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用實力向你們證明,我不行
「只要肯努力,沒有什麼是我搞不砸的。」
這碗毒雞湯,卻曾經在我身上得到最好的體現。
大學第一份實習的時候,我工作非常勤奮。
每天很早就到公司,用敲鍵盤的聲音怒刷存在感,晚上回學校接著熬夜寫論文,第二天再疲憊地趕去上班。
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果然很多事情都被我搞砸了。幹活兒漏洞百出,還留下個爛攤子給同事。
可能是因為年紀小,被認為享有更多犯錯空間,同事們都說:
「算了,她已經很努力了。」
但後來我才知道,其實,當時我並不是努力,我只是在玩一種心理遊戲,名字叫做:看我有多努力(look how hard I"ve tried)。
心理遊戲(mind game)這個概念由Eric Berne提出。它是一種人際互動的模式,指兩個(或多個)人在相處時進行一連串的交流互動,但其中包含了許多雙重的、不清晰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導向一些可以預期的結局。
因此,它更像是一種行為/語言模式,當一個人擅用某種心理遊戲之後,他就會在與任何人的交往中反覆使用。而且,這個過程往往是無意識的。
下面這些經典的情境,如果你也似曾相識的話,那麼可能你也被心理遊戲「套路」過:
1
伴侶關係中,後退的一方是「贏家」
「看我有多努力」這個心理遊戲最先是在臨床婚姻諮詢語境中被定義的。故事發生在一對夫妻和治療師之間。
通常一對關係出現危機的夫妻來向婚姻治療師尋求幫助。而事實上丈夫內心是打算離婚的,但妻子還想要努力挽回一下,因此非常積極地拉著丈夫來做諮詢。
一開始,丈夫也會表現的比較配合,在家裡也表現出比較多的理解和忍讓。
但情況逐漸地變糟,丈夫開始拒絕接受諮詢,態度也很差。周末空閑時間就出去消遣,避免和妻子產生任何溝通。
最後,妻子被迫提出離婚。而這樣一來,丈夫便順理成章得到他期待的結局,並且也沒什麼可以被指責的。畢竟因為是妻子提出的離婚,而且,之前通過心理諮詢,他也 「證明」了自己在努力,
配合諮詢——這個舉動就成為了丈夫的有力擋箭牌,他將自己置於一個有利的位置,並可以對任何人說:你看,我已經努力過了!結果是離婚,那我也沒辦法。
丈夫玩的遊戲就是典型的「你看我有多努力」。
2
教育孩子時,你以為你在掌握主動權
我的小侄子今年剛上小學,他爸媽已經給他在起跑線上設置了八個課外班了。
數學、英語、樂器、素質教育一個不落。
侄子從小就很聽話,報了的課一個不落的全都上。
但是幾個月下來,一個都沒學好。
他爸媽干著急,四處抱怨,但親戚們都勸說:「算了,孩子都沒有周六日,瞧把孩子累得,別埋怨他了。」
但有一次我帶侄子去上英語班時發現了「真相」:這小孩兒根本沒在聽課!望窗外,摳小手,看起來在寫字時其實在畫小人。
精彩的是,一下課,他耷拉個腦袋,拖著身子,居然一副剛吸取完海量知識的疲憊樣子。
那時,我彷彿在他身上,看到了當年實習下班後的我自己。
3
職場中,看起來最累的不一定最努力
其實後來仔細想想,我實習時真的在「努力工作」嗎?
雖然早早到辦公室,但是喝個咖啡、四處整理一下,真正開始工作已經快中午。敲擊鍵盤雖然賣力,但屏幕上是各種聊天界面。熬夜更是自己作死,誰讓我要先刷微博再批閱朋友圈之後,才開始寫論文呢。
工作中看起來很「努力」的時刻,不一定都是真正有產出的時刻。
我之前的行為更像是「社交上的努力」,是為了做出來給別人看到的,它的目的不是把工作做好,而是讓大家知道,我已經付出了這麼多,所以請不要再責怪我。
每次加班都發個朋友圈:「凌晨四點的海淀,真美。」
故意露出黑眼圈,並在老闆的注視下抓緊按揉太陽穴。
所有這些低質量的勤奮,本質上都是帶有社交屬性的,它們在隱隱傳遞著的信息都是:你看我有多努力!快誇我。
為什麼會有人想要玩心理遊戲?
第一,用努力來擺脫內疚感是一種很常見且好用的方法。畢竟沒有人會責怪一個已經那麼努力的人。
第二,逃避責任。
不管是想要離婚的丈夫、不想上課外班的侄子、還是實習生我自己,都是在前期付出過一些努力的(至少在別人來看),而這些努力為的不是別的,而是最終能理直氣壯說出:
「我已經試過了那麼多方法了,我已經走投無路了。所以剩下的事情,就只能交給你了。」
我們推脫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就是真正面對自己所處的情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就是用實力證明,我不行。
最後,也是「看我多努力」這個心理遊戲的最終目的,就是證明自己的無辜(blameless),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置於一個無可指責的絕勝位置。
如何破解這種心理遊戲呢?
心理遊戲的本質是一種無意識的交流互動,它的目的是去逃避參與當下,並且獲得一些私利。
很多人其實沒有察覺到自己在玩。所以,要破解這種心理遊戲,首先要讓人意識到他在玩心理遊戲。
另外,心理遊戲並非是輸贏分明的對抗遊戲。那麼Ta可能是不願或不能去直接面對你,才採用迂迴戰術來套路你。
因此,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跳出來超越整個遊戲,而不是在遊戲中打敗對方。
所以不妨直接告訴對方:我沒空陪你玩心理遊戲,請你說出你內心真正的需求和感受。
無論是怎樣的情境下,真誠的交流都是最基本的前提。
References:
Berne, E. (2016). Transactional analysis in psychotherapy: A systematic individual and social psychiatry. Pickle Partners Publishing.
Berne, E. (2011). Games people play: The basic handbook of transactional analysis. Tantor eBooks.
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閱讀更多心理科普文章。
※喜歡自己跟自己說話?我不會是個「戲精」吧?
※都說抑鬱是「情緒感冒」,那它會傳染嗎?
※明明很想信任別人,但就是做不到,是我的錯嗎?
※如何關愛一枚社恐?
※你聽我的,誰的話你都不要聽
TAG:簡單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