加賦,對老百姓當然是不錯的,生孩子不要錢了。

因為這個,康熙進一步收走了中原百姓的人心。個別地主想造反,也沒有響應了。所以,天地會的兄弟們拼了命的喊,也沒有太多人支持。

這是清朝坐穩天下的原因,但這個可能最後也導致了清朝的滅亡。

為什麼呢?人口暴增,因為不加賦嘛,後面,雍正又攤丁入畝,直接取消了人頭稅。大家就猛生,解放生產力之餘,生育力的解放更是驚人。從明末的三千萬人到乾隆末,人口已經變成了四億。當然,明末因為人頭稅,可能有隱瞞戶口的。

但人口的暴增是一個事實,除了永不加賦,還有紅薯等作物引進。

人口一多,大家就著急了,為什麼呢?養不活。當時中國東北又是封關的,不讓進,而關內的土地因為科技從明以來沒有進步過,開墾手段落後,畝單產也沒有大的進步,怎麼養活這多出來的人口?

到了清末時,就已經有這個擔憂,據統計一個人平均需要五畝地才能生活,而達到這個標準的僅僅有四川少數省勉強達到。江浙一帶完全不夠,而地少的福建廣東等地更是遠遠達不到標準。

那怎麼辦,就會造成社會動蕩,清末一是流民特別多,各種胞哥組織流行,義和團到處鬧,就是流民多,農村閑散人員多了。因為沒有足夠的田地種,現在農村沒田,還可以進城打工,以前沒田那只有進城流浪。

所以,清末的基層社會自我失控了,鄉紳控制不住流民,再加上各種族群因為人口增長而引發資源爭奪,土客大械鬥就發生在清末,最終演變為太平天國運動。

所以,永不加賦可以說埋下了清朝滅亡的一個大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建國初原有四大一線城市,工業大哥大因鄰居不安靜,從一線變二線
美國最恐怖的部門,並非FBI、CIA,被它盯上,不死也要脫層皮
為什麼中國能統一,歐洲一直是盤散沙?有人五百年前提出是統一歐洲
三個劃錯地方的城市,身在本省想著外省,一般人很容易搞錯
四大洲各有一個國家有望發達,走錯一步棋,全部變成苦哈哈

TAG:腦洞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