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定慧分別六
接上期(10月12日);
也許有人會問:修學安般念,是否會影響自己過去所修學的法門?事實上,定力和慧力都是一種能力,如果安般念修得好,定力就會增強,這時要轉學其他的觀門、定門,根本不成問題。換言之,一旦三昧力成就,有了定力的扶持,其它的能力也比較容易增長。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學了安般念以後,要怎麼面對自己過去所修學的法門?安般念除了增長定力之外,還能開發觀慧,為了不讓大在用功時有所不同,在這裡,我想為大家簡單地說明一下以安般念為所緣的定慧分別:
依安般念修禪定: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鼻息上面時,如果只是專註於鼻息通過人中範圍時的觸感,換言之,就是心念只專註於一個所緣,沒有其他,不去分別,不去思維,就只是靜靜的觀察自然的呼吸,注意力跑掉了,馬上抓回。如此循序漸進,呼吸的觀察漸漸變得明了清晰,因為降伏五蓋,就能從欲界的未到地定,進升入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這樣就是依安般念修定。
依安般念修觀慧:依安般念轉為觀慧時,就必須注意息的自相,即觀察其長短、冷熱、前後變化等,與共相,即無常、苦、空、無我等共相。當我們做這樣的分別、思維、選擇時,就是以安般念為所緣,開始從修定轉為觀慧。雖然經中有先修止,後修觀;先修觀,後修止;止觀雙修等三種不同的禪觀進路,然而一般都依定起修,而且戒、定、慧三學,也是先定後慧的次第。所以,慧學必須以定學為基礎,才能有所成就。
動與不動之間;我們常會因為久坐而產生疼痛,這時我們可不可以透過移動來減輕不舒服的感覺呢?有人強調不要移動,但是這會引起強烈的痛苦,學員也容易生起懼怕的心理。所以我們的方法人性一點,也就是:不是不能動,但千萬不要只是反射動作的動。無始以來,我們的生命已經養成一種本能:遇可愛境起貪,遇不可愛境起嗔。由於習慣於貪就執取,瞋就排斥,使我們的身心形成趨樂避苦的深厚習氣。生命深層執持根身的力量非常強大,也難怪我們總是貪生怕死。在禪修過程中,一般人對身心覺受的反應也是經常受制於這種習氣,無法超越。
所以,就算可以動,我還是要提醒各位,我們入禪堂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透過定和慧的訓練來改變根深蒂固的慣性,那是生死流轉的慣性。因此,碰到不可愛境時,如果能夠不理它,最好就不要理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安般念上。你一定要用自己的修行經驗來證明一件事:是你的心把痛苦和快樂抓住了以後,它們才會和你糾纏不清。如果你有能力不理會身心的覺受,它們就不會對你產生干擾。
但是,有時候久坐,總不是很舒服,尤其當身體的疼痛已經嚴重干擾到你用功時,就不需要再做無意義的忍耐了,以免浪費時間。如果短暫的移動身體,可以換來之後二、三十分鐘的專註,這時候最好先變換一下姿勢,再繼續用功。
精進而不放逸的力量要從自己的內心生起,而不是靠老師對禪修者打香板,喝斥、責罵,使學員心生恐懼而來。修行是對自己交代,而不是對別人交代的,因此,在這個禪堂里,除了道德的勸說,道念的提醒,和互相的鼓勵之外,沒有任何外在的管教。希望你們自行生起精進的力量,珍惜每一分的禪修時光,努力超越身心的逆障。
禪七日記,準備中就說到這裡。接下來是禪修第一天,期待佛友討論
※禪七日記,修行中第一天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安住技巧五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入堂修行大堂小參四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入堂修行時的規矩三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入堂二
TAG:實修禪凈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