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唐時期唯一一位能和「軍神」李靖齊名的名將,為唐開疆拓土萬里

隋唐時期唯一一位能和「軍神」李靖齊名的名將,為唐開疆拓土萬里

李靖是隋末唐初名將,一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位列中國古代十大名將之列,是為大唐開國第一功臣;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649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

隋唐時期唯一一位能和「軍神」李靖齊名的名將,為唐開疆拓土萬里

如果李靖是西漢的開國功臣的話,下場不會比韓信好多少;如果李靖是明朝的開國功臣的話,估計也活不到七十九歲,幸好是大唐的開國第一功臣,79歲高齡病逝,也算是壽終正寢了吧。

但是大唐並不止李靖這一位絕世名將,還有一人,在唐初與李靖齊名並稱,而且還被李淵特賜「李」姓,要知道「李」在唐朝可是國姓啊!這是何等的恩賜?

隋唐時期唯一一位能和「軍神」李靖齊名的名將,為唐開疆拓土萬里

這人就是李勣,也叫李世勣,在改姓之前叫徐世勣;在《隋唐演義》中叫徐茂公;徐世勣家本是富豪。史稱其「家多僮僕,積栗數千鍾」,與其父徐蓋都是樂善好施之人,救濟貧苦人,不管關係親疏。

在徐世勣十七歲的時候,天下大亂,硝煙四起,不敢寂寞的徐世勣就近參加了翟讓的瓦崗軍。他勸說翟讓:「附近是您與我的家鄉,鄉里鄉親,不宜侵擾。宋、鄭兩州地近御河,商旅眾多,去那裡劫掠官私錢物非常方便。」翟讓稱善,於是在運河上劫取公私財物無算。有錢就不缺人,不久兵眾大振,有徒眾一萬餘人。

隋唐時期唯一一位能和「軍神」李靖齊名的名將,為唐開疆拓土萬里

隋煬帝震怒,這還了得?搶朝廷的財物!於是遣名將張須陀率兩萬多人討伐,翟讓驚恐之下,企圖逃走,徐世勣予以制止。瓦崗軍採取誘敵深入、伏兵襲擊的戰術,將隋軍全部殲滅,張須陀亦戰死。

當時,蒲山公李密參與楊玄感反叛,兵敗逃亡。徐世勣與浚儀人王伯當知道李密為天下英雄,一同勸說翟讓奉李密為主,以收買人心,擴大影響。

隋唐時期唯一一位能和「軍神」李靖齊名的名將,為唐開疆拓土萬里

公元617年,隋朝令江都通守王世充等率軍討伐李密。徐世勣使用奇計,在洛水兩岸幾次大敗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為東海郡公。當時河南、山東大水,饑民遍地,隋朝賑給不周,每天餓死數萬人。徐世勣向李密進言:「天下大亂,本是為飢。如果我們攻陷黎陽國倉,大事可成矣。」

李密聽計,派徐世勣帶五千人,自原武渡黃河,掩襲黎陽倉的隋朝守軍。當日攻克,開倉招民眾隨便領糧,十天之間,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萬人。此時的瓦崗寨兵精糧足,實力雄厚,成為隋末三大起義軍之首。

隋唐時期唯一一位能和「軍神」李靖齊名的名將,為唐開疆拓土萬里

但是所謂「盛極必衰」,瓦崗寨內部發生矛盾,翟讓在宴會時,為李密殺死。內耗這是古代絕大多數農民起義失敗的核心原因,瓦崗寨此時雖然表面維持團結,其實在內心處已經分裂。

後來在618年,李密被王世充擊敗,聚集餘眾歸順唐朝。李密原來所統領的屬地都由徐世勣接管。並被封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並被賜姓李氏,「附宗正屬籍」,再賜良田五十頃、上等宅第一所。

隋唐時期唯一一位能和「軍神」李靖齊名的名將,為唐開疆拓土萬里

為何歷史上李勣不如李靖呢?這是因為李勣曾被竇建德打敗並投降,雖然後來又再次歸降唐朝,但是人生已經存在污點;在之後的虎牢關之戰、滅輔公祏之戰、滅東突厥之戰、滅薛延陀之戰、滅高句麗之戰中建立了赫赫功勛,但是已經不能被稱之為千古名將了。

669年,李勣被加授為太子太師,增賜封邑連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戶;同年李勣病逝,享年七十六歲。李治聞訊後為之悲哭,下令輟朝七日,冊贈李勣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謚號「貞武」。又賜給棺木,允其陪葬於昭陵,命司平太常伯楊日方監護喪事。到下葬當日,李治親臨未央宮故城,登上宮樓為他送葬,望著靈車痛哭。

隋唐時期唯一一位能和「軍神」李靖齊名的名將,為唐開疆拓土萬里

太子李弘跟隨李治送葬,悲痛到極點,使隨從都深受感動。李治命令百官送葬到未央舊城西北,所築的墳依西漢名將衛青、霍去病的先例為準,仿照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建築,以此表彰李勣擊敗突厥、薛延陀的功勞,唐初得到相同待遇的,只有李靖;可見在唐初帝王的心中,李靖和李勣等同於漢朝的衛青和霍去病;可見一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霸業的奠基者,晚年卻被曹操所忌憚,被迫服毒自盡
三國一代霸主,文成武就雄才大略,卻一輩子活在父親的陰影下
土肥原賢二和板垣征四郎的師傅,竟是日本對華諜報第二代特務巨頭
儒學四大家,一人禍害中國千年,一人被日本和韓國等奉為聖人
日本理財聖手,「獨創」一系列財政政策是日本擴大戰爭的得力幹將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