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沖著孫燕姿和林俊傑,卻看到了鮮為人知的華語歌壇史

沖著孫燕姿和林俊傑,卻看到了鮮為人知的華語歌壇史

孫燕姿的《天黑黑》,阿杜的《他一定很愛你》,林俊傑的《江南》。

應該都聽過吧?

可以說,新加坡的流行音樂,陪伴很多人度過了中年,少年,以及童年。

但如果你認為這就算了解新加坡流行音樂了,那你就錯了。

梁文福、巫啟賢、李偉菘、許環良、陳佳明,這些名字聽過嗎?

要知道,他們不僅是新家坡流行音樂最重要時期「新謠運動時期」的代表人物;

還是將孫燕姿、林俊傑等一眾偶像推向華語樂壇的金牌幕後推手。

「新謠運動」開始於1980年代初期,一群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拿著吉他,將原本只活躍於校園的歌謠運動,慢慢推向了整個亞洲

而今天香玉要說的這部電影,正是關於這段記憶——

我們唱著的歌

電影上映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還特意跑去電影院支持。

看完後表示,這部紀錄片感人,有震撼力,富有感情,很有意義

總之,口碑非常好。

提到「新謠運動」,大家或許並不熟悉。

但,孫燕姿和林俊傑,應該沒人不知道

香玉先說說他們兩人和「新謠運動」的淵源。

孫燕姿大學時,曾在李偲菘的音樂學校學過唱歌。

李偲菘則正是「新謠運動」的靈魂人物。

孫燕姿有九張專輯都是由他和他的孿生哥哥李偉菘製作。

其中熱門金曲《天黑黑》就是李偲菘作的曲,因此還獲得了台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

孫燕姿更是說,

他們永遠是我的貴人,

沒有兩位老師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

「新謠運動」影響了大量新加坡歌手。

林俊傑在採訪中提到,他剛開始學音樂,就是從彈唱新謠歌曲開始。

「新謠的歌曲能讓我有一個很完整的童年的回憶。」

而林俊傑的代表作《江南》的製作人,正是新謠代表人物許環良

林俊傑也曾在許環良創辦的「海碟音樂」歌手訓練班,學習過華語歌曲,和他一起學習的,還有之後大紅大紫的阿杜

雖然到今天,這群「新謠」的人都盡數退到了幕後,但當年的他們,也曾出盡過風頭。

80年代,他們20歲的時候,那時的新加坡年輕人大多聽一些舶來品。

「不是彈唱台灣民謠,就是唱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民謠。」

聽來聽去都是別人的歌,一群南洋大學的學生開始發問,「我們自己歌在哪裡?」

所以,1978年左右,這群就讀於華人歷史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南洋大學」的學生開始著手創作歌曲。

而那時,也正是南洋大學面臨重大抉擇的時刻。

當時,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認為,「新加坡作為依靠國際貿易的國家,只有加強學習英語,才有好日子過。」

所以新加坡全國都開始推廣大學100%英語教學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以中文教育為主的南洋大學只能關閉,然後合併到當時全英文教學的新加坡大學。

就這樣,很多學習中文的南洋大學生,一下子掉入到語言的斷層當中,成了時代的犧牲品

因為英語不好,所以畢業後怎麼生存都是問題。

當時,新加坡極度輕視中文,更有報紙指出,「南洋大學的學生畢業後只值300塊。」

在這樣的環境下,這群年輕人,開始因為「內心失去了一些東西 ,潛意識開始想要抓回一些東西」而開始了創作之路。

可以說,壓抑的語言環境反而激發了他們創作的熱情

很快,一群自己寫歌自己唱的歌謠小組,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當時比較有名的有「雅韻小組」。

還有巫啟賢和陳佳明為首的「地下鐵小組」。

以及許環良、許南盛、黃元成一起成立了"水草三重唱"。

作為水草三重唱的核心人物,許環良後來更是在1983年擔當製作人,促成了新謠運動歷史上第一張專輯,《明天21》。

1985年9月,許環良和朋友們作為新加坡的代表,受邀去台北參加 「明天會更好」大合唱錄製。

大合唱邀請了眾多海外華人,蘇芮,齊秦,齊豫,黃鶯鶯等人都在場。

在親眼見識到台灣流行音樂的巨大影響力後,許環良和他的朋友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啟發。

回國後不久,他們就成立了「海蝶音樂公司」

這個廠牌在今天,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林俊傑,阿杜,張信哲,莫文蔚,許嵩,薛之謙……都曾是海蝶簽約的歌手。

GIF/844K

當時公司成立後,他們立即製作了海蝶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梁文福的《門》。

(後排男孩為梁文福)

1990年代,許環良更是在幕後擔當製作人,培養了海蝶的第一位歌星

也就是後來大家非常熟悉的新加坡「國寶」歌手,陳潔儀

在15年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中,她的演唱讓很多人難以忘懷。

在新謠運動的文化基礎下,海蝶更是發展成了亞洲流行音樂的代名詞

許環良,也成了新加坡樂壇的傳奇人物,被稱為「新加坡一代流行樂壇宗師」

直到今天,回過頭看,新加坡流行音樂為什麼成為了亞洲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現象?

可以說,這背後,「新謠運動」功不可沒!

當然,「新謠」並不僅僅是音樂運動,它更是一場有關根基,有關文化的運動。

在國家的選擇前,他們沒有屈服,而是選擇堅持留住中文,留住一種母語的精神。

當年,新謠歌手梁文福的歌曲《麻雀銜枝頭》,因其中有幾句方言,而被禁播二十三年。

可見,當時的語言環境是多麼壓抑和緊張。

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這群年輕人還是堅持使用華語,唱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在歌謠中,他們訴說著對山河的眷戀,對和平的渴望,對生命的關懷。

而他們的這種」華文「精神,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加坡音樂人。

在紀錄片里,他們流露出的純真和美好,深深的打動和感染著每個人。

還有那一張張青春的笑臉,怎麼就這麼真實和好看。

在最美麗的年華,堅持內心的選擇,盡情抒發對世界的愛。

像這樣真正年輕過,老了,才不後悔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少女心被撩出來了,看了就想談戀愛5分鐘就能入戲的劇,拍出了赤裸的青春日本人真的能把每個題材都拍到極致!此片一出,打破了46年的R級片票房紀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又來一部「毒」劇,這次更硬更爽
陪了我十年的神劇,又帶來一個大大的驚喜
好萊塢的衣冠禽獸
日本人真的能把每個題材都拍到極致!
大家好,這是魚叔第100期視頻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