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百億買烏克蘭最後大寶貝全世界都坐不住了:登陸火星就靠它
圖片為烏克蘭製造的安-225運輸機攜帶小型太空梭進行空間發射的想像圖。軍事專家告訴記者,蘇聯時代的烏克蘭航天工業發展迅速,以南方設計局和機械廠為首的企業在蘇聯航天領域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約30%的導彈與航天工業,從運載火箭到航天器總體設計再到分系統設計研製烏克蘭都有很強的實力。烏克蘭的航天工業在前蘇聯範圍內僅次於俄羅斯,位居第二。特別是烏克蘭南方設計局和機械廠創建於1954年,它為蘇聯研製了4代17種戰略導彈。在運載火箭領域,南方設計局和機械廠同樣不可小視,研製了7種運載火箭,包括著名的「天頂號」系列和「旋風號」 系列運載火箭。
而基輔、哈爾科夫等地,則有多個水平很高的科研生產單位,重點從事航天控制系統和其它專用設備的研製,如哈爾科夫的「哈爾塔龍」 一一系由兩個設計局和兩個大型試驗工廠合併成立,是前蘇聯戰略導彈十多種戰略導彈、「能源號」運載火箭空間飛行器(如空間站的「量子」 、「 晶體」艙,氣象衛星等) 的控制(導航、制導、穩定) 系統、計算機、信息組合系統、發動機、電子設備等的主要研製單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航天工業受到重創,一個統一的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不復存在,相應也就沒有對洲際導彈和大型運載火箭的需求,南方設計局和機械廠遭遇減員停產和轉產等多重危機。
對於蘇聯解體後建立的烏克蘭航天局來說,制定國家航天政策和航天計劃、協調企業和科研機構的活動等-都是冠冕堂皇的套話,烏克蘭航天局的首要任務是讓蘇聯解體時擁有7萬人的南方設計局和機械廠生存下去。得益於蘇聯時代深厚的技術和人才積累,烏克蘭航天工業尤其是運載火箭技術方面的總體水平處於世界先進行列,但烏克蘭的國內需求根本無法支持烏克蘭航天的發展,烏克蘭航天必須依賴國際市場和合作才能生存,這個時候,中國與烏克蘭加快了技術合作步伐,中國花費2百億巨資從烏克蘭引進了多種戰略導彈和大型火箭的火箭發動機技術,特別是蘇聯時期研發的RD-170高壓補燃循環煤油/液氧火箭發動機,推力涵蓋190噸至1000噸,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發動機,這種火箭發動機可以讓火箭輕鬆實現登月飛行和登陸火星目標。
在中國航天的創立階段,烏克蘭企業與專家都給予了中國航天大力支援。烏克蘭獨立以來,中烏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都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航天的合作主要是在中烏政府間航天合作框架協議下開展的。在這幾十年的中烏航天合作中,中烏企業之間和專家之間都建立了廣泛深入的合作關係。
※數千架退役殲六殲七去向引英媒猜測:真實用途讓美軍膽顫心驚
※以色列向咱提供殺手鐧裝備可攻擊美軍宙斯盾:美怒稱它是真叛徒
※世界唯一新技術:美俄都匪夷所思 要咱提供資料
※美軍B2隱身轟炸機不敢來咱周邊挑釁?答案曝光讓國人欣慰
※美專家稱三年後咱將有3百艘軍艦:但其實海軍目標只有一個
TAG:沐小小 |