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的正炒與傳統老工藝
鐵觀音不是不好,而是你根本沒有機會喝到好的。真正好的鐵觀音在高山上,而且採用生態化管理,不能用除草劑。還需要手工採摘,標準化加工製作,工藝還需要是傳統老工藝或者清香型的正炒工藝,而你喝到的,真的可能連安溪的都不是,更別說高山了。但喝到好的鐵觀音的茶友,還是不太明白正炒工藝和傳統老工藝【老鐵】到底有什麼區別,問的人太多,這裡詳細介紹一下。
鐵觀音源產地在安溪,原來安溪很窮,只有那些不適合產其他農作物的地方,才會種植茶葉,所以那種高山,陡峭,岩石地,碎石地都是鐵觀音的寶地,當時的鐵觀音品質非常好,這與安溪獨特的環境、土壤、耕種方式有關,不是種地鐵觀音茶樹,就可以有好的鐵觀音。
正炒的鐵觀音,是在傳統老工藝的鐵觀音基本上,增加了空調控制溫度,定殺青,標準炒茶與加工而成,還有一道去紅邊的程序。由於發酵與傳統鐵觀音較相似,對茶青的標準要求高,成品率又低,有些好茶,基本會被茶商或者當地愛茶人搶走。
特點:追求蘭花香,口感較淡。
與市場較多的消青工藝的區別,消青鐵觀音是茶青輕發酵,延長茶葉的發酵時間,讓茶葉有更多的走水機會,這樣的茶葉,加工出來後,如果是較好山頭,香氣更大,但也適合低山或者平地茶的加工,所以非安溪茶選擇此工藝的較多。還有一點,那就是加工難度低,成品率高。缺點就是由於輕發酵,喝著容易傷胃,而且不耐泡,難出高品質的茶。只有一點香氣飄飄,沒有什麼茶葉滋味,感覺越喝越渴。
傳統老工藝的鐵觀音,要求比正炒更高,更費心費力。從茶青的要求上來說,必須是手采【機械採摘,不能完全走透水】,還需要看青做青【不能定時,隨時都可能需要搖青,要求是發酵及時及發酵完全】,所以從茶園管理,茶山選擇,茶葉的採摘標準都要嚴格很多,需要有更多的付出。看青做青方面,那是時刻關注,人不能離開茶青,因為天氣只要一變化,就可能茶青變化很大。所以從茶青採摘到茶青做好,一天下來,茶農就圍繞著茶青轉來轉去,跑來跑去,要多搖青,還要費心,還要侍候到下半夜,真的比較辛苦。
炒青區別更大,正炒的一般炒的比較干,消青的更干,所以喝茶的時候,傳統老工藝的滋味厚重,正炒的滋味細膩,消青的茶湯中沒有什麼滋味。鐵觀音熱的時候,就大肆宣揚越白越好,越淡越好。其實,茶淡,要有滋味,要有飽滿度才是好茶的。
傳統老工藝的鐵觀音,必須要揉碾,而正炒和消青工藝可能就直接包揉【壓茶機就是把包揉程序都去掉,直接壓製成型】最後去紅邊,烘乾。而傳統老工藝揉碾後,需要反覆加熱,反覆包起來揉團,打散,再包和揉。這程序如果把包、揉、打散、加熱,單獨計算每一程序,大約需要80道。而正炒如果使用正常程序,差不多可以減年一半的程序,消青也可以省掉一半。如果採用壓茶機壓制,那麼就一次成型。
正炒和消青工藝到此就算是成功了,茶農就直接銷售毛茶而已,因為再有的程序,就是精選和打小泡了。而傳統老工藝還需要進入碳烘焙,這又是考驗茶農的時候,因為茶葉烘焙就有一句彥語:茶為君,火為臣。一天在火邊烤上二十小時左右,不停地觀察,調節火候。火大了,茶就廢品,火小了,白白浪費時間。而且還要根據茶的變化,把火調節大或者調節小。一切全憑聞、看、泡,不停反覆。茶農這樣說,如果烘焙覺得辛苦,管理倒還好,一天試喝幾十泡茶,才是要命的。
與濃香型的鐵觀音有區別嗎?區別也不小,因為濃香型少有用碳烘焙,即使是碳烘焙的鐵觀音,由於烘焙前的茶是正炒或者消青工藝的鐵觀音,雖然可以香氣有些類似,茶的滋味永遠完全不一樣。特別是想長期存儲的,想越存越好,存為陳年老鐵的茶,一定要用老鐵去存才能價值,普通的鐵觀音存時間久了,香氣會有變化,但滋味和蜜感,區別太大太大。
此文相當於是議論文了,我用自己的方式打開話題,茶友可以文末留言追加問題,我們一起討論。當然也希望在訂製群里的茶友,更多相互之間的交流。
願此文有幫助到你了解鐵觀音,也希望更多優質的高山鐵觀音【正炒工藝和傳統老工藝】讓喜歡鐵觀音的茶友喝到,這樣鐵觀音就不會讓茶友以為是次差茶了,讓那些在市場橫行的次差鐵觀音,沒有人要,自然就會被淘汰出局。也希望更加的茶商來到安溪高山,選擇一款好的鐵觀音,因為好的鐵觀音還是有很朋人喜歡 。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原創,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陳年鐵觀音,不等於陳年老鐵
※普洱茶生茶與熟茶分別適合什麼樣的人喝?
※教您如何挑選好的鐵觀音茶葉
※最好的烏龍茶鐵觀音茶的沖泡方法
※環衛工撿到 7 萬元現金 站在雨中兩小時等失主
TAG:江南茶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