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九島海洋水文你知道多少?
潮汐屬規則半日潮。晝夜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潮汐漲落一次,約12小時。正常情況下,每潮向後推遲48分鐘。潮汐的高低,受氣壓變化和風力、風向影響。潮汐的活動規律每半個月輪換一次,即:農曆初一對十六。如初一和十六高潮時間同為8時48分。漁民依據實踐經驗,編成潮汐諺語:「初一、十六巳時滿」;「初三水、十八汛」;「十二三,正晌干,滿了潮,黑了天」;「初五、十九,兩頭都有」;「初五、二十正晌滿」;「二十四五,潮不離母」。
潮差境內各海區潮差均為3米。夏季潮位高,冬季潮位低。每月有大潮和小潮各兩次,農曆初三和十八日前後有兩次大潮,潮差最大;初十和二十五日前後有兩次小潮,潮差最小。當地平均海面水位比黃海平均海面水位高0.972米。
潮流因受地形和氣象因素影響,境內各海區潮流變化無常,一般在近海、海峽、水道和海灣等狹窄處,多為往複流,在江河入口的外方或外海多為迴轉流。各海區均屬規則半日潮流,流速一般為1-2節,大潮時可達到3節。
海冰境內結冰區僅限於靠近大陸沿岸的大王家島北側海域。初冰期為12月下旬,終冰期為2月上旬,結冰期約60天左右。1-2月冰情較重,冰厚最高達50-60厘米。近年來海冰逐步減少或消失。
水溫季節性變化明顯,表層水溫8月份最高,平均24.2℃。9月起逐漸下降,至翌年2月最低,平均0℃,最高3.2℃,最低-2℃。3-8月逐漸上升。除夏季外,海域表層水溫由北向南逐漸增高,溫差一般在2℃左右,水溫線基本與大陸走向平行。夏季,表層水溫南部海域低於北部,等溫線不規則。底層水溫由於中下層冰水團的作用,低於表層水溫,8月份表、底層溫差在5℃左右,底層水溫分布由南向北逐漸增高。進入秋季之後,表、底層溫差不大,由北向南逐漸增高,等溫線與大陸岸走向趨於一致。境內海域夏季水溫出現溫躍層,8月份為溫躍層最強盛期,多出現在5-20米水層中,比較穩定,至11月基本消失。
鹽度境內海水表層鹽度由北向南逐漸增高,水平梯度分布比較均勻,基本與大陸岸平行。
海水營養鹽磷酸鹽是浮游植物主要吸收的營養鹽,其分布由南向北逐漸增高,8月份含量8毫克/立方米,至11月份,其含量提高,為20毫克/立方米。氨鹽含量20.5毫克/立方米,硝酸鹽、亞硝酸鹽在5毫克/立方米以下。
水色和透明度季節性變化顯著,南北海域差異很大。水色標準號由南向北逐漸加大,透明度由南向北逐漸小。1983年11月水色由南向北是7-11標準號,透明度由南向北是10.5-3.25米。夏季受遼南沿岸流的影響,海區透明度平均2-7米。
海浪境內海域風浪多見,一般南風浪大,北風浪小;外海浪大,沿海浪小。年平均浪高0.3-0.7米。颱風可造成大浪,浪高2-3.4米;巨浪時,浪高可達3.5-6米;狂浪和狂濤時,浪高達6.1-10.9米。後灘港水域西對北至東北東均為風成浪,其中西至北北西有石城島掩護,對海岸不成威脅。此外,草坨子到長坨子共4座島礁它們之間的沙崗,對北北東至北東向的風成浪起一定的掩護作用。東向外海傳來的涌浪,經繞射及淺水變形之後,浪高較小不成為控制因素。前廟灣由於受東南風影響,對海岸構成威脅。
TAG:大連海王九島旅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