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道解·道德經·家國同構

太極道解·道德經·家國同構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譯文】

善於建樹的不可能拔除,善於抱持的不可以脫掉,如果子孫能夠遵循、守持這個道理,那麼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身,他的德性就會是真實純正的;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家,他的德性就會是豐盈有餘的;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鄉,他的德性就會受到尊崇;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邦,他的德性就會豐盛碩大;把這個道理付諸於天下,他的德性就會無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別身;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觀照天下。我怎麼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太極道解】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善建者:善於建功立業的人。拔:超出、高出。「善建者不拔」,是說一個善於建功立業的人必定從自我修養開始,決不會好高騖遠,去做超出自我能力的事情。

善抱者:善於抱朴的人。脫:脫離。抱朴以德,朴是德的化身,守德才能守朴。「善抱者不脫」,是說一個善於抱朴的人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決不可脫離社會,脫離人民,做自我超脫。

祭祀:懷念、祭奠。輟:停止、終止。「子孫祭祀不輟」,是說一個不脫離社會並有功於人民的人,人民會永遠懷念他,子孫後代會永遠紀念他。

這一節旨在說明人與社會的關係。每一個人都是屬於社會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出世思想於社會無補,也不能體現人生價值。為了自我超脫而不婚不嫁,出家無家,既不合乎陰陽之道也不利於人類的繁衍生息。只有置自身修養於社會洪流之中,與社會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子孫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透過修身的印證,他的思想才會純真;把修身之道推及一家,他的品德就會在一家之中保留下來;把修身之道推廣到一鄉,他的品德就會在一鄉中成長;把修身之道推廣到一國,他的品德就會在一國中獲得豐收;把修身之道推廣到整個天下,他的品德就會普及整個天下。

承上節,說明欲建功於天下者,必須以道德化天下;以道德化天下,必須從我做起。這和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儒家並不真正懂得修身之道,孟子雖然有一定的養生功夫,但其境界畢竟是低層次的,遠遠不能和徹悟大道的老子相比。因此,儒家只能推行「家國同構」的治國思想以及仁、義、禮、忠、孝等倫理觀念,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家長製為核心的封建等級思想成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主導觀念就成為歷史必然。道家則是「身國同構」思想,其生命哲學是追求心靈的無限自由,政治哲學則是追求人人平等自由。「身國同構」和「家國同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造就的必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有且只有「身國同構」的哲學思想,才能指導人類達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實現天下大同的美好理想。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所以,觀一身之德,可知治身之道;觀一家之德,可知治家之道;觀一鄉之德,可知治鄉之道;觀一國之德,可知治國之道;觀天下之德,可知治天下之道。我為什麼知道天下是這樣(有道或無道)的呢?就是以德為標準來衡量的。

值得一提的是,衡量社會的道德水平,不能僅從語言、行為上來衡量,也不能僅從社會的繁榮程度上來衡量,還應從社會成員的整體健康狀況包括精神、心理等方面去衡量。因為修身悟道首先是從強身健體、端正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開始的。完善的治國之法來源於治身之德,治身之道和治國之道是相輔相成的。

在本章里,老子講了修身的原則、方法和作用。他說,修身的原則是立身處世的根基,只有鞏固修身之要基,才可以立身、為家、為鄉、為天下,這就是「道」。老子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認識方式和途徑。「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這一句是從一身講到天下。讀此句,使人不自覺地想起儒家經典之一的《大學》中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所謂「八條目」。這也是從一身講到天下。道家與儒家在修身問題上並不相同,但也不是完全不相同。這相同之處就在於,他們都認為立身處世的根基是修身。稍後一些的莊子也說,「道之真,以治身,其餘緒,以為國」。所謂為家為國,應該是充實自我、修持自我以後的自然發展;而儒家則是有目的性地去執行,即一為自然的,一為自持的,這則是儒、道之間的不同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煉太極拳怎麼獲得能量?
零基礎的人這樣練太極,准沒錯!(一)
太極圈「怪」現象 揭秘商場外的他們
少林護法直言好尷尬,太極功夫遇到觀眾,怎麼不管用了
UFC前冠軍竟也來學太極拳?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