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國之中,韓國首先被滅,是秦國太強,還是韓國太作?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遣戎行滅掉了東方六國之一的韓國。這是秦國首次選用直接滅國的方法發動戰役,在此之前,秦國儘管也發動了一連串的戰役。但這種戰役都是迫使對方割地求和,並沒有這種直接滅國方式的戰役。其時秦國周圍有4個邦鄰能夠挑選,為何秦國偏偏要攻擊韓國?
雖然「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出產的劍也是「陸斷牛馬,水截鵠雁」,可是,韓國可以說一直是七國中實際領土最小的一個。但是韓國處於四國交界之地,屬於「五國通衢」,整天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按說應該經濟上非常發達才對,那為什麼會落得一個首先被滅的下場呢?
首先,戰國是一個戰亂紛爭的時代,各個國家都摩拳擦掌地想要吞併對方;其次,不幸的是,韓國毗鄰的全都是當時的軍事最強國,相對弱小的韓國在夾縫之中實在是難於維持。
區位劣勢
韓國處於秦、齊、楚、魏四國的夾縫之中,真所謂「四戰之地」。嬴政繼位時,秦國預備全力東出,先滅掉家門口必經之路上的韓國。滅掉了韓國,首要是打通了東出的路途,起先還對趙國和魏國形成了半包圍的格式。也即是說,攻擊韓國是秦國滅掉東方六國的第一步。所以「戰國戰爭之多者莫如韓」。
遠交近攻
秦國之所以要首要攻擊韓國,即是因為韓國恰好堵在函谷關前,是秦國家門口前的大石頭。早在秦惠文王期間,秦國就計劃直接滅掉韓國。可是其時尚沒有直接滅國的先例,假如秦國那麼做就等於與東方六國一起作戰。以秦國其時的國力,還無法一起與六國抗衡。恰是因為這個因素,秦國一方面征服了巴蜀之地,另一方面不斷的襲擾韓國和魏國。到了秦昭襄王期間,秦國的優勢現已根本斷定。即便是東方六國聯合,也無法擋住秦國東出的腳步。這裡的「近」當然就是秦國的東鄰韓國。當趙國李牧在肥之戰以及番吾之戰兩次大敗秦軍(共計殲滅秦軍越15萬人)之後,嬴政毅然「忍辱」,將矛頭對準了韓國。這一條說到底,韓國還是倒霉在地理位置上。
自作孽
然而,韓國卻一直在耍小聰明。他覺得自己既然處在強敵環伺的地域,最好的立國方針莫過於「打太極拳」,當秦國強大時,他便倒向秦國,出兵攻打楚國;當楚國雄起時,他又倒向楚國,向秦國指手畫腳;當秦楚都有事忙不過來了,他又出兵滅了鄭國。於是,六國對他都沒什麼好印象。
再說,三晉如果聯合起來了,將會是天下無敵,所以沒有誰願意讓他們仨抱成一團。然而,在滅六國之戰開始於公元前229年,秦國先通過邦交途徑向韓國施壓,逼迫韓國割讓南陽郡秦國立即將南陽作為軍事基地,將戰車步步推進韓國首都,此時的六國,全都作壁上觀,等著看熱鬧。
哪知,秦國在接受南陽郡的第二年領兵卻攻打新鄭,並且首站告捷。此後由王翦率領部隊對趙國的攻打,分為三路。在將近一年的對峙之後,秦軍滅掉趙國,此時趙國公子嘉逃亡代地自立為王,與燕國聯合抗秦。
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軍渡過黃河攻克了韓國的首都新鄭,將韓國末代君王韓王安俘虜,從三家分晉獨立之後,存在了一百七十餘年的韓國就此滅亡。
在此之後的十年時間裡,秦國相繼滅掉了其他五國。截止公元前221年,秦國正式統一了六國。在秦軍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出自於韓國的武器佔到了很大的比重。在統一六國之後,嬴政並沒有滿足,他同時對北方匈奴和南方的百越族用兵。
※為了鼓舞士氣,他竟然把全國的寡婦送往前線
※是大愛還是變態?他自殺前為何連自己六歲的女兒都不放過?
※他屠殺數萬宋朝皇室投靠蒙古,朱元璋下令他這個姓世世為奴
※趙匡胤有四個兒子,為何傳位給弟弟?他兒子們結局如何?
※秦始皇滅六國功勞最大的四大猛將,戰神白起都不能排第一
TAG:歷史大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