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讓人感到溫暖的一個漢字——「棉」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降溫了,天冷了,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要穿棉衣了。「棉」字,大概是最讓人感覺溫暖的一個漢字——棉已深入了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沒有棉,人類的生活是很難想像的。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行書「棉」)

但是棉花並不是中國的原產——在600年前,中國普通人才普遍穿上棉質品;在1000前,棉花才開始在中國南北各地推廣種植。也就是說,宋元以後進入中國中東部的,中國人開始流行穿棉布了。

真是這樣么?從漢字文化學的角度,現在普遍使用的「棉」字,在明清以前並不流行,可以應證之前確實不流行棉花及棉製品。那麼就沒有可保暖可紡織的棉么。有,但是蠶絲棉,寫作——「綿」。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戰國信陽楚簡「綿」字 )

「綿」絲質團(片)狀物,是早期中國人棉衣填空保暖之用,西漢時史游編兒童啟蒙讀物《急就篇》中,就提到了這種生活必須物質——有「絳緹絓紬絲絮綿」一說,其的「綿」就是絲棉。唐朝學者顏師古就此作注稱:「漬繭擘之,精者為綿,粗者為絮。今則謂新者為綿,故者為絮。」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北京故宮館藏《十二美人圖》「燭下縫衣」 )

從考古發現來看,綿確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使用很早,現在中國考古發現的早期紡織器,幾乎都是絲綢質地的。

古人對綿「接連不斷」的屬性也特別了解,先秦認就認為綿是一種好東西,「綿」字是一個好字,由此衍生出不少新意寓意。《詩經·大雅》中有一首詩《綿》,就是以「綿」來開頭,起興說事:「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意思是瓜蔓綿延不絕,寓意周王朝人丁興旺,生生不息。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古紡織染色程序)

而「棉」字出現很晚,在宋朝時或是為區別於絲綿,造出了一個「檰」,意思很明顯,是木棉樹上出的綿,再後直接簡化為「棉」。

應該是當時民間率先使用的俗體字——「檰」與「棉」二字,宋真宗敕編的《大廣益會玉篇》均已收入,說明北時後期時,這兩個新造字得到官方的認可。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大廣益會玉篇》首次收釋「棉」)

在對於「棉」字的來歷,宋代袁文《瓮牖閑評》(卷四)一書中有交代:「白疊(疊),布也。只合作此『疊』字,今字書又出一『X(造字:木+疊)』字,為白疊也; 木綿,亦布也,只合作此『綿』字,今字書又出一『棉』字,為木棉也。二者皆非也,推其類而求之。字如此者甚多,《左氏傳正義》云:『字者孳乳而生。』既有此『疊』字,遂生此『X(造字:木+疊)』字; 既有此『綿』字,遂生此『棉』字,其孳乳豈謂此耶?」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大廣益會玉篇》首次收釋「檰」)

實際上,《瓮牖閑評》所說僅是袁文袁文的一家之言。筆者查了一下,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中,便發了中國最古的「棉」字,應該是後世沒有使用起來。

為什麼沒有使用起來,只到宋朝才出現在官編字典上?一是這個字可是時人生造出來的會意字並不是真正的棉字,另外一種,也是最大的可能,是當時大眾的生活中沒有棉花,這個「木」旁棉也自然也很難流行起來。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上「棉」字)

但到宋朝就不同了,新的經濟作物棉花開始引進和種植,在古人生活中至少使用兩千年的絲棉出現了大量的替代品棉花,這個「綿」也要變變了,遂有了「檰」與「棉」。

可以說,「檰」、「棉」的出現和異變,透露出的是棉花、棉布已進入了宋朝人的生活,而之前不用「棉」字,則說明古人生活還沒有棉花。像雲南、四川等地有木棉,但僅是局部地區,並沒有多大的影響,以木綿定義這種棉花就可以了。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清代《御題棉花圖》中「軋核」圖)

雖然宋朝出現了「棉」這,元朝又大力推廣種植棉花,但「棉」這個在明朝在開始流行,一直到今天。而在之前,古人稱棉花為「吉貝」、「白疊子」等。

最後再說一下,絲綢古今都是貴重高檔之物,普遍人是不可能穿絲著綢的,那沒有棉花織的布制衣,古代普通人都穿什麼?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新疆棉農摘棉花)

先秦時韓非子已告訴了我們答案,《韓非子·五蠧》中稱,古人早期是「冬日裘夏葛衣」,即冬天用獸皮禦寒,天氣暖和的季節則穿麻葛一類植物纖維衣服。

看到這裡,或許有網友會羨慕古人穿的不是皮就是棉、麻,其實不能這樣想。古人穿的這類衣物與現代衣物質地相比,還是粗糙的,這類布做衣物都不是高檔貨,所以「布衣」才成了下層百姓的代稱。

天冷了,有一個漢字會讓人感到特溫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長沙漢馬王堆帛書「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部下用繳獲盜墓寶物行賄馮玉祥,夫人李德全做了件讓人意外的事情
過去窮漢子中流行五種婚姻陋俗,有的今天已屬正常,有的算違法
祖墓被盜次數太多,家屬實在沒轍,於是想出一招,盜墓者看到後捧腹大笑
國慶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煩,中國古人發明了一種雨天用具,很管用
歷代建國日為何都喜歡定在「1日」?清朝於1644年十月一日宣布建國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