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營養過剩導致高血壓,降血壓為什麼還要補充營養?

營養過剩導致高血壓,降血壓為什麼還要補充營養?

營養過剩導致高血壓,降血壓為什麼還要補充營養?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是一種富貴病,這個從我國現在高血壓人群不斷增加可以看得出來,高血壓與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是成正比的。目前我國的高血壓人群已經達到2億多,所以我們可以說超重、營養過剩是人們得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誘因。

那麼,高血壓患者確診之後是否需要減少營養的攝入呢?這個我們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食物對血壓的影響是肯定的,對於高血壓患者,由於其機體處於一種非正常的生理狀態,而且營養素對調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營養與高血壓這個問題上應採取慎重態度。

首先,對於那些肥胖的高血壓患者來說,超重是影響高血壓治療的一個極其不利的因素,減肥也就成為必須的非藥物治療措施。在這種情況下不應盲目增加那些富有高營養素的食品,以防攝入過多的熱量及對高血壓有促進作用的營養素。

此外,由於飲食中的三大營養素(糖、脂肪和蛋白質)與血壓調節有密切的關聯,因此,同普通人比較,高血壓患者對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分別介紹飲食中脂肪和蛋白質對血壓的影響及相應對策。

【脂肪與高血壓】

脂肪中含有兩種主要的脂肪酸,一種是飽和脂肪酸,另一種是非飽和脂肪酸。這兩種脂肪酸對血壓的影響恰好相反。如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非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少,血壓將增高;若非飽和脂肪酸攝入較飽和脂肪酸多且合理,血壓將降低。肥肉及其他動物性食物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極高,高血壓患者不宜過多食用。

【蛋白質與高血壓】

膳食中的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對血壓均有影響。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動物性和豆類食品中的蛋白質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較多,容易被直接利用,屬於優質蛋白;而穀類中的蛋白質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較少,且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食物中優質蛋白的含量越高,人群總體血壓水平越低。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質不僅有助於降壓,還能顯著減少高血壓腦卒中的發生率。因此高血壓患者應當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多食用瘦肉、魚蝦、豆類製品和牛奶、雞蛋等。

蛋白質的攝入量是否越多越好呢?不是。攝入過多的蛋白質也是有害的,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可引起腎小球硬化,導致腎功能減退。由此可見,高血壓病人對蛋白質攝入的原則應該是足量,適度。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可以知道高血壓病人要注意質和量,對於降血壓有益的脂肪和蛋白質就需要放心的攝入,不要因噎廢食。

高血壓的哪些事 微信號 sangaook高血壓的哪些事,醫生開辦的公眾號,免費提供三高防護,養生知識。還免費答疑,還等什麼,關注一下有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壓 的精彩文章:

血壓高別老吃藥,菜園裡一常見食物,2個月血壓穩降正常了
名醫告誡:高血壓這3個日常小動作要慢慢來,過快當心老命不保
它是餐桌上的常客,做法多樣,還有降血壓的功效
高血壓最怕這5種鹼性食物,堅持吃點喝點,血壓「甘拜下風」
自測血壓時你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